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范磊 紀進
【摘 要】目的:探討研究時間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臨床作用分析。方法:選取2017年4月-12月來我院治療的1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按照入院治療的奇偶次序平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各50例,常規組給予常規的健康宣教,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配合心理護理、入院護理等時間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常規組,積極因素較常規護理組具有明顯的差異,P<0.05。結論:將時間護理運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因此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意義。
【關鍵詞】時間護理;精神分裂癥;健康教育;臨床作用
【中圖分類號】R68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1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精神疾病,病程遷延,復發率較高。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病情的認知、改變患者的不良行為,對促進患者的康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本文探討了將時間護理運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其臨床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12月來我院治療的1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中的相關標準,征得了患者及患者家屬的同意并簽訂同意書。按照入院治療的奇偶次序平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各50例,常規組男女比例為27:23,年齡28-64歲,平均年齡(46.2±2.4)歲,實驗組男女比例為27:23,年齡為28-64歲,平均年齡(46.1±2.8)歲,兩組患者的年齡和病程等基本信息均相似,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實驗組在此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配合時間護理干預。主要內容有:①入院指導,在患者入院時引導患者熟悉病房環境、認識醫生和護理人員,幫助患者能夠快速融入到醫院環境中。并及時對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進行糾正,規范患者的日常飲食及睡眠等[2]。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當根據患者的家庭狀況、社會經歷等情況與患者進行交流,引導患者舒緩內心的不良情緒、保持一個輕松愉悅的心情。③針對性宣教,在患者住院期間應當根據患者的生活背景,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宣教,通過多媒體、宣傳冊等方式對患者進行衛生常識教育,使患者能夠樹立正確的健康知識觀念。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擬訂相關健康知識問卷對患者的健康知識程度進行調查,分為良好、合格及不合格。擬定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讓兩組患者打分,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90-100分)、較滿意(61-89分)、不滿意(60分以下)。
1.4 統計學分析 本組采用SPSS22.0對所收集到的患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均以n(%)表示,行卡方檢驗。統計值有統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參照P≤0.05。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
實驗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
3 討論
時間護理指的是依據患者的身體特性,循序漸進的進行交流教育,幫助患者增強意志力,更好的認知事物。應用于精神分裂征健康宣教中,能夠幫助患者重新建立生活能力。因此,本文研究了時間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臨床作用。
根據上文多種護理方式和實驗結果,可以得知,實驗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常規組,較常規護理組具有明顯的差異,P<0.05。原因分析為:通過入院指導幫助患者熟悉病房環境,利于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心理護理引導患者能夠舒緩不良情緒,針對性宣教使得患者能夠正確的把握與疾病相關的知識和健康常識,在出院后也能夠進行良好的自我護理[3]。
總之,將時間護理運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因此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意義,值得被推廣。
參考文獻
劉曉利.時間護理理論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22):4220-4221.
殷姝斕,顧如清,劉曉麗.時間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應用的有效性研究[J].當代臨床醫刊,2017,30(06):3517-3518.
王金芳.時間護理理論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7,28(04):49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