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符號化的語言是人類文明生活社會實踐活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設計語言。事物符號化的創造過程是人類精神世界與審美文化不斷提煉和不斷沉淀的過程。在溝通人們情感以及傳達文化思想和傳承習俗等方面,符號化語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中國東北風俗;符號化;圖形符號
在視覺傳達中的符號化設計的創作種類繁多,人類在社會活動的過程以及實踐也是可以看作為一個符號化創作的過程,當人們的接受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相對平衡時,人們所創造出來的符號才會被其他人接受。因此,視覺傳達平面設計作為人類創造性集體活動中的一種,其一定會涉及符號化語言,遠在智人時期就已經產生了人們創造用于記錄狩獵場景的巖石壁畫,不論是游戲學說、巫術學說,還是勞動學說都是符號化語言在人們生活中的一種實際應用體現。所以說視覺傳達平面設計中符號化語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在設計思維、造型設計、圖形賦義、方式方法等環節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與展示,正如象征主義建筑理論學家諾伯格·舒爾茨指出的:“建筑歷史有著兩條平行的發展線索,一條是有關建筑及其實用方面的史實,另一條是涉及象征主義的觀念史。”實際上,縱觀整個設計歷史,無論哪個研究方向這兩條線索都適用。
中國的東北地區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連寧省以及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地區。這一地區在悠久的歷史中受到戰爭的不斷洗禮以及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風情還有多種民族分布的影響,形成了具有獨特地域性的傳統習俗以及藝術形式,并且發展至今。極強的地域性,視覺效果的民俗性、民族性等客觀因素給其發展及傳播都帶來了有別于其他地區的形式與內容。
早期的文字更應該說是畫出來的,也正是如此我們才能更方便地猜測作者的意思。這些圖形化的文字不僅有記載的功能,而且通過它我們更能直觀地了解那一時期的大眾審美觀等符號傳遞給我們的信息。所以符號化的設計對于繼承和宣傳東北地區的風俗文化是有很大的益處的,也比文字直接記載來得更加直接、更加真實。
經過時間的篩選,東北風俗文化生活中符號化的東西逐漸沉淀,分為有形的和無形的。有形的主要以人造產物、生活用品等為主,無形的有精神與習俗等。生活用品中有冰雕、雪雕、爬犁等,精神與習俗多為人們對生活美好向往的集中表現。對這一系列符號進行整理時可總結出共同的特性是:歷史性、可發展性、簡單性、常見性、文化性以及故事性。從圖形上來看,被符號形象賦予了一種意義之后就可以反映人們的心理活動,并且可以給人們帶來更加直觀的感受。例如冰雕通過對具體事物或思想的抽象化可以很直觀地使人感受到所要表達的含義,并且給人以樸實、大氣、通透等感覺,這也側面反映出東北地區人們的性格特點。符號化的圖形具有豐富的內容和語意,而這些內容和語意的形式都是由圖形本身以及設計師的二次創造而得來的。也就是說,一個方形本身并沒有很多的確切含義,但是當在特定的使用環境時將會成為一個有效的符號系統的組成部分。圖形設計的基本元素是基本的點線面,雖然元素看似單一,但是通過不同的形態以及符合審美要求的組合將會產生無數的視覺圖形用于符號化設計創作。從色彩上來看,圖形設計過后再加上色彩語意,其含義和語意上的變化更是會呈幾何倍數的增加。在視覺感受上,色彩可以是一種審美對象反映到事物上的集中體現,色彩可以很直觀、很真實地表現人的個人情感以及對事物的反應,反映了人們社會實踐活動的積累,是人、自然、社會之間關系的印證。
隨著區域的開放,外來文化的沖擊使得本地的文化迸發出多元化的火花。多種形式用于展示傳統東北事物,東北的傳統紋樣被用于時裝秀、潮牌等品牌產品。多元化的內容出現在傳統的形式上,通過窗花這一藝術形式展現多元化的內容,使得東北風俗文化更加國際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事物不斷增多,現實世界中的任何物品或事件以及各種形式的信息,都可以被符號化,不論是實體物品,還是人的意識活動如語言、狀態、行為等,都可以進行轉化。設計出來的符號,人們通過實踐檢驗其是否能夠達到視覺傳達的準確性。通過時間的積累能夠使視覺傳達平面設計中符號化設計系統化、規范化。
貝塔朗菲曾經明確指出:“文化世界本質上是符號世界。人是被符號世界包含著。”文化的生成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結果,所以都要使用符號化的語言來繼承并發展。所以說,“所有的傳達是將符號做媒介來進行的”。20世紀的飛速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社會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所以視覺傳達平面設計中符號化設計要考慮的東西也就更多,在創造的過程中要了解實際的語意,并且要了解該地區的民俗文化、生活習慣、人文地理等重要信息,這樣才能保證設計出來的符號能夠適用于大眾,才能符合大眾的審美。在符號的生成期,設計師應該始終注意其語意的改變,減少創作的符號給人們帶來歧義。畢竟準確的視覺傳達才是視覺傳達平面設計的第一要義。設計者一定要時刻注意適用人群的心理,爭取達到實用性、美觀、價值觀的統一。最大限度地對設計的符號負責,使其使用周期達到最長。
文化的交流除文學音樂等形式的傳播之外,受眾面廣泛的傳播方式還是視覺傳達平面設計,因為對文化等元素的符號化設計用于傳播是視覺文化傳播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的視覺系統是接受事物最直接、快速、準確的。所以符號化在平面設計中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和影響之外,在文化的傳承、交流上也有很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諾伯格·舒爾茨.論建筑的象征主義[J].時代建筑, 1992(3).
[2] 貝塔朗菲.一般系統論[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7.
[3] 大智浩,佐口七郎.設計概論[M].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
作者簡介:李巽澤(1994—),男,遼寧人,研究生,從事公共視覺傳達藝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