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玲
摘 要:在政府政策驅動和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最新指導方略下,“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職業教育建設”成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搭建高職創新創業平臺,需要對產教融合下創新創業教育作出全新的定義,突破傳統職業教育模式弊端,通過開展創業案例分析、創業演練等方式革新固有的職業教育模式,有效配合產教融合策略,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創業案例分析;項目引導;創業演練
1 產教融合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的重新定義
創新創業教育的現代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紀末在日本舉辦的教育國際會議,會議提出“創新創業教育”的定義為:以培養具有開創性,也即創新思維、獨立創業能力,并且具備一定的技術、專業素質和管理才能的人才為目的的教育模式。
從概念來看,創新創業教育重視對教育對象的創新思維、創業能力等綜合素養的培養,難以在此定義上看到其教育模式對創業實踐的重視?!靶F蠛献鳌a教融合”的提出意在通過高職教育與社會企業更為深入的合作,實現高職教育與社會實踐的高度融合。一方面在此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能夠指明高職教育的教學改良方向,為開展有針對性且與社會需求更為契合的職業教育提供基礎;另一方面是為社會企業提供優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實現校企的雙贏。因此,產教融合下的創新創業教育應當著眼于以適應社會創業就業為導向,適時調整職業教育相關模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業所應具備的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開展更貼合社會實際需求的教育項目,以校企合作為平臺,鍛煉學生創業所必需的技能和素養。
2 高職創新創業教學平臺的設計
2.1 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針對傳統的接受性學習而言提出的,高職教育的特點就是更具有專業性、實操性,這是與普通教育最顯著的特點,它要求學生能夠具備較強的創業思維、創新想法,而非一般教育中更為重視理論被動掌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之所以強調這種學習模式是因為研究性學習能夠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中心,有序開展學習活動。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以“創新創業問題”為中心,進而開始以認識和解決某個創新知識點或創業問題為目的的學習,通過文獻綜述的研究、調查研究和實操研究等手段幫助學生養成創業意識和創新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思維和素質。同時,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豐富學生的創業學習體驗,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業興趣和創新創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建立學生合理的知識結構等,最終幫助學生養成全面的創業創新素養。
2.2 開展創業案例分析
在創業創新教育中學習創業經驗是該科目重要的授課目的之一,而開展案例分析教學能夠通過對社會實際中出現的創新創意和創業案例進行全面系統的解讀,學習案例中的有益經驗,吸取其中經驗。這是一種十分優質的授課模式,應當成為創新創業教育中的重要內容。然而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是很多企業顧忌到其中的商業秘密或者考量其他的企業利益,不愿提供其中詳細的創業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單純依靠教材編寫或教師撰寫的創業案例難以呈現創業中遇到的真實問題和創業環境,無法給予學生真實有效的教學體驗,因而校方應當借助當前產教融合的背景,積極與企業溝通,探索建設創業教學案例庫的有效途徑。
在建立教學案例庫的基礎上,采取合適的案例分析教學手段亦十分重要,案例教學中不僅要分析成功案例汲取其中的成功經驗,同時還應重視對失敗案例的分析,解讀失敗原因,探討改良之徑。在教學過程中也應選取合適的時機邀請成功的創業人士,由專業人士就創業問題進行講授,實現學生與創業人士的零距離接觸,這樣既能實現學生對創新創業知識的高效學習,又能激發學生的創業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
2.3 設置項目引導
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設置項目引導的教學環節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實現一定規模的就業,在當前“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大背景下,強調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和關注,而創業教育更應以此為導向,引導學生積極創新創業,真正實現學以致用。以項目為引導的教學可以使創業教育教學變得更具體,思路更清晰,可操作性強。
設置項目引導的教學模式是指教師根據學生自身條件,包括興趣、專業技能等多方面的考量指導學生在眾多企業類型中選擇適合自身的項目命題,以此為努力方向,確定創業規劃和創業目標。在此階段,教師應當利用科學準確的知識和經驗啟發其創新思維,指導學生有效開展創業活動。通過項目的設置和開展能夠為學生創造真實緊張的創業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著手創業的實際操作。目前,眾多學校已經設置了學生創業園區,這也為項目引導教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2.4 開展創業演練
創業演練是以模擬創業或嘗試創業為主要形式的一種關于創業的學習、體驗和參與過程。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以培養學生創業過程所應具備的創新思維和創業過程中較強的業務能力為主要目的。在目前職業教育體系中的創業演練教學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如前文所述,以學校提供的創業園區為基礎,學生自主開始真實的小型公司試運營;另一種是以創業大賽的形式,要求學生提出創意,并針對自己的創意擬定具體的企業規劃,包括公司章程、經營范圍、目標營業額、財務規劃等詳細的能夠支撐一個公司順利運營的企劃書。后者是眾多學校開展創業演練的主要形式,創業演練能夠幫助學生在模擬運營或真實運營中發現創業問題,積累經驗,學校也應積極創造條件,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創業平臺和創業條件,為日后全身投入創業實踐奠定基礎。
3 結語
職業教育的發展本就應當重視對學生創新創業素養和技能的培養,當前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政策導向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革新提供了新的契機,教師應當積極跟進政策導向,探索出提高創新創業教學實效的途徑,為社會培養適應市場經濟需求的高素質職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曾怡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激勵機制構建研究[J].高教學刊,2016,22(14):3-5.
[2] 時海霞.基于產教融合理念下的高職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研究[J].高教學刊,2016(21):249-250.
[3] 朱國奉.產教融合視域下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素質提升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36):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