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霞
摘要:加強產品成本核算促進煤炭企業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煤炭行業;產品成本;核算
近年來,我國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尤其是煤炭行業產能過剩情況較為嚴重,產品市場價格競爭極為激烈,煤炭企業效益普遍顯著下滑。為了配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經濟發展任務,立足于服務煤炭行業發展,通過制定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的行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以規范煤炭企業產品成本核算,促進煤炭企業“降成本”,提高煤炭企業競爭力,進而促進煤炭行業可持續發展。
煤炭產品成本核算的一般要求是算管結合,算為管用。
一、煤炭產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驟
1.合理確定成本核算對象。2.根據實際管理需要,設置成本中心。3.以成本中心為基礎,歸集成本費用。4.對成本中心成本費用進行分配和結轉,計算產品成本。
二、煤炭企業產品成本項目
1.直接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2.燃料和動力。3.直接人工。4.制造費用。
三、煤炭企業產品成本費用要素
1.直接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2.燃料和動力。3.人工費。4.折舊費。5.折耗及攤銷。6.安全生產費。7.維護及修理費。8.運輸費。9.財產保險費。10.外委業務費。11.低值易耗品攤銷。12.租賃費。13.機物料消耗。14.試驗檢驗費。15.勞動保護費。16.排污費。17.信息系統維護費。18.其他費用。
四、煤炭企業產品成本的歸集
煤炭企業產品成本的歸集按成本項目進行歸集:1.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歸集按照實際成本進行核算,采用移動加權平均等方法結轉。2.輔助材料成本的歸集按照實際成本進行核算,根據生產中實際消耗量計算其成本。3.燃料和動力的歸集按照實際成本進行核算,根據相關數據確認其消耗量并計算其成本。4.直接人工成本的歸集直接計入基本生產成本或輔助生產成本。5.制造費用歸集,為組織和管理產品生產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計入制造費用。
五、產品成本的分配和結轉
輔助生產成本費用歸集后,應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順序分配法等將提供的產品和勞務分配到各受益單位。輔助部門之間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的,應采用交互分配法進行分配,互相提供勞務不多的,可采用直接分配法等進行分配。
1.制造費用的分配和結轉。成本中心發生的制造費用按照費用要素歸集后,月末全部分配轉入產品的生產成本。煤炭企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生產工人工時、機器工時、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產品產量等為基礎對制造費用進行分配。制造費用分配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2.產成品成本的分配和結轉。根據煤炭企業生產特點,產品成本計算一般采用“品種法”。實際生產成本應當采用價格系數法等在各種煤炭產品品種之間分配。
采用價格系數法時,應當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將售價最高的品種折合系數確定為1,按照分品種的售價(不含增值稅)計算折合系數,將各種產品的實際產量折合為標準產量。計算公式如下:
分品種折合系數=某品種售價/售價最高的品種售價
分品種折合量=分品種當月實際生產量×分品種折合系數
折合單位生產成本=當月實際生產成本總額/分品種折合量總量
分品種當月實際生產成本(結轉數)=分品種折合量×折合單位生產成本
分品種當月實際單位生產成本=分品種當月實際生產成本/分品種當月實際生產量
期末,將產成品成本按照產品品種進行結轉。
產品成本核算工作,只有與企業產品生產流程,工藝技術等深度融合,才能體現其針對性、有效性。注重現場了解煤炭行業會計和生產兩方面流程,注重集聚煤炭行業會計和技術兩方面專家智慧,共同細化煤炭行業產品成本核算內容,梳理煤炭行業產品生產工藝流程,以使制度上接天線、下接地氣,會計與業務相融合,做到務實、管用、有效。規范煤炭行業產品成本核算,促進煤炭企業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