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俗藝術是民眾創造的民族文化精華,是國家文化軟實力與國家形象的重要載體之一。民俗藝術跨文化傳播,能有效提升國家文化形象,有助于提升世界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度,是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年畫可以在跨文化交流中作為一種獨具魅力的文化傳播符號發揮特有的積極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充分借助并利用好孔子學院的文化平臺作用。
關鍵詞:民俗藝術;跨文化傳播;文化軟實力
全球化的過程伴隨著文化競爭的加劇,社會轉型的過程出現了多元發展的趨勢。為了回應全球文化競爭加劇的挑戰,促進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價值整合,需要充分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軟實力價值,促進傳統文化轉化為文化軟實力。重視傳統文化尤其是民俗藝術的跨文化傳播,對于提升世界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度,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提高中華民族文化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一、山東博物館在德國舉辦《多彩生活——山東楊家埠木版年畫展》的展覽概況
經過兩年多的籌備,山東博物館與德國弗萊堡大學孔子學院、紐倫堡-埃爾蘭根孔子學院分別于2016年2月25日至3月18日(弗萊堡市)、3月1日至3月31日(紐倫堡市)共同舉辦《多彩生活——山東楊家埠木版年畫展》。本次展覽的展品富有齊魯地域特色,生動展現了民風民俗和人文精神,是優秀的齊魯民間文化的圖像載體,在跨語言文化交流中具有形象、直觀、富有生活氣息的獨特魅力。本次在德國兩地與兩所孔子學院舉辦的《多彩生活——山東楊家埠木版年畫展》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顯示出德國民眾對中國優秀民間傳統文化的接納和肯定。
這個項目有特色、效果好、好操作,可以作為一個品牌展覽項目面向全球孔子學院和文化交流機構推薦。博物館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自己的優勢資源,挖掘和闡發年畫中蘊含的優秀民間傳統文化基本元素,并不斷對外傳播,對于我們建設文化強省、文化強國,提升文化軟實力,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項目有特色
楊家埠木版年畫作為中國特有的一種民間美術形式,始終保持著與人民生活廣泛而密切的聯系,它的表現手法概括性和象征性強,利用浪漫和夸張相結合來表達主旨,同時圖文并茂。它的構圖完整、飽滿;線條簡煉、挺拔;色彩鮮艷、對比強烈。內容、體裁較豐富和完備,幾乎可裝飾到民居的各個部分。
(二)展覽效果好
德漢雙語楊家埠年畫展圖錄為德國觀眾跨越語言和文化差異的障礙、更準確地理解山東木版年畫的文化價值創造了可能。兩地展覽在此基礎上制作了展覽的德文說明或德文導覽冊,有助于觀眾對山東木版年畫的深入理解和欣賞。紐倫堡市政府免費提供了展館場地和開幕式上的開幕酒會。《紐倫堡新聞報》分別于2月24日和3月2日用較大版面介紹了山東木版年畫特色和本次展覽的有關信息。可以說,兩地的年畫展都融入了當地人的日常生活,產生了良好的文化傳播效應。
(三)項目好操作
展品是參照館藏年畫收藏選用的當代年畫精品,是一種對瀕危的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意義重大但費用投入不高。兩家孔子學院都是德方院長利用到中國開會的機會把展品親自帶到德國,從而節省了高額的國際運費。可以說,辦展各方都是在想方設法用最少的錢、最多的努力去辦好這個項目,節儉辦展的理念貫穿項目活動的始終。
二、民俗藝術在跨文化傳播中形成文化軟實力的做法、經驗和認識
我國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贏得了世界眾多民族和人民的景仰。但是幾百年來國力的孱弱,使我國文化軟實力及其國際形象受到極大損傷。盡管一個世紀來中華民族的崛起帶來文化軟實力的較大提升,但作為大量國外的民眾,對中華文化藝術的了解還十分貧乏。向世界各國人民推出中華文化的瑰寶,實現傳統藝術的廣泛傳播顯得極其重要。山東博物館館藏年畫2000多幅,涵蓋清代、民國和建國后三個歷史時期山東省內各主要年畫產地和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河北武強等國內知名年畫產地的年畫作品。自2011年以來,在館內已連續舉辦年畫展6屆,每個展覽都有新看點。
(一)構建新的文化傳播符號——年畫
中國在世界文化中缺乏自己的文化符號,而年畫作為傳統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豐富的題材內容、獨特的風格樣式及傳承已久的刻繪形式,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類民俗文物,可以在跨文化交流中作為一種獨具魅力的文化傳播符號發揮特有的積極作用。
(二)充分借助并利用好孔子學院的文化平臺作用
孔子學院( 英文:Confucius Institute ),是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在世界各地設立的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與國學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截至2015年12月1日,全球134個國家(地區)建立500所孔子學院和1000個孔子課堂,分布在全球134個國家和地區。孔子學院已發展成為漢語教學推廣與中國文化傳播的全球品牌和平臺,可以充分利用展覽、學術交流等方式宣傳推廣中國優秀民間傳統文化,推動中國優秀民間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對話,讓世界了解山東,讓山東走向世界。
以年畫為代表的民俗藝術凝結和濃縮了民族精神與審美意識的精華,在弘揚民族精神與傳播民族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年畫這樣的民俗藝術推向世界,使之成為世界各民族人民認識中華民族、理解中華文化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將有助于中國文化與世界當代文明的交流與融合,進而生成巨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在文化層面上與世界各民族人民獲得溝通,贏得他們對中華文化以及中華民族的尊重和認同,推動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
作者簡介:孫芳,山東大學民俗學專業碩士畢業,現任職于山東博物館,博物館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民俗文物的保護、收藏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