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
摘要:隨著就業市場競爭的加劇,中職生的就業難度增加。中職學校教育中讓學生制定一個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成為各個中職學校必須完成的任務。學生有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明確學生的就業方向,也就提高了學生就業質量。本文就如何做好中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做了探討。
關鍵字:職業生涯規劃;社會實踐;中職生;就業
一、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近些年中職學校畢業生保持著較高就業率,但對中職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分析卻發現其就業質量并不理想。許多中職生走出校門后、走向社會后往往面臨“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曾有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反映,在社會招聘會上基本找不到合適工作。低端職位如工廠操作工與所學專業不對口,且工作辛苦、技術含量低,工作性質與農民工無異;較理想的職位如淘寶美工、電腦公司技術員要求專業技能熟練具備上崗能力,剛畢業的中職生難以勝任。究其原因,除了高校擴招帶來的向下的就業壓力外,中職生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也是造成就業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中職生在專業選擇、就業定位和職業上升規劃中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和被動性,很多學生入學時對未來的職業缺少規劃,不知道將來能從事何種工作,在學習時缺乏動力。中職學校的生源大部分是初中畢業生,大部分是來自農村,他們通常只有十五六歲,心智遠未成熟,對社會缺乏真實的了解,對中職學校的學習和未來出路并不清楚。很多中職生在選擇就讀職業學校時并非出于自覺自愿,而是無奈之舉。進入中職學校后在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方面的欠缺導致沒有明確學習的目標,沒有強烈的學習愿望,對自己所學專業缺乏認識,不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方向。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學生明確未來職業方向,有意識培養自己的職業專長和素質,成為中職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職業生涯規劃的定義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職業生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歷程,是追求自我實現價值的重要人生階段,如何安排幾十年的職業生涯,讓人生的工作階段更加高效需要對所選擇的職業和工作的職業經歷進行有系統的長遠規劃。
三、做好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對策
第一,引導學生認識自己,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中職生在求職困難有很多因素,從自身來說選擇職業時定位不清、目標不明,往往造成求職困難。因為沒有清晰的定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專業知識和技能不能滿足崗位需求,進入職場后難以持續積累經驗,缺乏核心能力,就業競爭力弱,造成在求職市場的無所適從。所以從新生入學時,學校就應當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思考,讓學生認識到自己作為中職學生的定位,和通過三年學習中職畢業生即將從事的職業內容,根據學生自身條件和興趣明確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
第二,幫助學生制定初步職業生涯規劃。
學生入學后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基本掌握了基礎課程,在第二學期教師根據學生興趣和自身條件初步指定的職業生涯規劃,明確自己將來想要從事的工作志愿,指導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發展的專業實訓課程和專業指導老師進入不同的專業工作室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進行針對性學習。在工作室的學習中專業課任課教師發揮指導作用,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適時展開職業生涯課程,輔導學生認識職業生活的技能需求,逐步在課堂學習和實訓中掌握這些技能。
第三,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進行職業生涯實踐。
社會實踐是中職生教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工作技能不可缺少的環節,中職學生的社會實踐不僅有畢業前的實習,還包括在校學習期間的頂崗實習、兼職、短期工、參觀見習和就業調查等多種方式,貫穿中職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中職畢業生生從事的工作性質以操作工類為主,更需要中職生具備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社會實踐是學生融入社會、適應就業需要的重要渠道,增強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為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體驗工作環境,了解社會對中職畢業人才的需求是學生驗證自己職業生涯規劃的最好方式。通過社會實踐了解了自己所擅長的工作和工作中缺乏的技能,反過來在學校學習中可以有更明確的學習目的,促進了學習的效果。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有了更清楚的認識,能做出更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學校應當有計劃的為學生規劃社會實踐,拓展學生的社會實踐渠道,創造社會實踐機會。
第四,依托技能大賽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技能大賽是檢驗中職中專類學校教學水品和學生技能的舞臺。除了日常學習外,備戰技能大賽的專業輔導更具難度和專業性,更貼近學生在將來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通過參加不同種類的技能大賽學生能夠使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得到很大提高。在技能大賽的輔導過程中,需要教師引入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作為競賽題目,讓學生以一個職場人的定位來解決這些問題。如一些難度較大的開放性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將是一個技能得到提升、學習能力得到加強的過程,學生不僅學習到了技能方法,更學習到如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時將對自己將來工作中將要遇到的難題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更清楚自己的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套路。此外,在技能大賽上獲獎的學生說明自己是中職生中的佼佼者,更容易得到招聘企業的青睞。
目前中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普遍存在著對職業生涯規劃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在學生入學開始就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通過學生的社會實踐針對職業目標了解差距,調整學習的方向的方法。不論在課堂學習還是在實踐中時刻提醒學生將來準備從事的職業,要求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調整自己適應職業生涯。
參考文獻:
[1]潘雪梅,職業生涯規劃在中等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J],當代教育論叢,2015年(07)。
[2]陳瑛,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01)。
[3]施雨,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 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