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對小學生采用觀察和操作以及猜測的方式,讓其充分體驗現實生活與數學的相互關系,并培養小學生獨立探索生活與數學之間密切聯系的意識,最近幾年來,在小學的數學教育中存在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即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當遇到某些實際問題時得以用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方法來有效的解決。
關鍵詞 小學生;觀察;操作;理論知識;方法
中圖分類號:O766,O6-336,B0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1-0079-01
目前,在小學生的數學教育教學中,不僅要充分強調教育教學與生活實際要緊密相關,還要注重小學生運用數學意識的培養,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學習認識,即所學并不只是呆板的書本知識,而是可以靈活運用的知識。當學生不僅對一個數學知識得到有效的理解,還能自發性的從數學的角度去考慮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相互關聯,如果學生長期具備這種意識,那么他們一生將受益無窮。
一、充分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有效挖掘學生的天性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特別注重人類潛在智慧挖掘與開發,強調要充分發揮學生個體的主觀能動性,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教育教學中為了保證素質教育能夠落到實處,最重要的就是務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能夠主動的參與教學,并自覺的探索、思考所學知識。教育的本質是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自覺地參與各種各樣的主體的一種實踐活動。在教育教學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是老師,教學活動都會通過老師最終體現在學生的學習行為過程中。其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除教師引導之外,大多數需要自己對所學知識進行相互比較、思考方可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從而在實踐中能夠靈活運用。
仔細觀察并研究學生的年齡特點,發現兒童的認知主要發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他們的認知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習得的知識也是在積極思維中獲得的。兒童階段的邏輯思維是非常緩慢的,而數學知識則主要是鍛煉邏輯思維為主,因此要想讓兒童能夠學好數學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學生多動手的習慣,加大實操力度。除此之外,兒童天性不僅是是愛好動手,而且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心,總想問為什么。然而,數學則恰好給學生搭建了一個“玩中學,學中玩”的平臺,從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使得學生積極、自發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二、引導學生構建數學知識與實踐生活的聯系
由于生活中無處不存在數學,所以教師應當將生活中關于數學的案例導入課堂,然后拋磚引玉的引出數學知識點,從而培養學生一種認識,讓他們感受到在實際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并且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具備以下素質,第一,善于收集實踐生活中關于數學的案例;第二,能夠數學化生活中關于數學的素材;第三,善于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互轉化;如此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才能使學生深刻理解所學知識。舉個簡單的教學例子,某教師在向學生授課“圓的認識”時,首先是這樣進入課堂的,教師提問了學生一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周圍的哪些物體是圓的形狀”,學生列舉了許多例子,比如:“足球是圓的、西瓜是圓的、汽車的輪子是圓的等等”,老師又問,那么汽車的輪子為什么不做成方的呢?學生接著回答“方形的輪子很難滾動”,老師接著繼續追問“為什么很難滾動呢”,直到老師的追問使得學生很難回答,此刻老師方才正式引入課題,那么學生也會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和繼續思考。
三、培養的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還體現的是學生思維品質形成的過程,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將數學知識內化成自己知識,形成輕松的學習氛圍。數學教學就是為了達到一種目的——讓學生學以致用,能夠獨立解決實際問題,首先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然后在教學中誘導學生要帶著問題學習知識、思考問題。人們常說,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與解答的數學題數量與其數學能力并非成正比,主要是取決于學生將數學知識遷移到實際中的思維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應用知識的意識是學生學好知識的最有效的方法。
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使得所學知識更能深刻的學生內化。其中在“角的度量”課堂中,老師要求制作120°的角,通常學生是采用量角器制作出來的。基于此問題,老師提出要求,“除量角器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方法能夠制作出120°的鈍角?”接下來學生開始探索其他方法,很快有的學生就發現,借助三角尺就可以獨立繪制120°的角,如90°+30°=120°,60°+60°=120°,這些方法是學生通過自己實踐和創新得到的,所以學生擁有很高的成就感,在對老師提出的其他問題更是積極的參與回答,享受學習中的樂趣。
四、結束語
小學生數學的課堂教學在教育教學中是一場長久而又重要的攻堅戰,此時也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強化自身的專業能力、提升教學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探索和研究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實現有效提升學生數學能力的目的,促進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中能夠得到持續的進步,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德忠.培養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思考與實踐[J].教學與管理,2015(17):39-41.
[2]劉鳳萍.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的幾點思考[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5(04):73-74.
作者簡介:唐珍(1989-),女,江蘇常州,蘇州大學,中小學二級,數學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