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鳥兒在風中歌唱》是通過擬人的手法創作而出的一首歌曲,歌曲以鳥兒的角度描述人類對自然造成的破壞,從而呼吁人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诖耍疚木退囆g歌曲《鳥兒在風中歌唱》的鑒賞進行深入探究,通過對《鳥兒在風中歌唱》歌曲內容、曲式特點、藝術渲染力和演唱技巧的分析,展現《鳥兒在風中歌唱》這首歌深刻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藝術歌曲;《鳥兒在風中歌唱》;情感升華
引言:《鳥兒在風中歌唱》是由作曲家劉聰作曲,樊孝斌作詞的一首優秀的藝術歌曲,主要以擬人的手法展現鳥兒失去家鄉悲涼彷徨的思想情感,展現出人類的肆意破壞給自然帶來的危害,表現出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環保主題。這首歌曲無論是旋律還是歌詞都具有極強的藝術鑒賞力,是中國藝術歌曲發展進步的深刻體現,因此對《鳥兒在風中歌唱》的鑒賞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鳥兒在風中歌唱》的歌曲內容
鑒賞《鳥兒在風中歌唱》這首歌,首先從歌曲的內容開始分析。這首歌曲展現出的是保衛自然、愛護家園的主體,主要將鳥兒進行擬人化的處理,通過展現鳥兒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活動來表達歌曲的內涵和意義。首先,這首歌曲的歌詞十分優美,具有極強的藝術渲染力。歌曲描述的是一只盤旋在孤寂山崗的小鳥在凄涼的歌唱,由于獵人的大肆捕獵是鳥兒時刻都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使它失去賴以生存的家園。它沒有親人,沒有愛人,雖然極度的想回到家鄉,去發現無家可歸,表現出深切的悲涼之情。鳥兒在風中歌唱的不僅是自身悲涼的生世,更是對人類惡行的控訴。歌曲最后反復唱到“有人能把它帶回故鄉”,表現出鳥兒的迷茫和無助,也是對人類良心的呼喚[1]。其次,這首歌曲的鋼琴伴奏具有極強的藝術渲染力。對一首藝術歌曲而言,伴奏和歌詞同樣重要,一首成功的伴奏能夠對歌詞起到重要的升華和烘托作用。這首歌曲的鋼琴伴奏充分表現出鳥兒失去家園、無處可歸的悲涼和無助,將歌詞中的畫面進行直觀的體現,使哀傷憂郁的情感如波濤拍案一般緩緩而至,直擊聆聽著的心靈。
二、《鳥兒在風中歌唱》的曲式特點
(一)前奏
《鳥兒在風中歌唱》這首歌曲的曲式具有靈活多變的特點,在和聲方面采用獨特的音樂技巧,使音樂與歌詞完美的融為一體。這首歌曲整體采用F小調,為單三部曲式,但是帶有不完全再現的特點,通過音樂與歌詞的重合表現出深刻的思想情感[2]。前奏部分的曲式特點為左右手鋼琴伴奏的相互配合,在左手緩慢進入節奏的基礎上與右手進行填空手法的互補,從而在前奏部分塑造出悲涼孤寂的藝術氛圍,勾勒出一只盤旋在山崗不知去處的鳥兒形象,開始部分為連續的四小結,緊接著左右手用與之前相同的曲式進行彈奏,但是音高卻與之前相隔八度,主要目的是增添樂曲在聽覺上的沉重感,通過時強時弱的演奏技巧展現鳥兒面對被破壞的家園無所適從的思想情感,表現出鳥兒悲傷凄涼的情感,呼應開始部分四小結中塑造的孤寂凄涼的景象,加深聆聽著對鳥兒情感的共鳴。
第一樂段
在第一樂段中,這首歌曲的歌詞描繪出一個令人揪心的場景。鳥兒看到自己的新娘關在村莊的籠子中,但是它卻無法將愛人救出來,因為獵人的獵槍正對著它,它隨時面臨著死亡的威脅。愛人被抓、家鄉被毀、獵人的獵槍這一系類事件讓鳥兒感到無法接受,只能悲傷的在風中鳴叫著。第一樂段的曲式依然采用與開始部分相同的伴奏方法,主要營造鳥兒悲涼、孤寂、絕望、無助的思想情感,當鳥兒看到一幕幕令人揪心的場景時,伴奏的音型也發生相應的改變,左手伴音下行,而右手采用和弦形式進行左右手伴奏的呼應,渲染出歌詞中戲劇性的悲劇場景,而音調也隨著情感的生化上升到整首歌曲的最高音bA,使第一樂段的思想情感達到一個高潮。隨著歌曲歌詞內容的逐漸延伸,鳥兒陷入到痛快的最深處,在天空中悲傷的回旋著、鳴叫著,控訴著自己身邊發生的一切,這時的伴奏手法與之前開始時的四小結產生呼應,加重伴奏的厚重感,加強演奏時的力度,使鳥兒的控訴顯得更為真切有力。
間奏
間奏部分在承接前面鋼琴演奏的基礎上加入一些新的素材,主要為下面的故事做好鋪墊,將第一樂段與第二樂段進行完美的連接,使音樂伴奏與歌曲的歌詞內容產生更為深刻的共鳴。
第二樂段
第二樂段的音樂材料主要承接音樂中的間奏部分,在和弦的基礎上加深樂曲的厚重感,并且利用三連音來表現歌曲中鳥兒急迫而又無助的思想情感,使音樂更加富有節奏感,從而將鳥兒悲涼、孤寂、絕望、無助的思想情感渲染到極致。在歌曲的歌詞中采用“啊”的演唱方法,伴奏中帶有散拍的節奏特點,演奏時由強到弱,體現出一種嘆息的戲劇性場景,模擬鳥兒在控訴后轉為無力的狀態,而后面伴奏中又采用由弱及強進行反復的曲式特點,反映出鳥兒在無助的情況下進行的心理掙扎。
第三樂段
第三樂段最典型的曲式特點是變化再現,所應用的音樂素材來源于第一樂段,而伴奏音型來源于第二樂段。在第三樂段的歌詞中重復著“有誰能把它帶回故鄉”,在音高上逐步升高,達到第三樂段的最高音,并且在和弦的基礎上再次加深樂曲的厚重感,,使樂曲對情感的渲染力達到一個極致。如果說歌曲的前部分主要鳥兒的情感是壓抑隱忍的,那么最后部分的情感則是爆發式的吶喊,深刻控訴著人類的殘忍和罪惡,將歌曲的思想情感表現到極致。
三、《鳥兒在風中歌唱》的演唱技巧分析
《鳥兒在風中歌唱》這首歌整體的情感色彩比較悲涼,以敘事的形式演唱出歌詞中具有戲劇性的場景和故事情節,演唱者在演唱時首先要重視對鳥兒叫聲的模仿,將自我融入到歌曲之中,化作歌曲中悲傷無助的鳥兒,對悲慘的生世進行描述,控訴人們罪惡的行為,從而達到呼吁人們保護環境、愛護生態家園的思想主題[3]。其次,演唱者要對演唱時節奏的強弱進行熟練的掌握。
結論:綜上所述,鑒賞藝術歌曲《鳥兒在風中歌唱》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過對《鳥兒在風中歌唱》歌曲內容、曲式特點、藝術渲染力和演唱技巧的分析,展現《鳥兒在風中歌唱》這首歌深刻的藝術魅力。研究可得,《鳥兒在風中歌唱》完美結合了中國民族傳統韻味和西方現代音樂創作手法,淋漓盡致地表現出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深刻主題。希望本文可以為研究藝術歌曲《鳥兒在風中歌唱》的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朱影.賞析藝術歌曲《鳥兒在風中歌唱》[J].藝術評鑒,2016,(14):7-9
[2]劉平.劉聰聲樂作品的創作特點及演唱處理——以《鳥兒在風中歌唱》為例[J].音樂時空,2016,(07):65-66
作者簡介:孫文川, 女, 1999年生, 遼寧省大連市人, 漢族, 本科在讀, 研究方向:美聲唱法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