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摘要:現代教育在要求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也要一樣重視,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生的心理素質的構建與培養。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講,在培養鍛煉學生運用漢語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時,要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融合一些心理素質培養構建的鍛煉,本文旨在總結在實際語文教學工作中運用效果良好的引導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一些方法。
關鍵詞:心里素質;情感教育
一、提升學生自信,強化心理素質
自信心是比較重要的一種心理素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并塑造學生的自信心是完善心理素質的關鍵。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經常表揚并鼓勵學生,肯定學生每一個細微的進步,要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有時候教師一句不經意的表揚會影響并推動學生自信心的形成。在學習《范進中舉》一文的時候,依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引導學生們總結胡屠戶的嫌貧愛富的性格特點的時候,班級里一位平時不經常發言的同學突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作為父親的胡屠戶為女兒著想,敦促女婿進步的本意是好的。在這位同學表達了自己的見解之后,我在第一時間肯定了他的想法,同時號召班上同學學習他這種在學習過程中勇于發表自己獨特看法的態度。從此這位同學越來越愛上語文課,課堂上主動發言,課下經常鉆研,語文成績突飛猛進,我知道,正是自己小小的鼓勵給了學生莫大的自信。
二、強化學生競爭能力,構建良好心理素質
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學生的競爭意識是提升其學習能力實際運用的重要方法,是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在社會環境整體呈現競爭氛圍的同時,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自尊心,上進心以及抗挫折能力的培養。初中語文教學也要在教學中融合此方面的素質培養,在進行議論文教學之后,我會組織同學們開展辯論賽,針對同一話題,將學生分成觀點對立的正反兩方。由學生自行搜集材料,尋求論點,說明事理。在面對同一個問題的時候,正反雙方針鋒相對,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夠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進行情感教育滲透
課堂教學離不開師生互動,特別是情感間的交流。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是平等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認知的前提和基礎。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是統治整堂課的,學生只有寫和記的份,根本不可能提出自己獨特的想法,要完全服從于教師的領導。這種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造成了學生思維僵化,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新課標要求教師要改變一切以自己為中心的想法,做到與學生的關系為朋友式的、親人式的。學生所喜歡的老師是“能言善辯”的,是既莊重又有幽默感的,既嚴肅又不失活潑的,既是師長又能與他們有共同興趣愛好,不僅能在課堂上傳授知識,還能夠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的舞臺。教師要營造寬松、融洽的課堂氣氛,用真誠和愛心感染每一名學生,肯定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地位。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面帶微笑,用真誠的目光與學生交流。學生從教師肯定的目光中讀出了關心與愛護,更增添了一份學習的動力。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要與學生打成一片,多傾聽他們的心聲與感受,對學生積極的情感與學習態度要給予熱情鼓勵,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態度與情感態度,促進他們健康的學習和成長。
四、增加情感溝通,健全學生心理
素質教育要求語文教學過程重要是要融合情感溝通,初中語文教師的情感投入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刺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夠引導學生沿襲教師的思想學習知識,塑造品德,鍛煉修養。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尤其重視與學生的情感溝通,特別強調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情感理解。在講述《背影》一文的時候,我先講自己離家上學時背井離鄉,父母相送的場景,誠懇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然后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父母的“背影”或形象,然后擇取其中比較感人的瞬間描述下來,一堂課下來,不僅加強了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更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感恩的心理,以及對父母愛護之情的理解,同時深層次的體會了文章的思想。
在激發學生情感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可以采用飽含情感的朗讀刺激學生情感,體會文章的語言文字和中心思想,感受作者的細膩情感;可以通過情感飽滿的寫作抒發自身的情感,可以組織學生寫日記,作文,隨筆記述自身身邊的情感迸發的時刻,將充沛的情感融合到作品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加強意志教育,提升心理素質
堅強的意志是成功的關鍵,尤其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有強烈的自我約束的意志,才能夠獲得最終的成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隨時會遇到一些難點,意志薄弱的學生會知難而退,而意志力強的學生就會迎難而上,攀登學習的高峰。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意志品質的培養,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教師可以選取教材中的中外名人的例子引導學生學習這些優秀人物的意志品質,以磨練自身的意志。比如在學習課文《岳陽樓記》一文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明確關懷天下的博大胸襟之后讓學生看到文章作者范仲淹在不得意時候積極進取的品質,學習其在逆境中不拋棄,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優秀品質。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多讀課外讀物,在古今名人身上汲取優秀的品質特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和意志品質;教師要加強自身在語文課堂上對學生意志力的鍛煉訓練,可以組織學生講述一些具有優秀的意志能力的楷模的故事,每次課前都組織學生進行有關意志品質認識的演講,另外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參加加強自身意志品質的實際鍛煉活動。
雖然不同的學生的意志力水平是不盡相同的,另外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人格發與培養的關鍵時期,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要分析學生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面對每一位學生。要有針對性和特殊性的實施教育,依照不同學生的意志品質特點,開展適合其個性發展的課堂教育,這是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
心理素質所包含的內容有很多,構建培養心理素質的方法也有很多。本文所提到的淺顯的見解是我通過多年實際教學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些個人的看法。主要目的是為了拋磚引玉,期待廣大同仁更加深入的探討和研究,以求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鍛煉培養并塑造學生心理素質的能力得到更加深入的發展和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