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交響樂團當中的樂器可以分為四大類,每一類樂器發出的聲音有所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包括多種不同的音樂形象,分工也有所不同。其中,木管組的音樂色彩最為豐富,音樂形象也最鮮明,可以刻畫出各種不同的人物形象。雙簧管最主要的作用是演奏高聲部旋律,低音部主要由大管演奏,單簧管則主要是演奏高音和低音之間的過渡部分,同時也是交響樂團當中不可或缺的樂器。本文重點探索在交響樂團當中應當如何運用單簧管,以及提升單簧管演奏者演奏水平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交響樂團;單簧管;運用;演奏
1 交響樂團中單簧管的運用
1.1 編制的運用
大多數樂曲主要由單管或者雙管編制組成,部分樂曲還加入了其他類型的單簧管來豐富演奏的效果,部分現代作品當中甚至還加入了倍低音單簧管,豐富的單簧管音色不僅強化了音樂的效果,也進一步拓寬了作曲家創作的空間。除此之外,還要依據作品合理地選擇樂器的調性。單簧管是一種十分豐富的樂器,在演奏過程中需要根據演奏的需求,轉換單簧管的調性,這種做法可以豐富演奏的效果。在交響樂團中,單簧管的個性最為鮮明,如雙管編制的交響樂,大部分以第一單簧管與第二單簧管為主,同時與其他類別的樂器組交流。
1.2 音區的運用
單簧管的音區主要可分為4個,即低音區、中音區、高音區以及泛音區。低音區渾厚飽滿,中音區明亮圓潤,高音區及泛音區發音穿透力極強。因此,不管是交響樂團還是管樂團,單簧管都可以非常細致地表達情感。此外,單簧管的種類十分豐富,也極大地提升了單簧管在樂團當中的地位。在獨奏樂段,大多數作曲家都不會采用低音區,但是單簧管低音區非常適宜用于演奏過渡部分。而單簧管的中音區及高音區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大部分獨奏旋律主要采用這兩個音區。在3個音區當中,高音區具有豐富的音樂色彩,能夠十分輕松自如地融合其他木管聲部,同時也是最適宜與弦樂器銜接的音區。就音樂形象刻畫而言,單簧管的中音區與高音區具有極大的潛力。
1.3 音色的運用
音色和節奏是塑造音樂形象的關鍵,通過音色和節奏來引領聽眾充分地感受音樂,領會音樂作品的情感和內涵。各種類型的樂器通過配合可以演奏出富于變化的旋律,進而刻畫音樂形象,營造音樂環境,不同旋律共同組成音樂風格。所以,音色的質量決定了音樂的效果。單簧管對于音色極其挑剔。尤其是獨奏時,必須把握好聲音的穿透力,不能表現得太突出,以至于破壞整體的音樂環境,也不能太過黯淡,導致演奏效果無法滿足聽眾的審美需求。此外,單簧管的音色還必須注意與其他樂器配合,部分作品還要注意和弦樂配合,使各個關口的銜接始終保持自然連貫。要想完美地演奏樂曲,還需要認真地把握樂曲的風格。在演奏交響樂時,單簧管的音色不僅要和樂團其他樂器組保持統一,還要隨著樂曲風格的變化,不斷對音色風格作出調整。
2 交響樂團中單簧管演奏員演奏能力提升的路徑
2.1 扎實的基本功
單簧管低音深沉,中音柔美,高音清亮,都具有十分豐富的表現力。在交響樂當中經常扮演輔助的角色。尤其是在與弦樂組配合時,能夠恰到好處地增強旋律的質感;與銅管組配合,則可以更加清晰地勾勒旋律的輪廓。但是,要成為一個真正出色的單簧管演奏者,具有較大的難度,不僅要十分熟練地演奏分譜,還要不斷積累平衡、配合、力度等多方面的經驗,才能從容自若地應對各種不同樂曲的演奏。
2.2 結合現場情況適時調節演奏力度
交響樂需要幾十名演奏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尤其是在音樂廳中,樂曲的聲音通常成片成群,和在家中欣賞音樂碟的感受完全不同,極具真實感的音樂會給聽眾帶來巨大的沖擊力。盡管在聲場方面,音樂廳通常都進行了一些特殊的處理,但是因為所容納的聽眾人數較大,仍然會導致演奏的難度加大,在每次正式演出之前,交響樂團都會先到音樂廳適應音響,音響的質量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演出的效果。除此之外,音樂會質量與力度之間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只要把握好聲音的質量,就可以順利地進行強奏或者齊奏,部分樂器在進行弱奏時,后排的聽眾或許無法聽清樂音。一些經驗豐富的演奏者通常會根據音樂的情緒變化,結合現場的情況,采用一個合適的力度,讓所有聽眾都能聽清樂音。在力度方面,或許已經從P上升到mf,但只要音樂的情緒保持安寧鎮定,所作的調整就是合理的。f或P僅僅只是一個標記,在演奏時還需要結合音樂的情緒及現場的氛圍,作出正確的判斷。
2.3 與指揮默契配合
交響樂隊人數一般在30~100人之間,在演奏時,如果讓演奏員根據自己的理解演奏,即使能演奏出旋律,效果也不盡如人意。真正完整的音樂,需要指揮來統一各個聲部,使樂曲的音色保持整齊,共同為作品服務。所以,在交響樂團中,指揮起著關鍵作用,所有演奏員都必須服從指揮,才能一起演奏出完整的音樂,體現音樂的共性。
具有豐富經驗的演奏員無論是在排練時,還是在正式的演奏當中,都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作用,可以在最關鍵的時刻通過眼神與指揮進行交流,尤其是演奏Solo時,會提前做好準備,配合指揮完成音樂的交接,演奏員與指揮之間的交流,不僅是為了實現音樂的連接,更充分地體現了兩者之間的信任。演奏員演出的經驗越豐富,與不同指揮家之間的配合就越多。綜上所述,在演奏交響樂時,演奏員要隨時注意與指揮交流,要注意指揮眼神與手勢的變化,從而更好地與指揮配合,完成整首樂曲的演奏。
參考文獻:
[1] 鄧黃河.論單簧管在交響樂中的運用[J].音樂探索,2012(03).
[2] 袁源.單簧管的演奏方法[J].樂器,2009(11).
[3] 何佩隆.淺議單簧管演奏與訓練[J].音樂天地,2009(09).
[4] 姜磊,龔少波.論單簧管在交響樂團中的地位與作用[J].音樂時空,2014(22).
作者簡介:廖逸君(1988—),男,湖北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管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