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光
摘要: 眾所周知,高中物理課程具有相對較強的邏輯性,而且很多內容比較抽象,這對學生學習造成很大困擾,特別是涉及到的光學、力學、電廠磁學以及機械運動等。但是,學好高中物理是培養相關人才的必經之路,鑒于此,對高中物理教學時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有必要。
關鍵詞: 高中物理;解題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實施,高中物理教學被給予了更多的關注,特別是其綜合性強、涉及知識面廣且知識量大,所以這對學生的基礎鞥哪里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物理學科也是為上大學打好基礎,而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是學好物理的關鍵因素,特別是高中物理知識當中的光學、力學、電廠磁學以及機械運動等,都和日常生活聯系緊密,不但需要學生的解題能力,更需要學生的觀察能力。
一、高中物理學科特征和學習方法概述
(一)高中物理學科特征
總的來說,高中物理學科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具有極強的系統性和邏輯性,要求學生要具備良好的解題能力,同時對物理的實際規律和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是就當前教學形勢而言,高中物理教學模式仍然采用傳統的師講生聽、理論基礎、物理概念、建立學生思維等方式教學,這對很多基礎差的學生不利,加上初中和高中物理知識聯系差距比較大,使得很多高中學生從一開始就沒有打好基礎。高中物理知識應該摒棄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新的教學理念,唯有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才能確保物理教學不脫離實際,以此讓學生的基礎思維和抽象思維得到提升,進而讓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
(二)高中物理學科學習方法
高中物理學科不但和初中物理知識差距大,而且其涉及到的知識更多、更深,同時具有很強的綜合性,這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難題,經常會出現教學教學效率不高,而且學生理解不好的情況,這就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解題能力,導致課堂教學效率提不起來,沒有收到應有的學習效果。根據這些問題,高中物理教學應該從最基礎的理論記憶做起,積累各式的物理題型,把各個章節的內容綜合起來,尤其抓重點。通過堅持日常解題積累,從而掌握不同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并進一步分類整理,使自己能夠理解更全面系統。
不僅如此,高中物理的綜合性和統一性也是解題能力培養的體現。在實際物理教學過程中,教授學生解題要依據內容和知識點的不同來逐個分解物理題型,通過不同的內容,找出不同的解題思路和突破口,進而利用學到的知識點解決問題。這需要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把物理基礎打好,能夠把學到的物理知識和實際解題聯系起來,促進自己的解題能力的提升。另外,高中學生不能僅在課堂上學習物理知識,更要把課堂延伸到課外,不斷積累日常學習,從一開始簡單到復雜緊密聯系,最終使自己物理解題能力提高。
二、高中物理解題能力的培養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在學生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充分激發學生自身物理學習的興趣,才能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自身好奇與探索欲望的趨勢,促使學生在物理廣闊的空間中進行徜徉,對于營造良好的物理教育與學習氛圍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2]。為此,高中物理教師,需要營造生動形象的物理教育環境,將物理教育中的物理概念進行拆解,并與生活中常見的實例進行對比與結合,例如在講解牛頓第二定律中的的加速度概念時,教師可以借助豐富的實驗器材,在課堂中為學生活靈活現的展現這一概念的具體含義,加深學生對這一基礎概念的印象與理解。具體實驗設置如圖1所示:
并且,在實驗進行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試驗過程的組織與搭建,鼓勵學生在錯誤中進行學習,并通過這一過程是學生能感同身受在物理概念產生之前科學家的辛勤勞作。同時,教師可以在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然后做出自己對公式的推導,進而推導出這個實驗定律,使學生通過自身的理解與思考能力,來首先解決這一公式的推導過程。
(二)掌握學習規律簡化運算過程
物理的學習需要有較強的邏輯能力。邏輯能力的有效培養需要建立在牢固的基礎概念理解之上。所以,在物理的學習過程當中,需要牢牢掌握物理的運算規律,明白大道至簡的含義,無論物理題目多么高深,都存在萬變不理其中的解題原理,只有在基礎概念鞏固的基礎之上,才能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更上一層樓。然后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首先要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只有通過認真的解讀題干中的具體要素、數值與邏輯,明確題干中的已知條件、未知條件,然后將已知條件與位置條件進行連接,通過使用示意圖與草圖的方式進行邏輯梳理,使物理解題過程條理清晰,順理成章的得到物理的爭取答案。
(三)整合知識點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物理的概念、原則來源于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所以,為了全面高效的掌握系統的物理知識,需要多觀察周圍的物理事件,從實踐觀察中培養嚴謹科學的物理觀念,形成理論與系統相結合的物理知識系統。并且,在物理問題種類與形式較為復雜,如果沒有深厚的理論基礎,會產生“只在此山中”的錯亂迷茫的感覺。所以,在物理解題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需要設置需要累積具有一定深度、一定范圍的知識結構。并且,學習在物理考試題目的實際上要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所思所想,使學生能在生動的案例中,激活沉睡的物理知識概念,促進學生將知識點進行科學的整合與疏理,建立完善的知識網絡,將物理難題一網打盡,不但切實提高自身物理解題過程中的邏輯能力,還能有效建立物理學習的自我肯定。
(四)掌握科學的解題方式
高中物理教學既要培養學生掌握理論基礎,又要掌握科學的解題方式,這樣才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很多學生在實際解題的時候沒有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這就導致解題能力遲遲不見提高,所以,需要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能夠準確的對題目的內容進行分析,通過給出的已知條件,來快速找準解題方向。同時,這需要學生扎實的基礎知識做支撐,只有邏輯思維正確,那么學生解題方法才會有效。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不僅是客觀教學要求,而且是學生長遠發展的基礎,這就需要從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掌握科學的解題方式上多下功夫,以此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成才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周敏.抓住思維特點,提升解題實效——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4):124
[2]王運兵.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學生解題能力培養探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6(04):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