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芹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它是識字的重要途徑;能夠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提高聽話、說話和作文的能力;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發(fā)展思維,提高認識。”而閱讀課教法正是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的的手段和行為方式,在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活動中,能否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不僅關(guān)系到能否實現(xiàn)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wù),而且還關(guān)系到能否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其智力與能力。運用的方法科學合理,教學就會事半功倍,運用的方法落后陳舊,教學就會事倍功半。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我根據(jù)自己三十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的探索與總結(jié),及對優(yōu)秀語文課的觀摩,對語文教學理論的學習,及周圍教師的探討,下面就談?wù)剮c粗淺的認識,以此來大家共同交流、學習。
一、重視字、詞、句的訓練
我們應(yīng)該為閱讀打好基礎(chǔ),也就是加強字詞句的訓練,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嘛,作為教師應(yīng)該充分認識其中的利害。字詞句是文章之根,也是閱讀之本,要是一個學生連起碼的字詞句關(guān)都不能通過,怎么可以打開閱讀的大門呢?字、詞、句又好像小孩子手中的積木,不認識一個個的零件又怎么能把積木組裝好呢?這一階段的教學是最枯燥的,但也是最必要的,是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都必須重視的。我們不可以“忘本教學”,就好像“空中閣樓”一樣危險。哪么如何進行字、詞、句教學為閱讀服務(wù)呢?
(一)認真、靈活抓好“聽寫 ”
也許在很多教師眼中“聽寫”是并不起眼的,也是比較容易的,所有作業(yè)中也是學生正確率最高的。要是學生達不到老師的要求還可以反復聽寫直到符合要求。可我卻很喜歡在“聽寫”上大做文章,幾屆學生下來一開始都十分害怕我的聽寫,因為往往得不到漂亮的分數(shù),有些學生還認為比考試還難。每當在開學初我就會反復強調(diào)聽寫的要求,我改變了以往只聽寫幾個簡單的詞語的方法,在聽寫中有可能會讓學生根據(jù)聽寫的詞語造句、解釋帶點字,有時還需要寫出整個詞語的解釋。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對幾個詞語進行辨析,說出其共同點和不同點,甚至還可以讓學生多義字組詞或多音字組詞。這樣一來一次簡單的聽寫就變成了一次綜合的字詞句的檢查,學生摒棄了以往存在的一種僥幸心理,逐漸就會養(yǎng)成一種認真的學習習慣,對整個語文教學都非常有利。當然在聽寫之后教師要認真指導訂正,因為學生的正確率不高。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積累的作用。幾次下來學生的心中就有了一定的充實感,對聽寫也就產(chǎn)生了興趣,端正了態(tài)度。另外,非常重要的是要是要經(jīng)常鼓勵學生,以免他們遇到困難而失去信心、興趣,甚至產(chǎn)生厭惡的情緒。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我班的學生明白了一個道理:積累的重要性,我們不是為了分數(shù)而聽寫,要看自己學到了多少知識并能合理運用。
(二)學會利用工具書
許多工具書的知識非常豐富,有字詞釋義、造句、多音多義詞、詞語辨析等等。只要讓學生真正利用好了身邊的工具書---字典、詞典等就夠了, 對于利用工具書我在上課的過程中是十分重視的,每課都必須讓學生利用工具書自己預習字詞。學生發(fā)現(xiàn)奧妙養(yǎng)成習慣,自然也就認真,這就是他教不如自學嗎!
(三)抓好詩詞與句的訓練
掌握了字詞,要是成不了句那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在學習字詞的同時我也不忘培養(yǎng)學生寫句子的訓練,像造句、解釋等。這里要講的是古詩詞及句子的練習。抓好次項工作就是做好學生句子的積累工作,為閱讀打下基礎(chǔ)。古詩詞其實是句子的精華,學生掌握一定的詩詞和學會運用詩詞對閱讀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大大增強學生對句子的理解能力,所以我要求每一個學生背誦古詩 70 首,這也正是《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所要求的。
當然我們的學生不但要會讀句子,還要對一些病句、不同形式之間句子的轉(zhuǎn)換,如反問、陳述、雙重否定三者之間的互改或修改。這就需要一些專項的訓練了,因為書上一點點練習難以使學生真正搞懂。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把句子的訓練題海戰(zhàn)術(shù)化,那樣學生只是機械地記憶,不會真正地理解,那不是我們的目的所在。同樣詩詞與句子的教學也是為了更好為閱讀“積累”,不要過多地去追求分數(shù),但對詩詞與句光“積累”已經(jīng)不夠了,我們還要教會學生去理解、去分析、去辯解。
二、注重語段教學
抓好語段教學,學好閱讀初步的方法,為整篇文章的閱讀找到開啟鑰匙。有了扎實的基本,就好有了精致的零部件,我們就要學會運用,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同樣有了“米”沒有巧婦是不行的。那么,語段教學正好就是我們閱讀的起點。可學生對語段分析的恐懼要遠遠大于作文,因為作文要是寫上幾句字數(shù)還可以,不離題多少是有點分數(shù)的,可語段就不同了,特別是課外語段有些學生是無從下手。試想短短的一個語段都無從下手,更何況一篇文章了,所以要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還得從語段教學入手。
三、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對閱讀的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學會了零碎的閱讀,我們就應(yīng)該對閱讀進行整合,學會從整體來閱讀,真正學會閱讀、感悟閱讀。語段的教學是為了文章的閱讀作好準備工作,它的方法自然同樣適用于整篇文章的閱讀,語段閱讀教學成敗與否直接決定著文章整體閱讀的成敗。但是語段閱讀始終是零碎的我們的學生還需要整體的閱讀能力,這就要讓我們老師花一番心思了。那么,在最后我們就要為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環(huán)境,教給學生整體閱讀的方法,指導好學生的閱讀,充分拓展學生的閱讀實踐。所謂“閱讀”就是我們既要教好學生“閱”的能力,也要教好學生“讀”的能力。另外,我們不要過多地強調(diào)閱讀的成績,我們的目的是要在閱讀中積累。
閱讀是一種積累,也是一門藝術(shù)。真正落實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閱讀的世界中去博覽群書、翻閱工具書、探索、去思考、去討論、去爭辯、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那么就讓我們的學生在閱讀中學會積累,在積累中學會創(chuàng)新。還孩子們一個自由、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孩子們在閱讀的天空里自由翱翔,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