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學慧悟十八點(三)

2018-07-24 02:35:30劉再復
書屋 2018年7期
關鍵詞:人性

劉再復

第七講 文學的基點

(一)人性的兩大特點

文學的基點即文學的立足點是什么?如果用一個詞語概說,那就是“人性”。一是見證人性的真實;二是見證人類生存處境的真實。文學正是坐落在這兩個“真實”的基點上,尤其是坐落在第一個“真實”的基點上。

“人性”有什么特征?至少有兩個特征:一是人性具有無限的豐富性;二是人性具有無限的可能性。黑白,好壞,大仁大惡,都是簡單化的劃分,其實好人并非絕對好,壞人并非絕對壞。好人也有作惡的可能性,壞人也有行善的可能性。俄國文學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們往往把小偷、妓女這些“犯人”拿來“審判”,既審出她們的罪惡,又審出“罪惡”掩蓋下的“潔白”(魯迅談論陀思妥耶夫斯基之語),從而顯示出“靈魂的深”,即人性的深度。

通常講“人性”,首先是把它作為“物性”和“神性”的對立項來講的。所以,我們所講的“人性論”,最初只講人本,不講“物本”與“神本”,這是正視人性的自然屬性。可是發展到今天,又發現人性也有神性的一面。例如人的性愛,原來只是欲望即動物性,后來變成情愛即人性,而情愛又可發展成靈魂之戀與精神之戀,如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天國之戀”,這便是神性。賈寶玉作為貴族公子,卻出淤泥而不染,視權力、財富、功名如糞土,這是神性。文學的功能之一,就是把“人性”往“神性”方向提升。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魯迅和梁實秋就“階級論”與“人性論”展開一場著名的論辯。這場論爭,歸根結底是關于“文學基點”的論爭。論爭的結果是魯迅占了上風,因此“階級論”也成了文學的主導思想,五十、六十、七十年代“階級論”也成了中國文學的基點。

其實,文學具有時代性,面對普遍的人性,它又有超越性。今天我們的課程就是重新認識人性的無限豐富性與可能性。人性有普遍性也有個別性,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僅僅人類群體的人性共相,就令人眼花繚亂,無法劃一。我們先講述一下群體共性中的整體相與分別相吧。

(二)人性群體的共相與殊相

人性群體的共相(整體相)就有許多方面,例如生物性共相、宗教性共相、民族性共相、文化性共相等。

以生物性共相而言,男性與女性差別就很大。一般地說,男性更多生理需求,女性更多心理需求。而男性又可分解為父性、子性、夫性、兄弟性等,而女性則可分解為母性、女兒性、妻性、情人性等。男性就其本性而言,一般都不忠誠,即所謂“天下男人皆薄幸”,而女性也常常表現得很豐富。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之所以寫得好,就在于它表現出安娜極為豐富的女性:她愛兒子,這是母性;她愛沃倫斯基,這是情人性;她對丈夫有負疚感,這是妻性。她意識到,離情人愈近,離兒子就愈遠,這是母性。她正是因為人性的沖突而崩潰,最后臥軌自殺了。

人是會變的,人性也會變。我曾寫過一篇短文《女子悲劇五段論》,批評中國的男權主義。文中寫道,女子開始是男子心目中的“夢中人”、“意中人”,接下來變成“屋里人”,然后漸漸疏遠變成“局外人”、“陌生人”,最后變成“多余人”。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少女時期的娜塔莎寫得很美,而在結婚后,娜塔莎變得肥胖,忙于各種家務瑣事,不可愛了。人性有喜新厭舊的弱點,好作家要善于將人性的復雜寫出來。

人性還有許多共相,例如宗教性。在西方,宗教性是比階級性更大的一個范疇?;浇?、伊斯蘭教、佛教三大宗教的差別很大。基督教又分三大派,即天主教、新教、東正教,這是常識。新教剛出現時,被天主教當做異端,老教壓迫新教,因此茨威格寫作《異端的權利》。在美國,曾有人想發展我為教徒,我說:“我喜歡孤獨的上帝,不喜歡有組織的上帝?!蔽易鹬厣系鄣拇嬖?,可以直接跟上帝對話。佛教也很復雜,僅僅中國佛教就有八宗。我喜歡禪宗,不太喜歡密宗。禪宗講“悟即佛,迷即眾”,特別看重悟性。高行健的《八月雪》,里面的慧能就是高行健,高行健就是慧能,這部作品不是宗教戲,是心靈戲。禪性就是審美性,我們從事文學要有禪性,超功利、超集團、超市場。后來,中國禪與儒、道結合,反而不如日本禪那么純粹。我去日本時,主人用茶道歡迎,那種靜穆之真情,令人感動。人性是復雜的,宗教信仰也是復雜的。中國人對待宗教多數不是真信仰,而是利用宗教,跟菩薩做交易。真信仰不摻雜功利。人間本有三個凈土:學校、寺廟、醫院,可是現在“凈土不凈”,和尚也濫用信眾的香火錢,可見人性多么復雜。

應當承認,階級性也是人性的一部分,階級矛盾、階級沖突是永遠存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區分階級和如何解決矛盾。比如中國的孔子,在“批林批孔”時代,連“四類分子”都不如,階級的劃分完全被政治化。魯迅先生接受階級論,是受俄國文學的啟發,他發現人可分解為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后來主張文學要寫出人的階級性,與主張文學應當寫普遍人性的梁實秋論戰,甚至對梁實秋進行人身攻擊,他的階級立場過于激進。魯迅有一句很有名的話,說賈府的焦大是不可能愛上林妹妹的。其實不然。我看到很多故事,宰相的女兒常常愛上窮乞丐。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查泰萊夫人因為丈夫無法滿足她,而愛上她家的伐木工人,兩人愛得你死我活,書里描寫得非常細致——這就是林妹妹愛上焦大。還有《三言二拍》里的《賣油郎獨占花魁》,“花魁”是最高級的青樓女子,卻愛上了非常窮的貧民。莎士比亞的《奧賽羅》,苔絲德蒙娜愛上了黑人奧賽羅,這在英國貴族社會里是不可思議的。還有,蘇聯作家拉夫列尼約夫的小說《第四十一個》,寫兩個不同陣營的男女,在一個孤島上相愛,后來男子所屬的白軍陣營來了一艘船,男子沖過去想要上船,屬于革命陣營的女紅軍戰士就舉槍將他打死。這部小說過去受到中國評論家的批判,認為這是階級調和的修正主義作品。批判者不考慮人性的真實。

人性的共相還有國民性等。國民性,屬于深層的文化結構。中國人的國民性與日本人的國民性確實不同,甚至北京人和上海人、福建人的國民性也不同。法國人傲慢、虛榮,常為凱旋門驕傲,但是中國的老子卻主張“勝而不美”,主張用葬禮對待勝利,絕無“凱旋”之說。美國人與英國人的國民性也不同,美國人比較坦率、天真,不記仇,比較實用主義;英國人則貴族氣較重,也“善于”老謀深算,凡事理性一些。我很喜歡納博科夫寫的《洛麗塔》,講一個中年男子愛上十二歲的少女洛麗塔,這個中年男子有英國紳士的貴族風度,而洛麗塔則“實用”有加,精明世故,體現的正是美國人的性格。我最近在田家炳中學做演講,題目是《略談中西文化的八項差異》,這其實就是人性的地緣區別。因為時間關系,我在課堂上只能簡單給大家說說。第一,中國是“一個世界”的文化,西方則是“兩個世界”的文化(李澤厚語)。所謂“一個世界”乃是一個“人”世界。“人”之外雖然還有“天”,但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一”,因此,歸根結底是一個“人”世界。西方文化的兩個世界是除了“人”世界之外,還有一個“神世界”。第二,西方文化“重先驗”,而中國因為沒有“神世界”,所以“重經驗”,也就是重歷史。李澤厚先生所著《歷史本體論》,正是把“歷史”視為根本。第三,西方文化講“罪感文化”,中國文化講“樂感文化”,日本講“恥感文化”,印度佛教講“苦感文化”。第四,中國文化講“和諧”,西方文化講“正義”。第五,中國文化“尚文”,西方文化則“尚武”。從古希臘斯巴達開始,西方就尚武。美國人對球星、運動員非常崇拜,中國則是文人地位高。第六,李澤厚先生說中國文化是“情本體”的文化,即以情為根本的文化。而西方則是以“理”為根本,或者說是“理本體”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心理便產生不同的人性。

(三)人性個體的共相與殊相

人性群體的共相即人性的普遍性,其已夠復雜,差異已讓人眼花繚亂。而人性的殊相即人性的個別性,則更為紛繁多變。每一個體都自成一個世界。中國人愛講“命運”,“命”是靜態的,不可改變;而“運”則是動態的,可改變的。文學面對的就是變化多端的人的命運。這種命運既有常數,也有變量,有靜態,也有動態。命運充滿偶然,人性也充滿偶然。把握“人性的真實”,絕非易事。

會寫小說的人,一百零八個人可以寫出一百零八種性格,如《水滸傳》。不會寫的人,千人一面,寫一萬個也沒用?!都t樓夢》里面沒有大仁大惡,很多人處于第三地帶、灰色地帶,比如王熙鳳說話風趣,深受賈母喜歡,她在賈府“幫兇、幫忙、幫閑”都極為在行。薛寶釵是儒家的精神極品,林黛玉是道家的精神極品,史湘云則是名家的精神極品,這三個女子性格各不相同,不同文化會輻射到人性深處,其個性既有表層之別,也有深層之別,甚至連小丫鬟也都各有自己的性情,無一雷同?!都t樓夢》真了不起。

(四)對人性認知的深化

西方對人性的認知有三次大發現:第一次是文藝復興時期對人的發現,發現人的優越性和長處,歌頌人是“萬物之靈長”。第二次人的發現,是從十八世紀開始,到了十九世紀叔本華才在哲學層面上得以完成,第二次是發現人的脆弱、荒謬、無知,并不那么好。叔本華認為人類是追求欲望的生物,欲望導致人類的墮落。其實,欲望具有兩面性,人類有欲望的權利,欲望可能成為一種動力,但欲望的另一面,也會把人變成貪得無厭的魔鬼,所以人具有無限惡的可能。第三次人的發現,是弗洛伊德“潛意識”的發現。占據人性絕大部分的是人的潛意識世界,人的自我可以分成本我、自我、超我,潛意識的世界基本是在“本我”的范疇。但弗洛伊德的發現是靜態的,太科學化了,所以,魯迅先生將他視作“詩歌之敵”。而高行健的《靈山》則把人性世界動態化,“你、我、他”內在三主體的互動形成了復雜的語際關系即主體際性關系。

中國對人性的認知有兩次重要發現值得我們注意:第一次是王陽明的心學,發現了人性的無限廣闊性。我寫《性格組合論》受到王陽明的影響,用了“內宇宙”這個詞,就是受到“吾心即宇宙”的啟發。第二次是《西游記》對人性的發現。孫悟空是怎樣的存在?非天、非地、非人、非神、非鬼、非妖,但是我要加上些字,孫悟空又是“非天亦天”,“非地亦地”,“非人亦人”,“非神亦神”,“非鬼亦鬼”,“非妖亦妖”。孫悟空是妖身人心,天人地物,其本事又不愧為“齊天大圣”,吳承恩了不起,把人性擴展到這么豐富的境地。

第八講 文學的亮點

在文學世界里漫游,常常會發現某個作家或某個作品像星星似的在眼前或遠方閃亮,讓我們頓時感到欣喜甚至狂喜,那個星星似的作家與作品就可稱為“文學的亮點”。作為作家,這個亮點,往往是一種直覺、一種靈感。作為批評家,這個亮點則是他的發現、他的洞察;作為讀者,這個亮點則是他的心得、他的碩果。

(一)作家創作的亮點

作家眼里的“亮點”,也就是文學創作的亮點。這種亮點,只有一個,那就是作品的原創性。有原創性便有亮點;無原創性,即無亮點。但丁之前,人類所知道的“人世間”并無地獄;但丁把“人世間”寫成“地獄”,還把許多宗教領袖、世間豪強放入“地獄”的不同層次,那部《神曲》如此原創,自然就成了“亮點”。正如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西斯廷所作的《創世記》天蓬畫,全世界都覺得這是地球上藝術的第一亮點。因為在此之前,只有創世記的傳說,并無創世記的形象,自從這幅畫產生之后人類便有了創世紀的“天堂”和它所派的大地之子亞當與夏娃。這是絕對的首創,也是無可否認的藝術創造的偉大亮點。十六、十七世紀,在西班牙和整個歐洲到處都是騎士文學,于是,騎士俠士文學也趨于模式化,千篇一律,讓人覺得乏味。這時候,突然出現了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它一掃騎士文學的舊套,寫一個既有正義感又傻乎乎的過時騎士,讓人捧腹大笑,又佩服他不斷進取的精神,此時,全世界的眼睛在西班牙便看到文學的“亮點”。還有,二十世紀初出現的天才卡夫卡,他一出手,便是星光閃爍,全是亮點。時至今日,一個世紀過去了,他的《變形記》、《審判》、《城堡》還是亮點,還在繼續照徹當下世界的荒誕,觸發人類的深思與反思??ǚ蚩óa生之前,歐洲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只知文學可以抒情,可以寫實,可以浪漫??ǚ蚩▎柺篮螅藗儾胖牢膶W可以另類書寫,可以如此荒誕,可以如此隱喻,可以如此警世??ǚ蚩ㄊ莻ゴ蟮念A言家,他之所以是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之交文學的巨大亮點,就因為他的作品具有無可比擬的原創性。產生于中國和法國的世界作家高行健,他的長篇小說《靈山》,我開始閱讀時感到費力,然而一旦讀進去,則發現書稿中“亮點”密集,有大亮點,有小亮點。大亮點是他把小說的格局全改變了,他寫的小說并非辭書上定義的小說,而是另類小說。它以人稱代替人物,以心理節奏代替故事情節,竟然以“你、我、他”內在三主體的對話及其復雜的語際關系構成一部長篇,讓我讀得目瞪口呆。但讀完不能不承認,這是一部原創性極強的小說,一個極為新鮮的文學亮點。而高行健的戲劇,每一部都是一個亮點,十八部中無一部是重復自己的。那部《冥城》,我閱讀之后竟與閱讀《神曲》一樣興奮,那也是把“人間”寫成“地獄”。

作家創造文學的亮點,靠的是直覺,是悟性,覺前人之未覺,悟前人之未悟,才有原創??肆_齊曾說:“直覺是脫離理智作用而獨立自主的,它不管后起的經驗的各種分別,不管實在與非實在,不管空間時間的形成與察覺?!笨肆_齊是真正懂得文學藝術的美學家,他知道直覺、感悟對于作家的何等重要。如果說邏輯與經驗可以導致科學的發明(科學亮點的出現),那么,唯有直覺與悟性才能導致文學亮點的產生??肆_齊正確地指出,直覺與邏輯無關,與概念無關,與理性無關,它帶有極大的偶然性。文學的亮點正是偶然的結果。當然,偶然的直覺與感悟,并非憑空而覺和憑空而悟,它也與積淀、修煉的功夫有關,作家往往是因閱歷而悟、修煉而覺。

(二)批評家對亮點的發現

文學的亮點并不一定都能自動展示,它常常被埋沒,被遮蔽,被抹殺。因此,對于文學的亮點,也往往需要有人去發現,去開掘,去宣揚。好的批評家就是善于發現文學亮點的批評家。例如,俄國最著名的大批評家別林斯基,他就具有一雙天生的、善于發現文學亮點的慧眼,這就是他的文學感覺力。他聽到別人給他朗讀《窮人》,他眼前就出現一顆文學新星,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后來時間證明,別林斯基發現的這個亮點,乃是俄羅斯的文學巨星,也是全世界的文學巨星。別林斯基不到四十歲就去世了,但他發現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歷史功勛永遠給人以啟迪。別林斯基作為文學批評的天才,當然首先在于他大量地閱讀文學作品,深知文學的特征,但是,他天生具有一種審美感覺器,則也是不容否認的。也就是說,作家創造文學的亮點,需要天生的才能;而批評家發現文學的亮點,也需要天生的才能。

(三)讀者的文學亮點

文學的亮點,不僅屬于作家與批評家,也屬于讀者。優秀的讀者都不是消極的接受者,他們同時也可以成為發現者與創造者。

我說的“優秀讀者”,乃是文學真正的熱愛者與作家的知音。他們不在乎各種評論標準,也不在乎各類教科書所宣示的批評尺度,只認定一條屬于自己的好標準,即凡是與自己心靈相契合的作品,則愛入骨髓。于是,“契合點”便成了他的“亮點”。例如我國當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郭小川,他寫了許多被廣泛流傳的詩作,但我并不喜歡,而他在1958年寫的一首《望星空》,則讓我愛不釋手。為什么?因為其詩情詩意與我的內心完全契合,這首詩進入不了《當代詩歌史》,卻進入我的心靈史,進入我的內心深處。因為詩人面對浩瀚的星空所產生的孤獨感、寂寞感、空漠感等,正是我常有的感覺。我認定,唯有這些感覺才能是高級感覺,才是深邃的美感?!锻强铡返脑娗榕c我內心的悲情一旦相互碰撞,便在我的眼前產生巨大的亮點。這種亮點是我自己感受到的。而文學史家們則感受不到,因為詩中的亮點已被他們的編寫教條所掩蓋了。

在中國,文學的亮點被教條所掩蓋是常有的事。例如陳翔鶴先生所寫的《廣陵散》、《杜子美還家》、《陶淵明寫挽歌》等短篇小說,我當時(上世紀六十年代)讀后便為之一振,覺得這些小說一掃僵化模式,展示了小說創作的一片亮點。然而,不久之后,卻看到批判文章,指責這些小說“味道不對”,把文學的亮點視為文學的黑點。此時此刻,我只能把這一亮點收藏在自己的內宇宙中,讓它悄悄地發光。

(四)亮點發光的艱難

文學的“亮點”不僅有強弱之分,而且有真偽之分。文學的真亮點,總是帶給人間以溫暖和光明。而有些“亮點”則是吹捧出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很快就會煙消火滅,因為那是偽亮點。

從上述的例證中,我們可以了解,“文學的亮點”并非一帆風順。它往往是在逆境中產生,而且產生后總是為時代所不容。但丁如此,郭小川如此,陳翔鶴也是如此。了解這一點,好作家就不必刻意追逐“亮點”,也不必相信,許多文學評獎機構所推舉的作品便是文學的亮點。對于好作家而言,重要的不是求當“明星”,求作“亮點”,而是追求充分的創作自由,創造性是在良心深處與歷史深處創作文學光明,那才是永遠與天地共在的星火與亮點。普魯斯特寫作《追憶似水流年》創造了另一種文體(意識流文體),呈現自己內心的世界,有幾個人能感受到那書稿上的明亮呢?但他不在乎這一切,只管寫作,只管創造,終于創造出具有巨大原創性的多卷本長篇,這是文學的巨大亮點,可是這亮點需要時間證明。普魯斯特著筆時怎么也沒想到,他的那么長的小說卻成為后來人心目中的一串“亮點”。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其命運也是如此。這部意識流大小說,現在也成了世界文學的大亮點。可是,剛問世的那些年頭,這部小說被視為“淫書”遭到被禁錮、被詆毀的種種厄運。當二十世紀即將結束時,《紐約時報》把它放在二十世紀英文小說一百強的頭一部時,有記性的人可能會想到,一個世紀之前它被視為頭一部壞書。

天才與經典的命運尚且如此,更不用說普通的無人保護的寫作了。所以,真聰慧的作家必定會把“文學的亮點”放在自己的心中,自己享受光明而不在乎外部的評語。

(五)亮點不是固定點

綜上所述,我們可確認,文學的亮點在于首創,或第一個發現,或第一次發明,或第一次感悟,都可能提供亮點。但我們還要說明,首創、原創性固然是文學的亮點,但這么說,仍然過于籠統。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可能是因為它提供語言的亮點,也可能是文本的亮點、風格的亮點、思想的亮點。亮點不是固定點,要具體分析。例如五四新文學運動中,胡適的白話新詩和魯迅的白話小說都是亮點,因為它們都使用新的語言,即都放下文言文寫作而采用白話文寫作,我們首先感受到的是新語言的美感。到了上世紀四十年代,我們又發現于趙樹理的小說,而趙氏小說讓我們的眼睛一亮的則是他的農民語言。采用民間最質樸的語言也可以把生活表現這么美,這是前人所無,或者說,是“下里巴人”的亮點,也是中國新文學的亮點。有的作品,其亮點不在于它的新語言,而在于它的新思想、新感悟,例如劉心武的小說《班主任》出現時也讓人感到這是新的亮點出現在文學地平線上,今天我們再讀這篇小說,并不覺得這是寫作語言的亮點,但在思想層面上,它當時就突破了原先小說的蒙昧,指出一代新青年在文化上的崩潰即白癡化,讓人為之驚醒。后來出現張賢亮的《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小說,也讓人覺得亮點閃爍,這也不是語言上有什么特別,而是在人性的抒寫上,更貼近生命的真實。

最近幾年我特別喜歡閱讀馬爾克斯的作品,讀了他的《百年孤獨》、《苦女友回憶錄》等,覺得他的每一部新作都是亮點。不僅語言上是亮點,文體上是亮點,精神內涵上也是亮點,他的原創性四處閃光表現得最為全面。讀了他的作品,我才明白什么是文學的自由,文學創作可以“天馬行空”到何等地步。

第九講 文學的戒點

以前講的課程多半是文學應當如何如何,很少講文學不應當如何如何,今天要作點補缺,講講文學寫作應當力戒什么,所以稱之為“文學的戒點”。

“戒”在宗教里特別是在佛教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國佛教八宗,有一派是“律宗”,弘一法師就屬于律宗。律宗也稱為南山宗,其宗派領袖鑒真和尚曾六渡滄海到日本傳教。弘一法師作為律宗的名家,曾寫過“以戒為師”四個大字以警醒世人。禪宗也把“戒”視為與“定”、“慧”并列的佛教基石。文學講“戒”與佛教講“戒”有所不同(下邊再細講)。然而,廣義上的“戒”只是防止、防備、防范的意思,文學從廣義上警惕某些作風還是必要的。在《文學常識二十二講》里,有一講題為“去三腔除舊套”,其實也有“戒”的意思。我在這一講里希望同學們去“學生腔”、“文藝腔”、“教化腔”,也希望同學們寫作時要除舊套,勇于創新,這些都是寫作修養。今天從“戒”的角度上說,是希望同學們進行寫作時要力戒“落套”和力戒“腔調”。也就是說我已講過的兩個戒點。那么,除了應當力戒“落套”和力戒“腔調”之外,還應當力戒什么呢?今天,我想再講五個戒點。

(一)寫作應力戒什么?

(1)力戒“平庸”:寫文章最怕什么?最怕是落入“平庸”。

我們常聽到人們嘲諷不好的文章,是說它們“平鋪直敘”、“平淡如水”、“平整無奇”、“味同嚼蠟”等,這些都是批評“平庸”的常見語言。

所謂“平庸”,便是一般化、公式化。文章主題妥當,思想傾向也無隙可擊,可就是四平八穩,面面俱到,沒有波瀾,沒有精彩,沒有新意。換句話說,文章沒有錯誤,沒有犯規,沒有別出心裁,但也沒有新鮮,沒有風格,沒有個性,沒有亮點。無味,乏味,寡味,毫無趣味,這都屬于平庸。還有一些文章沒有少年意氣,沒有青春氣息,倒是老氣橫秋。一篇接一篇,但每一篇均可有可無;一本接一本,但每一本都可留可棄。書文中充斥的是人云亦云,鸚鵡學舌,濫竽充數,這當然也是平庸。

(2)力戒“矯情”:文學當然需要感情,需要生命激情,但不能有“矯情”、“濫情”、“偽情”。有許多作家對“偽情”有所警惕,并不弄虛作假,但是無意中卻陷入“矯情”。古詩人寫的“猶抱琵琶半遮面”,乃是輕微的矯情;矯情則是把“肉麻”當有趣。這一點,魯迅早就指出,他批評“老萊子娛親”的故事。這個老萊子本身已是老頭子,但為了表示對父母的孝敬,就裝腔作勢,甚至假裝跌倒,以博得父母一笑。這種把肉麻當有趣,歸根結底乃是沒有真情實感。

(3)力戒“迎合”:文學寫作還有一個大忌是迎合。迎合,就是討好。為了討好讀者,寫作之前,就揣摩讀者心理,為了鉆入讀者心中,作家就縮小自己、矮化自己。現在許多報刊與網站設置所謂“暢銷書榜”,于是,作家便企圖寫暢銷書,所思所想是如何暢銷,迎合市場。這是寫作的陷阱,但許多作家尚未警惕。好作家絕對不可有“寫暢銷書”、“登光榮榜”的念頭,一旦有此念頭,其心態、其構思、其深度全受影響。我不是說,所有暢銷書都不好,而是說,暢銷是一種結果,而不應當作為出發點。也就是說,創作時無暢銷之念,結果寫出好書,反而被有品位的讀者所喜愛,即不迎合讀者反而合好讀者的審美趣味。在當下市場覆蓋一切的年代,提出力戒寫暢銷書的念頭,也是一種反迎合,與反俯就。這種“無目的”的寫作其結果反而“合目的性”(合人類最高的善)。想寫暢銷書便是“目的性”太強太切,急功近利。

(4)力戒“媚俗”:媚俗即隨大流。“媚俗”這一概念,出自米蘭·昆德拉。他多次批評捷克、東歐的革命作家媚俗。

米蘭·昆德拉實際上提出一個重大的戒點,就是文學不可隨大流,文學不可順“時勢”。好作家倒是應當“反潮流”或“逆潮流”。但米蘭·昆德拉沒有強調,除了不可順從“時勢”“時尚”之外,也不可順從“大眾”。

前些年,“大眾文學”甚囂塵上,名義上是為“大眾”,實際上是為“市場”。因為大眾乃是市場主體。順從了大眾,文學便有了賣點。但米蘭·昆德拉已告訴我們,文學乃是高貴的事業,不可“獻媚”。

不媚,才有文學的尊嚴與自由;不媚,才有作家的主權與獨立;不媚,才有作品的格調與境界。我早已提出,好作家一定要有一種獨立不移的立身態度,既不媚俗,也不媚雅。順從大眾的胃口固然不對,順從小眾的胃口也不對;刻意取悅“下里巴人”不對,刻意取悅“陽春白雪”也不對。托爾斯泰誰也不取悅,所以,才成其為托爾斯泰、卡夫卡誰也不取悅,所以才成其為卡夫卡。

除了“既不媚俗也不媚雅”之外,我還提出“既不媚上也不媚下”,“既不媚左也不媚右”,這是在現實語境下必要的補充。極端主義是深淵,極左理念是深淵,極右理念也是深淵,唯一可能的選擇是價值中立,靈魂獨立。與此相應,對于文化的選擇,也應“不媚”,既不媚古也不媚今,既不媚東也不媚西。無論是中國的文化還是西方的文化,都有其長處,我們吸收其長處,揚棄其短處即可。對于中國的古代文化和現代文化,也應采取這樣的態度,好則說好,壞則說壞,絕不順從,更不盲從。

(5)力戒“認同”:文學總是要啟迪讀者獨立思考,作家也以獨立不移為貴。而在具體的創作中,它總是害怕重復,既害怕重復前人,也害怕重復他人,因此,在文學理念上,也不可能認同前人與他人。一認同,寫出來的作品就沒有新意。好作家一般都帶有“異端性”思維。即對大家認可的理念具有質疑性的思維,喜歡叩問,喜歡質疑,乃是作家的精神品格。

(二)宗教戒律與文學戒點

請注意,我們今天講的是戒點,不是“戒律”。戒律原是指佛教戒律(通常是指“毗奈耶”,廣義上尚指最初的尸羅)。戒律是佛教三無漏學之一,與“經”、“論”合為“三藏”,《西游記》里唐僧被命名為“唐三藏”,就來源于此。佛教諸派中那個以戒律為主的宗派,便是律宗。由于過分嚴格,便形成“清規戒律”,這對于修行的僧人也許是必要的,但對于文學寫作者而言,清規戒律則是一種束縛,一種思想牢籠,一種心靈羈絆,并不可取。佛徒為了杜絕一切惡行,提出戒律原可理解,但后來戒律愈來愈繁瑣,連教徒也受不了,因此便發生因對于戒律的不同意見的分裂。各派自行自己的“踺度”,有的認為“大戒可行,小戒可舍”,有的主張大戒小戒皆要實行。因為思想上的分裂,便形成不同的“毗奈耶”和不同的律藏,佛教最后在印度走向滅亡,是否與戒律過于嚴格與繁瑣,可以探討。

文學的戒點與佛教戒律不同:第一,它不形成戒經、戒藏、戒律。第二,它沒有繁瑣的教條和監視制度。第三,文學之戒與佛教之戒雖都有“防止”的意思,但佛戒是行為的絕對準則,文學之戒則是相對的修養,前者是強制,后者是提醒;前者是棍棒,后者是燈光。

(三)大戒點與小戒點

上述文學的戒點都是“大戒點”,這是文學作者必須防范的共同性戒點。但寫作修養還必須注意小戒點。“小戒”因人而異,初學寫作者可根據自身的需求自定一些小戒點。例如有些初學者遜于文學語言,或者對于語言的美感缺乏感覺,這就可以給自己定下一些戒點,例如戒妄言、戒浮言、戒謊言。倘若還要具體一些,則可“戒啰嗦”、“戒重復”、“戒拖沓”、“戒生搬硬套”、“戒濫用形容詞”。如果心性急躁,則可自己定下“戒粗糙”、“戒膚淺”、“戒急功近利”。如果心性懶惰,則可給自己訂下“戒述而不作”、“戒眼高手低”、“戒睡懶覺”等,這些都是從消極方面所進行的文學修煉。我們不妨試試。

(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則
雜文月刊(2021年11期)2021-01-07 02:48:01
《康巴》:時代大裂變中的人性思考
阿來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14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見地圖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6:58
“我不”方顯人性溫度
新產經(2018年3期)2018-12-27 11:14:16
婚姻的盡頭,藏著人性的底色
海峽姐妹(2018年4期)2018-05-19 02:12:54
對人性的重新審視與反思:論荒誕川劇《潘金蓮》
功能與人性
工業設計(2016年10期)2016-04-16 02:44:06
法律的人性基礎
人間(2015年17期)2015-12-30 03:41:08
大學生人性養成教育淺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熟妇丰满人妻|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国产精品视频999| 91青青视频|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97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人妻|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2014|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第一页亚洲| 热久久国产| 亚洲精品麻豆|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 丁香婷婷激情网|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91在线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无码国产伊人|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在线国产欧美|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欧美综合成人|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 毛片视频网址| 午夜毛片福利|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十八禁美女裸体网站| 亚洲男女在线|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嫩草在线视频|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9久久精彩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