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從步入信息化時代之后,我國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工作便開始迎來理念革新、教學環境調整等挑戰,而這也是確保日后為社會實時性培養高素質、強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的前提保障。因此,筆者的任務,主要是在強調高職院校美術教育改革的基礎性規范原則之后,結合實際探討現代高職美術教育改革和對應的人才培養有效策略,希望能夠引起有關教學人員重視。
關鍵詞:高職美術;教育改革;人才培養;有效策略
高職教育事業自從崛起之后,便成為我國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陣地,因此,在美術教育方面,要保證迎合社會全新規范需求基礎上,即時發現、分析和處理好當中遺留的缺陷問題。至于現代我國高職院校美術教育改革需要遵循的規范原則,以及日后高職美術教育改革與人才培養的可靠策略等內容,將具體在后續加以逐步深入性延展。
一、高職院校美術教育改革過程中務必遵循的規范原則
高職美術教育必須保證基于社會發展進程進行合理程度地創新改革,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美術實踐技能和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而美術教育改革須貫徹的原則主要表現為:
(一)導向性原則。
即要求高職院校在開展美術教育改革活動期間,要保證更好地迎合預設的人才培養目標,之后令美術課程編排形式、教學引導方法、實習實訓活動項目、教師講解理念等,變得愈加科學妥善,滿足學生獵奇和進步要求之后,逐步將他們改造成為現代社會所需的專業型美術人才。
(二)主體性原則。
就是說要求教師實際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適應地位,能夠依照他們的興趣和學情基礎,篩選出獨特性的美術語言符號,令高職生基于此不斷深入性地認知世界、汲取文明成果、完善情感素養和人格,最終獲得全面性的發展結果。
(三)開放性原則。
實際上便是要求高職院校在開展美術教育活動過程中,不會閉門造車,而是保證實時性融入最新的人才規范要求基礎上,開發沿用豐富有效的校外資源,引入諸多富有代表性的美術教育成功范例,進一步構建起可靠性的美術教育課程體系。
二、現代高職院校進行美術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的合理化策略
(一)設置科學性的教學訓練目標。
需知美術教育始終屬于高職院校專業教育體系中的一類結構單元,因此其人才培養理念要保證不會和高職教育整體要求發生沖突的前提下,始終強調實踐應用技能鍛煉的重要性,并順勢發揮理論知識學習的輔助作用。如高職院校須依照美術人才市場的最新需求狀況,制定富有針對性的美術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其間確保已經將其余院校美術教育和學生今后就業等諸多實際狀況考慮進去,進一步為日后學生求職就業路徑拓寬和市場競爭實力提升,奠定基礎。
(二)促成理論知識講解和實踐技能訓練的融合結果。
透過實際調查發現,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美術教學工作中存在一類突出的問題,便是理論知識講解與實踐應用技能鍛煉沒能做到細致性地銜接。面對這類消極狀況,高職院校須保證為學生創造多元化的實踐技能訓練條件,如設置專門的美術實踐交流社團、開辦學生畫展活動,亦或是建立完善化的實訓基地等;又如督促高職就業指導機構多多地和相關企業溝通合作,保證及時為學生提供合理的企業實習機遇。長期下去,令高職生在各類實踐項目參與的同時,順利提升個人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應用能力,為日后長遠化的就業前景綻放,提供應有的保障條件。
(三)沿用科學人性化的教學引導模式。
以往高職美術教學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始終是教師,就是說高職美術課堂上長期遺留教師直接講解知識、學生被動接納的消極狀況。需知美術專業課程本身保留較強的實踐應用特性,如若延續教師單方面主導的教學模式,勢必驗證削減該類課程的教學水平。所以說,作為一名現代專業化的高職美術指導教師,理當積極深入性地創新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
第一,教學目的實現方面,主要將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和創造能力鍛煉作為關鍵點,之后借助課堂提問和小組合作探究等途徑,令學生可以積極明確地表達個人創新思想,并在教師諸多支持條件作用下得以實踐驗證。
第二,教師還必須依照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和個體擅長的領域作為切入點,組織妥善的美術教育活動,令學生在其間獲得更加自由的創作時間和空間條件,隨后調動起強烈的美術創作激情并切實改善課堂整體的教學水平。
再就是做好德育的滲透工作。選擇在高職美術教育活動中進行德育滲透,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主要原因就是高職院校的學生都處于人生養成的關鍵階段,而美術課程本身實踐性較強,有助于促成學生品質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結果。所以,在組織高職院校美術教學活動期間,特別是在實踐訓練環節中,務必要做到有目的、有層次性地進行德育滲透。如結合高職院校美術課程的實際特征,進行多元化的體驗項目設計、減少刻板式的說教現象,令學生井然有序地接受美術教育,并達到心智體系完善和道德情操提升的效果。除此之外,因為學生日后步入職場勢必會涉足于團隊合作,所以高職美術教學過程中還必須著重于強化個體的團隊合作意識,如組織大規模美術創作活動期間,鼓勵學生依照自身專長進行細致性分工,保證彼此各司其職之后加快作品完成進度并強化合作意識。
結語:綜上所述,想要更好地開展高職院校美術教育改革活動,進一步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實踐應用型人才,就必須保證在全面迎合最新人才規范要求的基礎上,實時性鎖定和解決高職美術教育活動中的各類弊端問題,并且樹立起嚴格和健全化的美術教育體制,包括加快美術理論教育和實踐訓練的融合進度,設置合理等級層次的人才培養目標等。相信長此以往,勢必能夠培養出更多高素質和高技能的美術人才。
參考文獻:
[1]胡小兵.論美術基礎教育改革中新的教學模式的重建[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1,16(02):171-176.
[2]羅黔軍.淺談高校美術基礎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22(06):84-97.
[3]馬艷平.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的發展與改革[J].數字化用戶,2013,16(10):167-180.
[4]唐香花.探析高職院校美術教育教學的創新與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6,26(23):144-148.
[5]李莉.中國現代美術教育觀念之初現——1900-1930年的美術教育改革[J].美術學報,2016,14(02):114-123.
作者簡介:吉布和林(1977年5月3日生),女,新疆烏魯木齊市人,民族:蒙古,職稱:助教,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高職美術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