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光和影都是藝術創造中的重要元素,借助新的科技手段藝術家對于光影的運用更加嫻熟,并且誕生了形態更加豐富的光影藝術。本文從景觀照明、光影涂鴉、巨幅墻面投影以及沉浸式體驗這四個方面對光影藝術在文化和娛樂中的運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光影藝術;文化娛樂;應用
1 光影藝術在景觀照明中的應用
光走在現實和幻想中,是視覺表達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在設計的形式和功能的表現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光對于空間體量感的表現和塑造是光影藝術的核心。把光影藝術運用于城市的景觀照明中,在遵守國家規定的相關照明、環保規范的前提下,把各種照明技術與特定的藝術手法相結合,從而實現光影和環境之間的完美融合,創造出具有藝術性和美感的光影藝術作品,以供廣大市民鑒賞,從而在光影藝術中獲得美感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滿足。光影藝術在景觀照明中的應用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
1.1 光影藝術在單體建筑上的應用
把光影藝術運用于單體建筑中,最重要的是利用光影提高單體建筑空間的塑造力及表現力。通過光影的設計和運用,可以使單體建筑在夜景中呈現出精美絕倫的光影效果,給人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力。橋梁建筑的夜景塑造是光影藝術在單體建筑應用中的典型代表。在橋梁建筑的夜景照明設計中,通過合理地規劃空間光影效果,使得橋梁建筑的夜間視覺效果更具感染力,從而使無論是身在橋上的游客還是在遠處觀望的游客都能夠獲得愉悅的視覺體驗。迎接2018阿聯酋迪拜跨年燈光秀打破了“單一建筑表面最大聲光表演”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燈光秀所覆蓋的墻體面積達到10.9萬平方米。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變身華麗幕布,伴隨音樂變換著不同效果,從阿聯酋開國總統扎耶德的畫像,再到沙漠中的鷹隼,魔幻般的聲光效果帶觀眾回顧阿聯酋過去的歷史傳統和成就,同時也將他們帶入新的一年。
1.2 光影藝術在大空間體系中的應用
和單體建筑側重于單個空間內空間光影的體量營造不同,建筑群、公園景觀等大空間體系在光影的營造上更加注重空間體系之內不同空間之間的光影體量對比體現出大空間體系內部的光影關系。單體建筑的光影關系營造沒有涉及不同的建筑之間的光影關系,而大空間體系中必須實現不同建筑之間光影關系的和諧,從而使得整個空間之內的光影效果渾然一體。對于廣場這樣一種涉及多種空間連接和交錯的大空間體系而言,在光影的表現上應該實現道路、建筑群、水系等不同小空間在光影體系上的主次分明,確定在整個空間光影體系中哪些是要主要表現,哪些是起襯托作用的,在光影的設計上作出相應的選擇。再根據不同小空間的特性,對于其在整個大空間光影體系中所占據的比重進行合理的劃分,從而使整個體系中的光影關系更加明確。通過不同空間之間光影顏色和層次的變化,塑造出整個大的空間體系的整體光影效果。2014繽紛悉尼裸眼3D光影秀音樂節堪稱南半球最大的裸眼3D。光影秀的最大亮點是海港大橋與船只、渡輪組合而成的裸眼3D光影秀,而悉尼大學、馬丁廣場等地點也將加入表演秀,將夜晚的海港之都裝扮得異常奪目。來自英國的裝飾藝術團隊59 Production負責此次Light the Sails的裸眼3D光影秀創意設計。2018年7月,深圳推出的四十周年燈光秀,深南大道沿線304棟樓宇、21座橋梁、25.6公里行道樹和6.6公里深圳灣西段天際線燈光提升,打造了一條繽紛靚麗的燈光夜景長廊。演繹了深圳發展的輝煌歷程,同時彰顯了中國發展的勃勃生機,受到廣大市民、游客的高度贊賞。
2 光影藝術在文化和娛樂中的應用——光影涂鴉
光影涂鴉通常也被人們稱為光涂鴉、光繪畫或者是光電涂鴉。它是通過在黑暗的房間或者是夜晚移動相機,或者移動手持式光源,產生光成圖效果的一種攝影技術。在光影涂鴉中,大多數情況下光源并不非得出現在作品當中,憑借光線的移動就可以創造出讓人目眩神迷的形象。
雖然創作者通過光的移動以及高超的攝影技術可以創造出讓人驚嘆的攝影作品,但是光涂鴉卻并不局限于攝影領域。相反,這項藝術最早誕生于街頭表演,并且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在全世界的范圍內掀起了一股浪潮。光影涂鴉作品可以產生于室內的工作室里,也可以產生于人潮洶涌的街頭,還可以產生于廣闊的大自然。從藝術表現的媒介層面來看,光影涂鴉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媒體的傳播媒介,它可以通過各種平面媒體和網絡傳播,吸引眾多年輕人的目光,吸引大量的觀眾參與其中。和傳統的涂鴉或者是攝影相比,光影涂鴉常常可以以表演藝術的形式出現,它可以是一段用攝影機拍攝的錄像,也可以是一場經過精心編排的在街頭實時進行的表演。但無論其采用的是哪一種表現形式,光影涂鴉都能夠給人帶來極致的視覺享受,使人們的文化和娛樂生活更加豐富。倫敦“光影涂鴉”頗具代表性,藝術家創造的一些人物、火炬、恐龍、花朵等,擺放在國會大廈、北方天使等著名地標前,吸引了眾多行人駐足觀看。
3 光影藝術的應用——巨幅墻面投影
建筑投影也被稱為建筑立體投影、建筑投影或者是建筑3D投影等。巨幅墻面投影又可以被進一步細分為建筑外巨幅墻面投影以及建筑內巨幅墻面投影。其中,應用得比較多的是建筑外巨幅墻面投影。巨幅墻面投影是光影藝術在人們的文化、娛樂和生產中運用的典型例子。
巨幅墻面投影具有表現形式新穎、投影面積巨大以及科技感強等特點。由于其更加炫酷,所以往往可以引起各個年齡段和各個階層的人駐足觀看,同時能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維持比較高的人氣。巨幅墻面投影在滿足人們的文化和娛樂、生活需求的同時,還能起到宣傳,增強商圈人氣的效果。巨幅墻面投影必須有大型的工程投影系統作支撐,并利用科技感十足的激光表現一個特定的主題,其畫面更加具有動感和立體感,是一種具有未來感的藝術表現形式。
巨幅墻面投影的應用主要有室內和室外兩個領域。在室內,巨幅墻面投影主要用于室內的大型主題旅游晚會,或者是室內大型歌舞晚會以及大型產品發布會等。它在展示時間上不會受到晝夜更替的影響,可以全天候地進行展示。在室外,巨幅墻面投影可以用于購物中心、商場、主題公園、賓館以及度假中心等場所,展示的時間通常是在夜晚,是一種具有商業價值的展示方式。莫斯科國立大學的建筑3D投影秀,以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宏偉的主樓為舞臺,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全長超過0.5公里,共使用了212臺投影機。整個投影秀時長9分多鐘,耗資約2億美金,為2016年莫斯科“光之環”國際燈光節的開幕作品。
4 光影藝術在文化娛樂沉浸式體驗中的應用
沉浸式體驗往往既包括人的感官體驗,又包括人的認知體驗,即身臨其境的感受。沉浸式投影系統具有高沉浸感、高逼真度等特點,因此在文化娛樂領域具有廣泛的前景。
沉浸式投影系統源于CAVE(Cave Automatic Virtual Environment,洞穴式自動虛擬環境)系統,其最初的設計目的是提供大屏幕、沉浸式、大規模科學數據交互式可視化環境和工業設計環境。第一套CAVE系統是1992年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EVL實驗室Cruz-Neira博士設計出的一套多投影洞穴式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系統。經過30多年的發展,該系統的設計方法充分利用了光學原理和技術,合理解決了多投影系統的色度、亮度、灰度、幾何形狀、立體效果的一致性和正交屏幕散射補償等問題,減少甚至摒棄數字圖像后的使用,使多投影系統具有高沉浸感、高逼真度的效果。
目前,以360°球幕投影為表現形式的沉浸式光影體驗逐漸興起。在半球形的空間內,設置在室內多角度的多臺超清激光投影機將高清光影無縫投影在半球形的屏幕上,游客無須佩戴VR眼鏡,置身其中,身臨其境,全身心體驗畫面中的氛圍。俄羅斯衛國戰爭博物館的3D Mapping秀——Road to Victory(勝利之路)堪稱沉浸式光影體驗的經典之作。俄羅斯藝術家們利用博物館內圓屋頂和墻壁表面,巧妙設置了20臺大型投影機,利用一個自制的多媒體服務器系統,呈現了70多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俄羅斯衛國戰爭,場面壯觀,氣勢磅礴。
5 結語
光影藝術是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產物,它順應了時代大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表現形式,相較于傳統投影藝術傳播的單一性,樣式更加多樣化,對于視覺情感的影響更加具有沖擊性。尤其在沉浸式體驗領域是一個突破。因此,光影藝術無論在大空間藝術表現形式,還是在小規模的商業文化娛樂中均擁有廣泛的市場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王永生,雷陽.淺談光影在展示空間設計中的運用[J].設計與包裝,2017(4).
[2] 朱超.光與空間——簡述景觀照明設計中光影藝術的運用[J].橋梁檢測與加固,2012(2).
[3] 郭東蓮.園林對話之光影藝術[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4).
[4] 范靜濤,丁瑩,薛耀紅,楊華民,叢萌.沉浸式投影系統設計技術[M].國防工業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魏圳珊(1990—),女,江西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創意產業——沉浸式體驗及電子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