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高新玲
摘要:微課是通過網絡傳播進行遠程教學的模式,是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一種平臺。在民辦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運用微課方式,能夠在課余時間學習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起到推動民辦教育中體育教學多維度發展的作用。
關鍵詞:微課;民辦教育;體育發展
微課是通過網絡傳播進行遠程教學的一種模式,是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一種平臺,2011年被國內專家學者首次提出以后,迅速在國內教育行業領域廣泛傳播。它以其“主題精簡,內容精湛,交互性強,應用寬廣”等特點優越于傳統網絡信息教學形式,從而受到教育行業的普遍認可,進而于2012年底陸續在國內各級各類教學大賽中舉辦微課比賽。民辦高校體育課程不斷發展過程中,需要創新和改革。微課方式的出現將推動民辦高校體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在微課視域下研究民辦高校體育課程的發展歷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微課概述
微課(micro lecture)是以通過網絡視頻進行教學的一種手段,根據學期教學進度、任務和要求來制定,教師通過視頻講解和演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重、難點從而開展與學生之間教與學的互動過程。
通過微課教學內容,指導自己學習,從老師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因此,微課作為一種不受時空限制的教學手段,具有更快捷且高效的多種優勢,非常適合應用于現代教學中,可通過視頻中暫停、重復、返回等功能重點觀看學生個體所需要學習的內容,利用一切可運用的課余時間段反復強化重、難點,從而促使學生學習目的具有明確性。
二、微課在體育課程中的優勢
體育課程作為民辦高校的必修課程一種,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場地、天氣、個人身體情況等因素的制約,隨著學校課程的改革,體育課不僅僅只是簡單的上課鍛煉身體,而是一種對生活理念的感悟,一種鍛煉自身體魄方法的傳授,對今后的工作、學習能夠產生長效影響的課程。通過體育課程的開設不僅要達到鍛煉的目的,也要讓學生更高層次了解“終身體育”的內涵和意義。
體育課程主要以實踐課為主大多在室外進行,有的同學因自身原因可能在課前學習的動作課后便忘記了,要等到下一節課方能向老師同學求助,不利于學生的連貫性學習。但微課可以直觀呈現、慢動作分解技術要領;教師在網上進行單個指導糾正;更便于教學信息資源的傳播與共享,并在應用中不斷完善和優化。平時上課過程中一個教師所要面對的是幾十個學生在一起的群體,教學以傳授運動技能為主要目標,在課堂整體性為主的情況下容易對個體差異關注有所欠缺,而微課可以面向一切可觀看的學習者,學習具有個體獨特性與自主性,在智能手機普及化的今天,便利化的微課學習可使學生利用一切可觀看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強化學習,與平時上課相結合,更快的掌握運動技能知識點。
微課的出現沖擊了現有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形式與方法在微課的比較下,凸顯出其形式單一、連貫性不足,不能及時給予學生重復性指導等缺點,無法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微課的出現及時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缺失,在發展民辦高校體育特色課程與熱門競賽項目的道路上,將微課植入體育課程中具有歷史轉折性重要意義。
三、微課效應在民辦高校體育課程中影響
1.實用性。民辦高校的發展更注重實用性,大學體育課程多數是實踐性課程,因此民辦高校的體育課程更加注重對學生身體的鍛煉性。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學習過程中需調動大腦與身體肌肉同時工作,傳統教學是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這個過程學生注意力不高,被動消極;但是微課可以把動作的抽象性變的具體化,通過視頻教學設計更加具體直觀展現在學生面前。最大程度的讓學生從視覺與聽覺上更加豐富直觀的接受動作路線演示,加強體育教學的課外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2.促進性。現存的體育課程狀況是學生下課后僅靠大腦殘存記憶對體育動作進行回憶性復習,而微課的出現可以更好的滿足學生對體育動作的個性化復習,并且學生在學習過程可隨時暫停,增強學習的趣味性且更加直觀易懂,隨著數碼產品的普及使用與無線網絡的全面覆蓋,更方便學生微課的在線學習與移動學習,促進學生體育課程中技術動作更直觀查漏補缺,更好的鞏固復習。原有的體育理論課堂一直讓學生感覺枯燥難以消化,許多運動專業術語讓學生混淆,微課的出現使教師與學生在面對這一問題時都迎刃而解,教師可在運動專業術語出現同時結合生活日常相關動作配以圖文制作微課程,形象生動的畫面文字可使學生更貼切的理解運動術語。
3.革新性。在日常教學中對體育運動的精神和理念的傳授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任課教師只能在實踐教學的間隙,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理念深化、促進養生、意識培養、品格塑造等的傳授,而這些內容恰恰是學生應該終身受益的部分,而對于體育運動所要弘揚的團隊拼搏的精神、集體榮譽感、學校榮譽感、國家榮譽感的品質,互相幫助、努力進取的信念,卻需要通過傳播工具比如視頻進行深刻的發揚,這些理念通過微課交予給學生會得到更好的效果。同時可及時革新教學資源,使學生及時接收最新前沿運動資訊,與時俱進的保持最新運動觀點。微課的革新性使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學資源時刻保持一定的前瞻性與先進性。
四、小結
信息時代的高速期,微課將帶給高校師生更快更新的學習模式,民辦高校體育課程的發展離不開微課的深入開發與應用,而微課的應用將推動民辦高校體育課程發展更快前進,因此更好的研究微課即是更好的推動高校體育課程發展。開發微課的過程即是一個學習的工程,更是一個推動體育課程發展前進的過程,因此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應在不斷學習中開發新型教學模式,在探索中尋求突破。
參考文獻:
[1]唐艷;唐軍.“微課”:高校體育課教育資源建設新途徑[J].軟件導刊,2014.13(06):167-168.
[2]朱虹.堅持應用導向 推進教育信息化[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4:3-7.
[3]張曉東.利用微課促進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J].林區建設,2015.11:100-101.
[4]孫成林;楊甲睿.普通高校體育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2017.5:36-45.
[5]李蔚.高校體育課程發展趨勢與改革方向研究,2008.2:106-108.
作者簡介:汪洋(1982-),男,安徽淮北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運動訓練
高新玲( 1980-),女,安徽利辛人,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