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偉 袁偉龍
摘要:在現代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企業質量控制與管理水平是企業在行業內發展的關鍵。如何針對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進行預控,已經成為了現代水利工程施工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因此,如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本文在分析當前水利工程安全事故產生原因的基礎上,對今后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與措施。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問題;措施
近幾年,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生產管理問題逐步出現,并且在工程施工的實踐應用中愈來愈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視。盡管從2005年以來就已開始實行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但各地安全事故仍頻頻發生,貫徹安全法規和標準,深化安全生產的思想對于水利工程施工已日益迫切需要。
一、水利工程安全事故發生原因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即指管理人員、操作工人、事故現場的在場人員等。他們的不安全行為是重要致因。主要包括:忽視安全,忽視警告;危險作業;使用不安全設備,用手工代替工具進行操作或違章操作等等。
(二)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即指設備、工具、原料、成品、半成品等。物的不安全狀態是事故的物質基礎,是生產中的隱患和危險源,當條件達到時就會轉化為事故。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安全防護裝置失靈;材料強度不夠,工具零部件磨損和老化;存在危險物;物品的堆放有缺陷等。
(三)環境的因素
環境不安全的環境是引發安全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指的是:生產環境的異常,即指溫度、濕度、通風、采光、噪音、振動、采光等方面;自然環境的波動:土壤、氣象、水文等的惡劣變異。
(四)管理的因素
管理的原因是事故產生的間接原因,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條件。它包括: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指導,或檢查指導錯誤;勞動組織不合理;技術缺陷,指工藝流程、操作方法存在問題;沒有安全操作規章制度或不健全,未認真實施事故防范措施,對安全隱患整改不力等等。
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一)加強安全教育,樹立安全意識
首先,使項目部每個成員明確自己的安全行為責任,樹立強烈的安全意識,水利工程中能否重視安全生產,施工單位管理層領導和工程項目部主要負責人的態度起很關鍵的作用,為此施工單可以制定相應的安全生產獎勵制度:若出現安全生產事故,則追究相關領導責任,視情節嚴重程度罰款或扣工地補助等等;若未出現安全生產事故,則執行相應的獎勵措施,以此來激發從項目管理層到項目執行層狠抓安全的自覺性。其次,針對民工普遍文化層次較低來說,在他們進駐工地前,先從作業場所防護、個人安全防護、安全檢查等方面進行教育、指導,切實提高民工對安全的警惕性。
(二)科學規劃工期進度
現代水利工程施工企業應在工程造價編制階段即考慮工期對施工的影響,科學規劃工程施工工期,將可能影響工期的各項因素進行分析,以此確保工期的合理、科學,為有效避免工期問題造成的質量隱患奠定基礎。
(三)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與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從企業法人、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到安全生產負責人,從班組長到各具體操作工人,層層落實安全生產制度,制定的依據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業規定,制度的內容應既有通用性又有針對性,并且可操作性要強。制度一旦制定,各級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制度進行安全生產,而且要接受經常性的安全檢查和教育。
每個工程投標時都會同時撰寫施工組織設計,其中應包含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針對工程的施工特點、交通情況、天氣狀況等預測在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隱患和可能發生安全問題的環節,這樣可以在技術上和管理上采取有效的技術防護措施,提前避免或減少施工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發生安全事故。
(四)嚴格總包或勞務分包單位的資質認證
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選擇總包或勞務分包單位時,一定要選擇具有安全生產許可證、“三類人員”證件齊全并能保證到位的施工企業;組建施工隊伍或施工班組時,要選擇技術過硬、安全質量意識強的人員,特種作業人員還要按照行業規定進行特種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可上崗。
(五)完善相應工程招投標制度和法規
對于發生安全事故的企業,在參加工程投標時可按照一定的標準酌情扣減標書得分,相應項目經理在一年內不得參加任何投標;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業,視不同情形在一定時期內給予暫停投標(一票否決制)或降低資質等級等處分;而對于連續幾年未發生安全事故的企業,作為對于施工企業優質管理成果的肯定,在參加以后的工程投標時,按照一定的標準在商務標評標時增加企業安全生產評分權值。
(六)運用先進的科技技術
由于當前水利工程施工中,許多施工機械較為傳統,施工方法比較落后,難免發生很多人為的錯誤。通過采用高科技含量的新工藝、新方法、新材料,改進傳統落后的施工工藝,減少手工操作,增加機械作業,這樣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不安全因素,同時有效的避免了人的不安全行為。
(七)以質量預控理論預防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問題
在現代水利工程施工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以預控理論指導質量管理工作。其通過對影響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各項因素控制達到預防質量問題發生的目的。根據這一理論,現代水利工程施工企業應在工程施工前即對工程技術文件、地理條件、地質情況等進行綜合的分析與論證,將影響該項工程各項因素進行統計并分類,制作科學的質量控制點庫。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水利工程技術人員與質量管理人員依照質量控制點庫進行相關控制工作,以此預防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問題的發生。另外,針對施工材料、施工設備、人員以及技術、現場管理等工作,施工企業還應建立分項控制體系,強化對各項因素的控制,有效避免施工質量問題的發生。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中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施工企業以科學的投入為基礎。只有加快施工企業自身管理體系的建設,才能科學提高質量控制水平。同時,施工企業還要加強自身對質量通病治理技術水平的提高,在出現質量通病時能夠有相關的技術人員提出科學的治理措施,以保障工程施工質量的科學提高,從而保障水利工程建設的科學發展。黨的十八大把建設生態文明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突出位置,進行了系統戰略部署。水利工程,作為生態系統的控制要素,當屬重中之重。通過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如火如荼地開展,將為企業的健康發展與綜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