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婧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已經成為經濟工作中的重點。在產業轉型升級中,大量勞動力主動或被動地離開熟悉的工作崗位進入到新興行業和崗位中,這一轉崗過程需要政府和行業企業的支持和幫助。本文在分析近幾年河北省產業轉型升級和職工安置情況的基礎上,提出產業轉型升級中勞動力轉崗培訓的對策與實施建議。
關鍵詞:產業結構 轉型升級 轉崗培訓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b)-0218-02
河北省自2013年啟動去產能“6643工程”以來,大量減壓鋼鐵、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等產業的產能,以其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根本之策。與此同時,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裝備制造業超過鋼鐵工業位居7大主要工業首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在此過程中,大量崗位升級或消失,職工被迫離開工作崗位。對勞動力進行轉崗培訓,實現勞動力的平穩分流和妥善安置,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前提條件,也是事關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的關鍵因素。
1 產業轉型升級的定義
產業轉型升級,也就是產業結構高級化,即向更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發展。從低附加值轉向高附加值升級,從高能耗高污染轉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級,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升級。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是技術進步,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進和創新,建立屬于自己的技術體系。
2 河北省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與職工安置情況
通過深度整頓和調整,河北省裝備制造業超過鋼鐵工業成為支柱產業,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快速增長,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去產能方面,河北省與國家簽訂的“6643”目標任務全部提前超額完成。截至2017年9月,全省累計壓減煉鋼產能6993萬t、煉鐵產能6442萬t,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量削減4169萬t;截至2017年10月,全省累計壓減水泥產能6718.5萬t、平板玻璃產能6406萬重量箱。2017年12月,保定市率先成為河北省設區市中第一個“無鋼市”,張家口、廊坊也將在2020年前成為“無鋼市”。根據河北省政府辦公廳信息公開專欄顯示,2017年全年鋼鐵、玻璃、冶金等行業產能減量、置換方案14個,鋼鐵產能指標轉讓3個。
與此同時,河北省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三補一降”援企穩崗政策、《關于使用失業保險金援企穩崗的意見》《關于做好產業結構調整涉及企業職工安置分流和再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做好援企穩崗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失業保險支持企業穩定崗位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做好去產能企業職工安置工作的若干意見》《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落實產業結構調整中職工安置問題。2016年,全省93家企業共計58249名去產能職業工人需要安置,已妥善安置57785人,安置率達99%。2017年前三季度,36家去產能鋼鐵企業擬分流的37504名職工已全部得到安置。
3 產業轉型升級中勞動力轉崗培訓的對策與實施建議
3.1 政府出臺政策,積極引導勞動力就業
政府在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中勞動力轉崗培訓方面起到重要的主導作用,除了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外,還要提供資金支持、失業保險支持、創業支持和培訓支持。
資金支持是實現勞動力轉崗培訓成功的基本保障,其他所有類型的支持都以資金支持為前提。專項資金必須落實到位,真正用于安置轉崗職工和勞動力轉崗培訓中。企業職工可能出現離崗甚至失業的風險,失業保險作為最后的保障,要按時足額發放職工失業保險金[2]。同時,向企業提供穩崗補貼用于職工生活補助、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相關支出。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強化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3]。創業主體可以是轉崗職工也可以是返鄉農民工。要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提供良好的就業環境,特別是在職工轉崗培訓和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方面,使他們能夠通過培訓適應崗位工作的需求。可以圍繞市場需求開展訂單培訓和定向培訓,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技術改造新開項目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圍繞返鄉創業組織開展創業培訓。培訓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培訓時間可以根據培訓人員情況適當調整。
3.2 行業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鼓勵職工參加轉崗培訓
在完成去產能和產業結構轉型的過程中,行業企業要根據自身經濟狀況,參與職工的轉崗培訓工作。通過轉崗培訓,職工獲得適應新崗位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利于行業企業的發展。對于沒有合適崗位而離開工作崗位的職工,若行業企業可以內部消化的,比如因產業結構升級原崗位對職工技能要求提高的,就要鼓勵職工參加轉崗培訓。鼓勵方式可以是職工帶薪參加轉崗培訓、享受原崗位福利等。若行業企業不能內部消化的,比如去產能后該企業停產的,除了按照法律法規的步驟解除勞動合同并支付給職工生活費外,還要聯系政府或培訓部門,為這些職工的轉崗培訓出謀劃策,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3.3 高職院校發揮自身優勢,主動承擔轉崗培訓工作
高職院校在產業轉型升級中勞動力轉崗培訓問題上,要做好橋梁、紐帶,加大科研成果轉化力度;重視培訓工作,建立與政府、企業緊密的合作關系;對接社會需求,創新培訓模式,創建培訓品牌;加強專業建設,組建培訓團隊,提升培訓質量,主動承擔起產業轉型升級中勞動力轉崗培訓工作。
3.4 社會培訓機構作為補充,豐富轉崗培訓內容
目前,社會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數量繁多,培訓內容多樣,但魚龍混雜,收費偏高。政府或企業可以選擇其中培訓水平較高、口碑較好的培訓機構參與到勞動力轉崗培訓中來,作為政府和高校培訓的補充。比如美容美發、化妝美甲、育嬰師、廚師、面點師、汽修等行業培訓。
3.5 個人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類型的轉崗培訓
根據河北省鋼鐵行業分流職工安置問題調查,勞動力男性占比70%,40歲以下占比61.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55.5%,初級工及以下職稱占64.3%,缺乏專業技能和技能單一是再就業主要障礙的占97.3%[5]。由于產業結構調整而返鄉的農民工,較其他農民觀念更新、勞動技能水平較高,返鄉后創業的意愿較高[6]。這些勞動力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政府和企業就業指導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形式和培訓內容,使轉崗培訓有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政府、高職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要提供不同類型的培訓形式供勞動力選擇。
參考文獻
[1] 宋鳳軒,耿立民,楊文杰.化解過剩產能與經濟下行雙重壓力下促進河北省失業人員再就業的對策[J].經濟研究參考,2015(63):55-58.
[2] 韓國高.供給側改革下我國去產能的現狀、挑戰與對策分析[J].科技促進發展,2016(5):603-608.
[3] 賀國帥.河北省勞動力與產業轉型升級現狀及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2(13):44-45.
[4] 張繼方.產業結構調整中企業職工轉崗問題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17):149.
[5] 蒙玉玲,董曉宏.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與職工安置協同推進路徑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河北學刊,2015(3):215-218.
[6] 莊志浩.對教育提升返鄉農民工創業能力的研究[J].成人教育,2016,36(4):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