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鋒
摘 要 要使學生理解掌握好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必須以長方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為基礎,而且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運用會為學生學習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平行四邊形;面積;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1-0195-01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的計算”第一小節的內容,是本單元的種子課。要使學生理解掌握好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必須以長方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為基礎,而且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運用會為學生學習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運用數方格、割補等方法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初步感受轉化思想;讓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創設自主、和諧的探究情境,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欲,陶冶情操。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索創新精神,感受數學知識的奇妙。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難點: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驗證猜想
1.聯系舊知,初感轉化思想
依次出示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計算面積。
生:長方形6×4.5,平行四邊形6×4.5,6×4
2.建立假設,激發探究欲望
猜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6×4.5或者6×4
師:你是怎么想的?(回答6×4.5)
生: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所以我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這樣。
師:所以你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這兩條邊相乘。還有不同的猜想嗎?
生:應該用底乘高去計算。課件出示高,6×4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而猜測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讓學生在潛意識中明確需要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p>
(二)自主探索,得到方法
借助格子圖,明確方向。
師: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到底是多少呢?其實我們有一種比較原始的,但是很實用的,什么方法?(格子圖)
把平行四邊形放進去,你能數出它的面積嗎?拿出方格紙數一數。
師:首先我們借助格子圖來研究、驗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同學上報數據(面積24,說明6×4.5是錯誤的)
你是怎么數的?(預設:按補整格的方法數)
師:現在我們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是24,那能說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就是底×高嗎?你有辦法驗證碼?請拿出剪刀,平行四邊形。
師:根據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只通過這個一個圖形,我們就可以確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嗎?
那么我們進一步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格子圖,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欲望。為后面的學習指明方向,奠定基礎。】
(三)鞏固練習,深悟轉化
練習:求下面每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引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對應底對應高。】
(四)課堂小結
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四、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第六單元多邊形面積的啟示課,是學習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的基礎。注重學生的自主動手探究,讓學生親身經歷平行四邊形的底去哪里了?高又去哪里了?將學生不同的剪拼方法展示在黑板上,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本課我試教了4個班級,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1.不要因為情景而情景,本來最開始的時候我有情景導入,地主給兩個兒子分地,引導學生比較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大小,從而引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如何計算?這樣看似很順,但是感覺有點啰嗦,所以最后選擇了直接引入。
2.抓住要點,一開始就出現平行四邊形那就需要解決所有相關的問題,對應底對應高,高怎么畫,斜邊的高怎么處理。
3.自己講得再多,不如學生自己發現,自己叫的一句話來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