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瓊丹 胡柯琴 樊均明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腎病內科,四川 瀘州 646000)
糖尿病的高血糖狀態能夠誘發腎組織血管產生炎癥病變,同時伴有顯著的血管內皮細胞改變,包括腎內血管通透性增加、小球基底膜增厚等〔1~4〕。轉化生長因子(TGF)-β/Smad與1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腎臟纖維化、腎臟的病理損傷密切相關〔5〕。齊淑芳等〔6〕證明了山楂葉總黃酮能夠通過TGF-β/Smad通路抑制1型糖尿病大鼠腎臟纖維化,減輕糖尿病腎臟所受的損害。羥甲基戊二酰輔酶(HMG-Co)A還原酶抑制劑能夠降低腎內炎癥性因子水平,從而抑制腎內炎癥反應,保護腎血管內皮細胞〔7〕。本研究旨在探討阿托伐他汀(ATO)對糖尿病大鼠腎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
1.1動物與分組 4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購自上海靈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動物生產合格證號:SCXK(滬)2013-0018,體重260~300 g,平均(281.82±11.75)g,實驗室溫度20~24℃,正常光照,自由飲食、活動,適應性飼養1 w。隨機分為A組(健康對照組),B組(糖尿病模型組),C組(健康大鼠ATO干預組),D組(糖尿病大鼠ATO干預組)各10只。
1.2試劑與設備 鏈尿佐菌素(STZ,美國sigma公司),ATO鈣片(美國輝瑞公司),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CLIA)試劑盒(武漢伊萊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動生化分析儀(ES-380,南京頤蘭貝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試劑盒(上海邦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IPA蛋白裂解液(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二喹啉甲酸(BCA)蛋白定量試劑盒(美國Thermo公司),兔抗大鼠Smad2多克隆抗體、兔抗大鼠TGF-β1單克隆抗體、兔抗大鼠GAPDH單克隆抗體(美國Santa公司),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羊抗兔二抗、生物素標記羊抗兔IgG(上海英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ECL發光液(美國Millipore公司),凝膠成像儀(美國UVP公司),分光光度計(上海奧析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其他試劑均采用國產分析純。
1.3方法
1.3.1模型制備 糖尿病組大鼠(B組與D組),隔夜禁食12 h,每24 h腹腔注射STZ(55 mg/kg),A組與C組同時腹腔注射同等劑量的生理鹽水,注射兩次。STZ處理48 h后,每只大鼠均隨機檢測2次尾靜脈血的血糖濃度,穩定高于16.7 mmol/L,表明模型建立成功。建模成功后,進行ATO干預:C組與D組將ATO鈣片溶于生理鹽水,制成0.5 mg/ml溶液,按10 mg·kg-1·d-1的劑量灌胃,持續8 w。同時,A組與B組將空白淀粉片溶于生理鹽水,制成0.5 mg/ml溶液,按10 mg·kg-1·d-1的劑量灌胃,持續8 w。
1.3.2樣本收集 ATO干預后的第1、2、4、8周,收集各組大鼠的24 h尿,檢測尿白蛋白(UAL)水平;尾靜脈采血檢測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含量。
干預8 w后,各組大鼠采用頸椎脫臼法處死。摘取腎臟,預冷的生理鹽水沖洗后,-20℃保存,左側腎組織預備用于檢測炎癥因子水平,另一側腎組織,待提取組織蛋白用于Western印跡檢測。
1.3.3生化檢查 CLIA法檢測尿中UAL含量,全自動全化分析儀檢測血清BUN、Scr含量及實驗結束時的空腹血糖值。
1.3.4ELISA檢測相關指標 ELISA檢測腎組織中白細胞介素(IL)-1β、IL-6、IL-10、前列腺素(PG)E2、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C反應蛋白(CRP)水平。上述實驗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
1.3.5Western印跡法檢測TGF-β1和Smad2蛋白表達 取各組大鼠的腎組織,加入RIPA蛋白裂解液,勻漿后,提取組織總蛋白,BCA法檢測蛋白濃度。8%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SDS-PAGE)電泳分離蛋白,采用濕轉法將蛋白轉到聚偏氟乙烯(PVDF)膜上,室溫下5%脫脂奶粉振蕩封閉1 h,TBS-T洗膜,兔抗大鼠TGF-β1多克隆抗體,兔抗大鼠Smad2多克隆抗體,兔抗大鼠GAPDH單克隆抗體,4℃孵育過夜。TBS-T洗膜,加入HRP標記的羊抗兔二抗,室溫孵育1 h,加ECL發光液進行化學發光顯影,采用凝膠成像儀對蛋白條帶進行觀察,獲取圖像,采用Image Lab軟件對圖像進行灰度分析,記錄灰度值,同時計算目的蛋白與內參蛋白的灰度比值。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0.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ANOVA)、LSD-t檢驗。
2.1各組大鼠體重和空腹血糖情況 單因方差分析顯示8 w實驗結束后,各組大鼠的體重和空腹血糖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D組大鼠體重明顯高于B組,但明顯低于A組和C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與A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B組與D組空腹血糖明顯高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D組與B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驗結束時各組大鼠體重、空腹血糖比較
1),2),3)分別為與A,B,C組比較:P<0.05,下表同
2.2各組大鼠腎組織中炎癥因子的變化 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8 w實驗結束后,各組大鼠之間的腎內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B組相比,D組大鼠腎組織中的炎癥因子(IL-1β、IL-6、IL-10、PGE2、TNF-α、CRP)水平顯著降低(P<0.05),且與A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C組大鼠腎組織中炎癥因子的水平與A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各組大鼠腎功能的變化情況 經兩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發現,各指標組間整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時間及分組與時間的交互作用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的8 w全過程中,A組與C組大鼠的腎功能各項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A組相比,B組大鼠UAL、BUN、Scr水平顯著升高(P<0.05);與C組相比,D組大鼠腎組織中UAL、BUN、Scr水平顯著升高(P<0.05)。在第1周和第2周時,D組大鼠腎組織中UAL、BUN、Scr水平與B組相對接近,實驗第4周和第8周,D組腎組織中UAL、BUN、Scr水平顯著低于B組(P<0.05),但仍明顯高于A組(P<0.05)。見表3。

表2 各組大鼠腎內炎癥性因子水平比較
2.4各組大鼠腎臟組織TGF-β1和Smad2蛋白的表達 Western印跡法結果經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各組大鼠腎臟組織TGF-β1和Smad2蛋白的表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D組腎組織中TGF-β1蛋白的相對表達水平低于B組(P<0.05),但仍然高于A組(P<0.05)。TGF-β1蛋白的相對表達水平A組與C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D組腎組織中Smad2蛋白的相對表達水平低于B組(P<0.05),但仍然高于A組(P<0.05),Smad2蛋白的相對表達水平在A組與C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圖1。

表3 各時相點大鼠的腎功能的指標變化情況
1),2),3)分別為和A,B,C組相比:P<0.05;4)為和第1周相比:P<0.05;下表同

表4 各組大鼠腎臟組織TGF-β1和Smad2蛋白相對表達量比較

圖1 各組大鼠腎臟組織TGF-β1和Smad2蛋白表達水平
研究表明,糖尿病可導致多組織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如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等,由糖尿病并發癥導致的死亡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8,9〕。糖尿病按其發病原因可大致分為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和)胰島素作用缺陷。其中I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種重要分型,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胰島β細胞被進行性破壞為特點,表現為胰島素分泌的絕對減少。廣譜抗生素STZ具有對胰島β細胞的選擇性毒性,能夠引起胰島素的絕對分泌不足,因而被廣泛用作糖尿病動物模型的誘導劑。STZ已被證實能夠穩定、高效地誘導建立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
近年來,應用非經典糖尿病藥物防治糖尿病并發癥是糖尿病研究領域的熱點。有研究認為,他汀類藥物對糖尿病患者腎臟具有保護作用〔10〕。本研究發現,ATO能夠增加糖尿病大鼠的體重,但對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并無影響。
經STZ誘導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后,腎功能受到明顯損害〔11〕,而單純ATO干預并不會影響健康大鼠的腎臟功能。從第4周開始,D組大鼠腎功能指標都較B組有所回落,提示經ATO干預后大鼠的腎臟功能有所恢復。可見ATO能夠減輕糖尿病對大鼠腎臟造成的損害〔12〕。
本研究表明ATO能夠減少糖尿病大鼠腎臟組織內炎癥性因子〔13,14〕,從而降低糖尿病腎臟中的炎癥水平,同時并不會影響到正常健康的大鼠。已有研究證實,TGF-β1/Smads信號通路參與了糖尿病腎病的病情進展過程〔15,16〕,TGF-β1過表達多會促進糖尿病腎臟纖維化的發生〔17〕。本研究提示ATO能夠選擇性抑制TGF-β1/Smads信號通路活化。本研究推測,當大鼠被STZ誘導建立起糖尿病模型后,TGF-β1/Smads信號通路活性增加,從而對腎臟造成一定的損害。當ATO干預后,由于其能夠抑制TGF-β1/Smads信號通路,糖尿病腎臟所受損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減輕。這可能也是ATO改善糖尿病大鼠腎功能的一種機制。
綜上所述,ATO能夠增加糖尿病大鼠的體重,并且不影響其空腹血糖;能夠減少糖尿病對腎臟的損害,保護腎臟,減少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單純ATO干預不會對健康大鼠造成腎臟方面的不良影響,這為今后拓展糖尿病控制、治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