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東
摘要:屋頂綠化在城市綠化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生態和諧宜居城市的構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而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城市綠化工作人員,必須充分意識到屋頂綠化在城市綠化中的作用,并在城市綠化過程中加強屋頂綠化的應用,切實掌握屋頂綠化的施工技術,才能更好地促進城市綠化成效的提高。 本文簡要地對屋頂綠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進行了分析,并根據我國的現狀提出了一些在屋頂綠化建設中應注意的要點。
關鍵詞:屋頂綠化; 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 生態效益
屋頂綠化又可稱為“空中花園”,它是以建筑物頂部平臺為依托,進行蓄水、覆土并營造園林景觀的一種空間綠化美化形式。屋頂綠化不僅能增加城市綠化面積、豐富綠色景觀,還具有冬季保暖夏季隔熱,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緩解熱島效應等顯著的生態效益。
隨著城市綠地率的減少和城市生態環境的惡化,城市屋頂綠化已引起世界各大、中城市的關注。對屋頂進行綠化不僅可以提高整個城市的綠化覆蓋率與輻射面,還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環境質量,有效地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屋頂綠化的設計及綠化植物的選擇已成為城市綠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屋頂綠化的特點
建筑屋頂自然環境與地面有所不同,日照、溫度、風力和空氣成份等隨建筑物高度而變化。主要表現在:
(一)溫差變化大。夏季白天溫度比地面高3~5℃,夜間又比地面低2~3℃;冬季屋面溫度比地面高。
(二)濕度條件差。相對濕度比地面低10~20%,植物蒸騰作用強,水分蒸發快,更需保水。
(三)屋頂風力大。因屋頂位于高處,四周相對空曠,因此風速比地面大,屋頂風力比地面大1~2級,對植物發育不利。
(四)造園及植物選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屋頂承重能力的限制,無法具備與地面完全一致的土壤環境。
二、屋頂綠化的設計原則
(一)“安全”是屋頂綠化的前提
屋頂綠化能否建造的先決條件是建筑物是否能安全地承受屋頂綠化所加的荷重。建筑物的承載能力,受限于屋頂綠化下的梁板柱和基礎、地基的承重力。屋頂綠化對屋頂增加的額外荷載對建筑的安全影響很大,對于原屋頂結構設計已考慮屋頂綠化設計時,可在設計的安全荷載內進行屋頂綠化,對未有屋頂設計的,應考慮是否適合建屋頂綠化,或者減輕屋頂綠化的設計荷載,使其控制在屋頂所能承受的荷載范圍內,如采用基質栽培,使用屋頂綠化專用栽培基質,根據需要調整基質用量,用以代替屋頂綠化所需的同等厚度的壤土層,從而大大減輕屋頂承重。
(二)“實用”是屋頂綠化的根本
建造屋頂綠化是以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為人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和休息場所。以綠化作用為首,以功能作用為輔,既要保證足夠的綠化量,又要能滿足相應的功能要求,切不可華而不實,使屋頂綠化成為屋頂的雞肋。
(三)“景觀”是屋頂綠化的亮點
屋頂綠化不僅是改善城市環境,也為人們提供優美的游息環境,豐富建筑的空間。因此,其觀賞性要求較高,在景觀設計中要求體現細膩、精致,達到精品的效果,同時要考慮不同角度的觀賞效果,包括屋頂視線、鄰近建筑視線、地面視線等角度的觀賞,因此要充分發揮透景、障景等造景手法。
三、概述屋頂綠化在現代城市綠化中的重要作用
(一)屋頂綠化在現代城市綠化中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
當前,我國城市建筑物以鋼筋砼平頂房為主,通過在建筑屋頂建設屋頂綠化能使屋頂變得生機盎然。加上其與建筑和景觀的有機結合,能有效的增加人與自然的聯系的緊密性,屋頂綠化以綠色為主,能給人一種視線緩沖,形成生命力強的效果,進而達到美化環境的效果。
(二)屋頂綠化在現代城市綠化中具有凈化空氣的作用
在屋頂綠化中栽種的各種植物能有效的吸收空氣的二氧化碳、吸附污染物,并釋放氧氣,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而這正是利用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對于城市空氣的凈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炎熱的夏天能有效的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
(三)屋頂綠化在現代城市綠化中具有節能降耗的作用
當前,節能降耗已成為時代發展的主題。在現代城市綠化過程中,通過建設屋頂綠化,在炎熱的夏天,栽種在屋頂的植物和土壤中的水分在蒸騰作用下,能有效降低建筑周邊的環境氣溫,并提高建筑的隔熱效果,從而減少電能的浪費,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在寒冷的冬天,屋頂綠化能有效抵御冰雪的侵蝕,從而防止建筑屋頂裂縫的出現。
四、對屋頂綠化建設的建議
通過對屋頂綠化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分析可以看出屋頂綠化在城市的建設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歐美及亞洲各發達國家對屋頂綠化建設的重視也同時說明其對環境改造的實用性,尤其是在建筑密度比較大土地利用強度高的中心地區。在我國城市人口密集、城市高速發展、土地資源緊張的今天,屋頂綠化的建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在許多項目的開發中開發建設者仍未認識到屋頂綠化的建設對城市環境改善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屋頂綠化的建設;許多的開發者為了追求高效益和低成本而省略了屋頂綠化建設;而建成以后的屋頂綠化的維護費用也讓許多開發者取消掉花園項目的建設……因此,針對我國目前的一些現狀對于屋頂綠化的建設提出一些建議。
(一)在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資源緊張、城市中心區域等地區,可以實施政策性的管理。通過政策的強制制約或獎勵等方法促進屋頂綠化的建設,以達到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品質的目的。
(二)應跟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建設。如果是新開發建設的項目,則可以在規劃設計要點中直接指定比較嚴格的屋頂綠化建設指標,使項目在規劃和建筑設計階段就考慮到屋頂綠化的建設問題;如果是進行舊項目的改造,則應根據不同建筑的現狀尤其是建筑的屋頂載荷狀況對屋頂綠化進行設計和改造。
(三)可以在所有可能建設屋頂綠化的場地上進行盡可能的建設。因為少數幾處屋頂綠化無法形成整體的效果,只有相當數量的屋頂綠化才能產生良好的整體生態效應。像地下建筑、辦公樓、旅館賓館、住宅、橋梁、相連的平臺及建筑物的邊緣等都可以作為建設屋頂綠化可選擇的場地。
五、結語
屋頂綠化雖然是一種有效的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方法,但仍只應看成一種輔助使用的方法,不能因為屋頂綠化技術的進步而盲目減少地面綠化、降低綠地率、增加開發強度,以提高開發的利潤率。從根本上來說仍應以地面綠化為主,屋頂綠化為輔,兩者相互結合才能真正創造出高品質的城市環境。
參考文獻:
[1] 趙玉婷,胡永紅,張啟翔.屋頂綠化植物選擇研究進展.山東林業科技. 2004年第2期. 總151期
[2] 趙志剛,岳明.城市屋頂綠化的建設與效應.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年第15卷,第15期
[3] 任裙,杜忠,陶玲,侯培強. 屋頂綠化策略研究.環境科學與管理.2007年3月第32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