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利
【摘 要】目的:探討圍術期綜合護理對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機體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期間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腸外科治療的結直腸癌患者40例為對照組,選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期間在我院肝膽腸外科治療的結直腸癌患者40例為觀察組。所有患者均進行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對照組圍術期采取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首次排便時間、首次下床時間、進食時間,比較兩組患者腹腔出血、泌尿系統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首次排便時間、首次下床時間、進食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以及胃管留置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綜合護理可以縮短患者術后恢復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促進其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關鍵詞】結直腸癌;腹腔鏡手術;圍術期綜合護理;機體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01
結直腸癌是消化系統中常見的惡性腫瘤,是嚴重危害生命健康的一種消化道癌,發病率及死亡率逐步上升[1]。目前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是治療結直腸癌疾病的主要手段,因結直腸癌處人體較低位置,深入盆腔,且解剖關系極其復雜,術中不易完全清除病灶,易復發,術后易引發腹腔出血、泌尿系統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發癥,給手術帶來較大困難[2]。因此,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對醫生專業技術要求高,術前術后需要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進行配合[3]。基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圍術期綜合護理對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機體功能恢復的影響。具體信息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期間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腸外科治療的結直腸癌患者40例為對照組,選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期間在我院肝膽腸外科治療的結直腸癌患者40例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36-71歲,平均年齡(53.66±7.18)歲。觀察組中男28例,女12例;年齡37-73歲,平均年齡(52.23±7.02)歲。統計學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圍術期常規護理:給予患者常規的術前檢查和準備,配合醫生手術,術后照顧患者飲食起居。觀察組采取圍術期綜合護理:①調查患者飲食情況,鼓勵患者進食高維生素、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制定針對性飲食計劃,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嚴格監測患者用藥及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②宣教相關手術知識,術前做好充分準備;③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安慰其不良情緒,保持積極的心態面對手術;④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詳細記錄手術護理工作,關注患者身體及心理異常;⑤術后給予胃腸減壓干預,密切觀察患者胃腸蠕動情況,若患者無腹脹、腹痛情況,立刻停止減壓。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首次排便時間、首次下床時間及進食時間;②比較兩組患者腹腔出血、泌尿系統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機體功能恢復 觀察組患者首次排便時間、首次下床時間以及進食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并發癥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結直腸癌患者常伴有便血、腹痛、腹瀉等癥狀,晚期表現為體重減輕、貧血等,病死率較高,大部分患者因不同程度的營養攝入不足,加之疾病的困擾,大量機體營養被消耗,需及時增加蛋白質攝入,避免造成營養不良[4]。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有恢復快、創傷小、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是目前治療結直腸癌疾病的主要手段。但該手術是否可以順利進行與醫生專業技術和患者營養水平有直接聯系,因此,圍術期給予患者合適的護理措施就顯得極為重要。
圍術期綜合護理,為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飲食方案,監督患者嚴格執行飲食方案,維持患者免疫系統及認知功能,改善患者預后[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首次排便時間、首次下床時間、進食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以及胃管留置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表明給予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綜合護理可以縮短患者恢復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其轉歸。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后,患者機體會產生應激反應進而加重營養不良,導致患者免疫功能受損,增加術后感染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影響患者正常生活。綜合圍術期護理嚴格控制患者飲食狀況,制定針對性食譜,監督患者多食用高能量、高蛋白食物,改善患者營養狀況,耐受手術,促進腸道功能恢復;宣教相關手術知識,術前充分為患者做好相應準備;術中配合醫生相關手術器械的操作,注意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變化,若有異常,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因疾病的困擾,患者易產生恐懼、焦慮、抑郁等心理,影響治療效果,應給予患者相應的心理指導,降低其心理壓力,促進患者恢復[6]。
綜上所述,給予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綜合護理可以縮短患者術后恢復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參考文獻
黃玉曉,楊樹迪,馬紅梅.全程護理配合應用于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中效果探討[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8):174-176.
林紅玉,古再麗努爾·阿布力孜,崔莉青,等.手術室人文關懷護理對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7,39(22):3509-3511.
李宏.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2):70-72.
戴靜,韓小云.一例腦外傷術后行腹腔鏡輔助下直腸癌根治術的手術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09):858-860.
寧向君,田智慧,劉京.快速康復護理在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4):1949-1951.
李翠娥,胡秀學,黃波,等.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在結直腸癌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16):1815-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