曹亞楠 周欣越
摘 要:目前,我國岫玉產品造型單一,風格同質化嚴重,產業發展不盡如人意。為了促進玉雕藝術的發展,不僅需要借鑒前人的智慧,同時也需要結合當今社會文化的新高度,考慮消費者的新需求來創新玉雕產品。
關鍵詞:岫玉;產品設計;傳統;現代;融合發展
0 引言
作為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的岫玉,由其制造而成的工藝品在全國工藝品市場上所占比重超過70%,并且遠銷到多個國家和地區。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岫玉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如缺乏產業的品牌化宣傳、市場混亂等,這些問題已經對岫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了很大影響。針對其產品設計陳舊甚或無設計的問題,嘗試將傳統產品設計中的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適當結合是促進其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
1 科技作為設計的新動力與岫玉在現代玉雕產品設計中的困境
1.1 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之間的對立關系
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對于產品除了追求一種審美欣賞之外,也更加在乎產品的功能實用性,他們渴望擁有一件既具有高度審美價值又行走在科技前沿的物件。但現今市面上制造的手工藝品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功能特性并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也就僅僅停留在收藏和裝飾層面,而現代產品雖然具備了人們需要的功能性和科技感,但卻缺乏傳統手工藝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蘊,它們經不起人們的細細品味。二者應該融合發展,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這樣才能促進玉雕產業更好地發展。
1.2 缺乏品牌性產品
日本的喜多俊之大師曾經在他的書中講到一個產業若想持續發展就一定要生產出一套品牌產品,并借用此套產品打造企業專屬品牌,進而通過推廣品牌產品而讓大眾記住該企業。長久以來,岫玉產品一方面由于受到傳統觀念和生產技術的制約,另一方面由于進行生產和銷售的主力軍大都是一些個體小作坊,大部分產品都是根據顧客的要求進行零零散散的生產,沒有衍生出更多的系列產品,缺乏可以讓人記憶猶新的具有品牌價值的產品。
2 岫玉產品在現代設計中的創新與應用
2.1 傳統美學思想的融入
傳統的器物所體現的文化內涵、藝術美感都離不開美學思想。大多的傳統玉雕產品就是在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等美學思想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這是對產品形式美的重視,更是對產品內容善的崇尚。強調產品內容與形式的融合統一,進而達到一種盡善盡美的境界,也賦予整個產品豐富性與完整性。將傳統手工藝的美學思想貫穿現代玉雕產品之中,我們應在深入挖掘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內涵之后,在遵從傳統美學的基礎上對產品進行有靈魂的創新性設計。
2.2 增加個性化的表現
在當今如此宣揚獨立人格的社會,人們都擁有獨立的思想,追求的更是具有個性化與差異性的專屬產品。人們渴望擁有世上獨一無二的產品,就像各大明星出席國際典禮時所穿的服飾一般,他們都會請來知名設計師為其私人定制。同理,對于現代玉雕產品人們也持有同樣的心理。所以,設計師在設計時就需要了解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差異性,提取其具有獨特性的設計元素,重新賦予現代玉雕產品個性化的表現。
2.3 追求情感化設計
傳統手工藝本身就承載著情感宣泄的意義,在當今人們各自忙碌的時代,消費者對產品的情感需求越來越大。他們希望在疲憊忙碌的生活當中多一些溫暖,所以他們逐漸追尋起傳統工藝曾帶來的親和力和手動感,更加在乎手工藝品的情趣化和人道主義。因此,在現代玉雕產品的設計創作中,有必要將消費者對于傳統工藝所抱有的情感融入其中。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唐納德·A·諾曼在著作《設計心理學3:情感化設計》中提出:“生活中的物品對我們來說并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擁有。我們為它感到自豪,不一定是因我們在炫耀自己的財富或地位,而是因為它們給我們的生活賦予了意義。”[1]為此他提出了一個觀點:“一件產品的成功與否,設計的情感要素也許比實用要素更為關鍵。”
2.4 材料創新
在現代社會環境下,玉雕藝術實際上可以突破傳統的表現形式,嘗試與漆器藝術、木雕、繩結藝術等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以及與金、銀、景泰藍、骨材等其他材料融合,從而以不同的方式與形態來表現它的藝術形式。通過不同材料的結合,更加展現出玉石的優勢,也彌補其不足之處,最終展現出不同的風采。例如,近年來,臺灣藝術家就將玉雕掛件與繩結藝術相結合,這樣既借用繩結鮮艷的色彩彌補了玉石裝飾性的不足,又給優雅溫潤的環境增加了靈動之氣,從而制作出一系列具有濃郁中國氣息的玉雕裝飾品。
2.5 功能創新
功能創新,其實就是以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實用需求和情感需求為前提,對傳統玉雕產品的功能進行改造設計,從而使產品由單純的裝飾擺設品轉化為多功能性的產品。玉石材料不僅僅是可以應用到玉雕藝術品的制作中,它也可以應用到如服飾行業、家裝領域、車體裝飾中等。例如,20世紀80年代,范思哲的第一件金屬網眼服面世,隨后在1992年范思哲的“時髦妓院”系列幾乎在模特身上沒有使用一寸布料,而是用珠寶的飾品材質做的性感“上衣”與裙子搭配充分展示了女性性感的一面。
3 結語
在進行現代玉雕產品設計時融入傳統美學內涵,將傳統與現代設計元素融合發展是促進玉雕產業發展的正確手段。傳統手工藝為現代玉雕產品設計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運用現代設計理念也可以把傳統設計元素與現代設計元素進行更為深入的創新性融合,這是現代玉雕產品設計師應努力發展的方向之一。
參考文獻:
[1] 考工記(影印本·上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9:905-906.
[2] 唐納德·A·諾曼(美).設計心理學·日常的設計[M].小柯,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 陳君.傳統手工藝的文化傳承與當代再設計[J].視覺經驗,2012(5).
作者簡介:曹亞楠(1992—),遼寧科技大學設計學手工藝設計方向研究生在讀。
通訊作者:周欣越(1977—),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文創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