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衛花
(海門市海南小學,江蘇 海門 226100)
信息技術實現了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多重教學元素的整合,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傳統體育教學形式單一的弊端,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為學生全面發展拓展了新途徑。信息技術與小學體育教學的整合,有利于實現教育資源的有效發掘與提煉,優化教學模式,使教學更直觀、生動、形象,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能力,促進小學體育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雙重提升,為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信息技術與小學體育教學整合教學重點應做好以下5個方面。
小學階段學生天性活潑,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但同時也存在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問題,自制能力不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不少動作需要進行多次練習,而且運動強度較高,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厭倦和逆反心理。基于此,體育教師需要充分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以更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小學生對新奇的事物往往有著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而且對直觀生動的事物注意力更為集中,接受能力也更強,信息技術則具備了上述特點,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信息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體育課引入信息技術,能夠改變和優化教師的授課模式。通過多媒體能夠更清晰地分解、展示不同的動作技巧,使學生更直觀地去觀察和體驗。同時,多媒體還具有快進、慢放、暫停等功能,這就能夠使學生更靈活地對教學示范進行觀察。多媒體課件多有優美的背景音樂和生動的旁白解說,這一形式可以改變枯燥的理論灌輸,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美好的求知體驗。通過多媒體信息展示,學生在教室中就能夠領略國內外體育賽事,進一步增加了體育教學的時效性,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例如,在籃球課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國內外籃球明星的風采,如科比、詹姆斯、姚明等,尤其是他們投籃的精彩瞬間,更能夠引起學生的強烈關注,再加上激昂奮進的背景音樂,學生能夠更快融入到學習情境中,而教師則可以趁此機會對學生進行籃球規則和技能方面的講解,引導學生掌握其中的技術要領, 學生更加躍躍欲試,課堂學習氛圍也會更加濃厚。
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下,教師多數為一邊講解,一邊為學生做動作示范,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有可能造成動作連貫性差,尤其是一些難度較高、較為復雜的動作,教師在示范過程中也有可能出現不標準、不規范的問題。而小學階段學生的體育動作學習主要來自對教師的模仿,而且這一階段也是奠定學生體育基礎的重要時期,如果學生動作不夠規范而且不能及時糾正,那就會導致日后糾正起來難度增加,影響學生體育運動的規范性和實效性。而在體育教育中應用多媒體,則能夠有效應對上述問題。多媒體能夠清晰地展示各類動作細節,而且還有豐富的圖文解釋和動態示范視頻,學生能夠更全面地觀察理解和記憶,繼而對自身動作規范性、技術要領等有更全面的掌握。尤其是一些難度較高的技術性動作,可以利用慢放、定格等操作為學生詳細演示,引導學生掌握技術關鍵,能夠反復觀察和揣摩,從而使動作更加規范。例如,在“蹲踞式跳遠”練習中,一般情況下是教師對技術要領進行提前講解,結合理論做相應的示范動作,但是教師的示范過程非常短暫,因為“助跑→起跳→騰空→落地”這4個關鍵環節是一次完成的,有些學生可能還沒看清,教師的示范已經完成。而且受體能因素的影響,教師不可能多次重復示范。而利用多媒體則能夠將一連串的動作進行慢放分解,尤其是在關鍵動作上做定格演示,使學生對其中的技術要點有更清晰的認識和把握,進而增加模仿能效,提高教學質量。多媒體動作示范往往標準性更高,規范性更強,這就有利于糾正學生平時的不規范動作,進一步提高體育訓練的規范性。
體育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體育教師除對各類技術動作進行理論講解外,還需要引導學生不斷實踐,以真正掌握各項技術動作。小學階段學生肢體協調能力較差,而且對于抽象的技術講解理解能力較差,這就需要教師利用更生動、更直觀地引導方式對學生體育動作進行規范。而多媒體的應用則能夠滿足上述需求,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不但能夠為學生展示更規范的動作要領,同時也能夠將學生的具體動作、活動方式等進行影像記錄,通過后期整理制作,成為“對照課件”。
例如,在起跑動作訓練中,有些學生在下蹲、起跑過程中存在動作不規范問題,如下蹲姿勢不正確、起跑速度慢或者提前起跑犯規,這些都是小學體育課堂上的常見問題。對于這些常見、高發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現場錄像”將學生們的表現進行影像記錄,通過大屏幕的直觀展示,與規范對方動作做對比,能夠使學生更客觀地認識到自己的動作哪里不規范、怎樣去改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而且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完善的動力,能夠更主動地與教師配合糾正不規范的體育動作。
在現代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大環境下,體育教學理念也有了極大改觀,其中最為明顯的變化體現在學生主體性、教師主導性教學角色的變化,進一步突出了學生作為教育主體的核心位置,鼓勵學生開展合作式自主學習,以此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信息技術的應用與體育教育改革理念有著高度契合性,進而為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優越的平臺。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培養學生體育自學能力,提高學生主動學習、主動鍛煉的積極性。例如,在高年級的籃球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自主查閱與籃球相關的知識,尤其是一些專業術語,并將其中不易理解的問題記錄下來,在課堂上向老師提問。在問題驅動下,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注意力也會更集中。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小學體育教學平臺將得到有效拓展,進而形成覆蓋課上課下的自主學習運動環境。信息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參與體育學習和鍛煉的積極性,為構建更開放、更有效的體育課堂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
在傳統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多以體育技巧、運動能力的培養為主,但是對于體育文化、體育精神的關注較少,這也是傳統體育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節。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已經成為體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因為在體育競技比賽中,雙方不但需要拼技術、拼實力,更要體現出自身的精神意志,能夠體現出運動健兒的精神風貌,尤其是在國際賽事中,體育精神代表著民族精神,是向世界展示自身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體育精神不僅僅影響學生的體育認知理念,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的性格、行為形成影響,是培養學生健康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結合多媒體信息展示,有利于將體育精神具象化,從而使學生對體育精神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例如,組織學生通過網絡資源觀摩各種體育賽事,尤其是領略我國體育健兒的風采,將我國體育運動冠軍獲獎、升國旗的影像記錄進行剪輯整合,從而將體育教育、愛國教育融合為一,鼓勵學生學習運動員不怕吃苦、頑強拼搏的精神,學習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的團隊精神,以此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體育精神,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
信息技術與小學體育整合教學,有利于進一步豐富體育教學方式,改變了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反復訓練的傳統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小學體育整合教學,充分激發了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以更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信息技術與小學體育整合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體育動作的規范性,同時還能夠對重難點動作做詳細分析和指導;信息技術與小學體育整合教學,培養了學生的體育精神和終身體育意識,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真正使小學體育課堂成為了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