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航 孫靖 施弘宇 張正旭
【摘 要】目的:分析在高尿酸血癥患者及痛風患者的臨床診斷當中,血尿酸指標檢測的具體效果。方法:選擇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時間段內收治的54例高尿酸血癥患者、54例痛風患者以及54例接受健康體檢的對象進行此次研究,所有研究對象都需要接受血尿酸指標檢測,對三組對象的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高尿酸血癥患者與痛風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顯高于健康體檢人群,數據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但是高尿酸血癥患者與痛風患者的這一指標對比無差異存在(P>0.05)。結論:在高尿酸血癥患者與痛風患者的診斷當中,血尿酸指標檢測的應用效果較好,該檢測方法值得在臨床當中應用。
【關鍵詞】痛風;高尿酸血癥;血尿酸;診斷;檢測
【中圖分類號】R58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2
根據臨床相關研究情況證實,伴隨目前人們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等的調整,人們攝入動物蛋白脂肪的含量明顯增加,相關的生活行為也出現了明顯改變,這樣一來,無癥狀性高尿酸血癥患者的數量也出現了增多。高尿酸血癥是目前臨床當中的危險因素之一,也是世界范圍內很多中老年男性中的常見疾病[1]。更為嚴重的是,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疾病的主要基礎,很多患有高尿酸血癥的患者,很容易發展為痛風,這對于患者而言極為不利。對于這兩類患者而言,做好早期診斷十分關鍵,我院在這兩類患者的診斷當中對其血尿酸水平進行檢測分析,收到較好的臨床反饋效果,現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時間段當中在我院接受診治的患者中分別選擇54例高尿酸血癥患者與痛風患者,在選擇相同例數的正常體檢人群進行分析。本次研究在開始之前得到了我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查通過,所有實驗對象均為自愿入組,且在入組之前閱讀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在健康體檢54例人群當中,男性為27人,女性為27人,年齡為42—70歲;高尿酸血癥患者當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齡43—72歲;痛風患者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41-73歲,三組實驗對象的基本資料在接受比較后不存在任何差異(P>0.05),因而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我院針對三組對象均進行血尿酸水平檢測,選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與相應的試劑盒進行操作,采集所有對象的清晨空腹狀態下血液為樣本,并且在1h以內將血清分離出,檢驗的方式為尿酸氧化酶-過氧化物偶聯法,具體的檢驗數據利用Au/As×Cs的方式得出相應的血尿酸濃度水平[2]。
1.3 臨床觀察指標 針對三組研究對象的血尿酸水平檢測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并作以觀察。
1.4 統計學方法 在此次研究當中,我院針對三組實驗對象的數據計算選擇SPSS21.0軟件包進行操作,若相關數據在接受比較后顯示P<0.05,則可視為存在明顯差異,反之則無任何意義。
2 結果
高尿酸血癥患者與痛風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顯高于健康體檢人群,數據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但是高尿酸血癥患者與痛風患者的這一指標對比無差異存在(P>0.05)。
3 討論
高尿酸血癥與痛風都是目前臨床當中較為常見的一類疾病,其中,高尿酸血癥可看作為痛風患者的發病基礎之一。當高尿酸血癥患者體內的尿酸結晶數量不斷增多并且達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尿酸結晶沉淀反應,這樣就很容易引發痛風,給患者帶來極為嚴重的痛苦。在臨床當中,尿酸是核酸嘌呤分解代謝的最終產物,大部分尿酸可以經過人體的腎濾過排出體外,且會被人體的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并且經人體的腎小管隨尿液排出體外。人體血液當中的尿酸量與體內的核酸分解速度、腎臟排泄功能以及所食用食物的核酸含量存在直接關系,如果人體的嘌呤代謝出現紊亂,血液當中的嘌呤濃度在8mg/dl以上,尿酸就會以鈉鹽的形式在人體的關節周圍、軟骨以及皮下組織當中出現明顯沉積,進而造成人體的關節出現較為明顯的疼痛感,皮下組織出現結節,這就是痛風病的主要癥狀[3]。
對于人體來講,尿酸的來源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分別為外源性與內源性兩方面。其中,外源性來源就是從含有大量嘌呤的蛋白食物當中而來,內源性來源就是由人體內的氨基酸以及其它分子化合物、核酸分解代謝而來。高尿酸血癥是人體內3-磷酸甘油酰脫氫酶出現了活性下降,在其糖酵解過程當中向著5-磷酸核糖等不斷轉移,進而造成人體當中的血尿酸水平明顯升高,也會造成人體血液當中出現大量的3-磷酸甘油成分,造成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的上升。人體血脂出現異常,是造成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且高尿酸血癥會造成相應的結晶在血管壁中不斷沉積,進而造成動脈內膜出現嚴重損傷,加重了動脈粥樣硬化癥狀。尿酸在超飽和的狀態之下,就會形成微結晶體而析出,并且會以痛風石的形式在人體的關節軟骨部位、腎間質以及滑膜結締組織等出現大量沉積,進而形成痛風相關的表現。我院在血尿酸水平檢測當中選擇尿酸酶-過氧化物酶偶聯法進行操作,這種檢測方法的靈敏度相對較高,且不需要進行去蛋白處理,相應的干擾物為膽紅素與維生素C,檢驗人員可以加入膽紅素氧化酶以及抗壞血酸氧化酶,可以避免檢驗受到干擾。尿酸在尿酸酶的催化之下,可以氧化生成過氧化氫等成分,檢驗人員將所產生的顏色強度與血清中尿酸的含量進行對比,并且將其與同樣處理的尿酸標準溶液進行對比,經過相應的計算可以掌握血清尿酸的具體含量。一般來講,人體高尿酸血癥的程度越嚴重,高尿酸血癥持續時間越長,患上痛風的概率就會越高,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
在此次研究當中,我院針對所選擇的三組實驗對象進行血尿酸水平檢測。在分析相應的結果之后可以看出,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要高于健康體檢人群,且相關數據在比較后存在明顯差異。但是,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在對比后不存在任何差異,從此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血尿酸水平檢測十分重要。
結語:
在臨床患有高尿酸血癥以及痛風患者的診斷方式選擇當中,針對患者的血尿酸指標進行分析十分重要,該指標的變化可以較好提示患者患病的幾率與相關情況,血尿酸水平檢測可作為此類患者臨床診斷的首要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蔣紅霞.痛風與高尿酸血癥患者血清尿酸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1):1782.
姚來雋.血尿酸檢測指導診斷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03):96-97.
李炳霞.血清尿酸的測定與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0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