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莉
摘 要 文章根據德國企業文化剖析了工匠精神的內涵,指出高職院校可以依托職業技能大賽,以技能大賽為抓手,借助大賽的平臺在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磨煉學生的“工匠精神”。并以省級重點專業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為例進行了實踐研究。
關鍵詞 工匠精神 職業技能大賽 高職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3.028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German corporate culture,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artisan spirit; points out that vocational college can rely on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s, skills competi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with the help of competition platform to enhan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ies while cultivating students' "artisan spirit". And take provincial key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for a practical study.
Keywords artisan spirit;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0 引言
培養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性人才,大力推進工匠精神的培育,已成為中國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實現“中國制造 2025”宏偉藍圖的戰略舉措。而作為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培養途徑,職業教育在重振“工匠精神”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如何培育“工匠精神”,成為了職業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德國企業文化內涵進行分析,規納出工匠精神五大特征;抓住這五大特征,依托職業技能大賽,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1 工匠精神的內涵
德國作為制造強國,從1907年的德意志制造聯盟開始,直到現在德國已經成功塑造出2400多個世界品牌,德國人精致、勤奮、理性、專注的性格,源于他們的匠人精神。這種匠人精神,其實就是一種職業精神、職業文化,它體現工人們對自己的產品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并以自己優秀的作品而自豪和驕傲的一種精神理念。其具體體現,可表現為五大特征。第一,專注精神。在德國制造業,有很多企業,規模不是很大,但實力非常強,他們幾十年專注于某一領域,力圖做到最強,比如koenig&bauer;印染壓縮機,karcher高壓吸塵器,RUD的工業用鏈都是行業的全球領袖。第二,標準主義。在德國企業,以標準為尊、標準為先。標準就是法律,尊重標準,遵守標準就像戴安全帽和遵守紅綠燈一樣自然。同樣每個產品在具體制造之前,都制訂有詳細的標準,標準要求涉及到每個環節、每個部件,力求實現零缺陷的目標。第三,精確主義。在德國,很少聽到“差不多”這樣的詞匯,不精確的話,他們不說,不精確的事,他們不做。德國人這種做事講究精確的品質也給德國的制造帶來了精密的特性。第四,完美主義。在專注精神、標準主義、精確主義的發展中,勢必產生完美主義。德國人這種追求完美,其具體工作行為表現為做事一絲不茍,做事徹底、認真。第五,秩序主義。德國秩序主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表現在時間管理上,對于他們,無論做什么事,都有程序、流程,所有的事情都是按時間流程進行推進。另一個是表現在空間上的管理,在德國,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工作中,他們的物品都是擺放井然有序。企業無需推行5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一切都在自覺之中。
2 基于職業技能大賽培養學生工匠精神
2.1 通過職業技能大賽促使各大高職院校老師和學生重視工匠精神
職業技能大賽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指揮棒,對我國職業教育、教學的改革方向,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近幾年,其競賽內容更加豐富,比賽形式更加多樣化,競賽水平也不斷提高,大賽從過去的“求會”到現在的“求精”,對教師和學生的職業素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內容、形式、評分標準表現出來的職業性、專業性、先進性、規范性,都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大賽不僅可以展現職業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也可以檢驗各大高職院校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學水平。
目前,全國大多高職院校都組織和參與了這項大賽。通過參加這項大賽,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還可以培養學生對工作嚴謹、認真負責的態度,以及對職業的認同感 、使命感和責任感,也使得各大高職院校老師在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認識到職業素養工匠精神培養的重要性。
我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是省級重點專業,從2013年開始,就參加各種技能大賽,獲取了很多獎項。究其原因,就是我院在對參賽選手進行實踐鍛煉培訓時,深入感受到職業素養工匠精神培養的重要性。在培訓初期,高職學生浮躁、急功近利,好高騖遠,對自己職業的不認可,導致在培訓中學生碰到困難,難以堅持。爭對這種情況,我們在培訓后期,加大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從學習動機上引導他們不是為求職、為獲獎而學習,而是為求知、為科學而學習的思想,培養他們對自己職業的熱愛。正所謂,心態變則態度變,態度變則行為變。學生的心態發生改變后,學生在培訓過程中再碰到困難時,都能積極去克服。
2.2 通過組織職業技能大賽使高職學生在獲取專業能力的同時提升職業素養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具有很強的“職業性”,培養的最好途徑,就是在培養職業技能的同時潛移默化注入職業精神的培養。以德國為例,在德國,沒有專門德育課程, “工匠精神”的培養是融入在教學全過程中,教學采取“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在每個教學環節中,把工匠精神的內涵“專注精神、標準主義、精確主義、完美主義、秩序主義”融入其中,力求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潛移默化培養學生工匠精神。德國的這種培養工匠精神的途徑,值得我們借鑒。
在2016 年 8 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曾表示:“廣泛開展技能競賽是加強技能人才培養選拔,促進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的重要途徑,是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大國工匠的重要手段。”可見技能大賽是培養中國年青一代能工巧匠的熔爐,我們可以依托職業技能大賽,以大賽為抓手,借助大賽的平臺磨煉學生的“工匠精神”,在對參賽選手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的同時,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以我院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2017年省賽為例。我們參加的比賽項目是“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具體項目內容是四驅小車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制作,由8個子任務構成,同時還包含電路板的檢測和維修、電路設計與印刷線路板的繪制、工藝文件編制。在接到這個比賽項目后,我們根據任務難易、學生情況制訂相應的培訓計劃,計劃詳細確定到每天必須完成的具體任務,同時也制訂了任務完成情況具體評價標準。在計劃制訂后,嚴格按照培訓計劃流程執行,任務完成情況也嚴格按照評價標準執行,若任務達不到規定標準時,要求學生反復練習直到達到相應的標準為止。在培訓的最后兩周,模擬比賽場景進行競技測試,每個任務、甚至每個工序精確到具體時間,評分也嚴格按照比賽評分標準進行打分,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標準、精確、完美。通過這一系列嚴格的培訓,不僅讓學生學有所長,也讓學生戒浮戒躁,能潛心研究學問,同時也培養他們對事情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行為習慣。
2.3 通過借鑒職業技能大賽在組織與參與過程中所取的經驗,培養學生工匠精神
以職業技能大賽為抓手,我們將職業技能大賽中對學生專業能力和工匠精神同步培養所取的經驗,應用到我們日常教學中。以應用電子專業2016級、2017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單片機應用技術”“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路設計與制版”四門核心課程為載體先行開展實踐研究,將比賽培訓項目與課程內容有機結合、采取“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抓住 “工匠精神”五大特征,制訂詳細的課程標準、實施標準、考核標準,將工匠精神的內涵“專注精神、標準主義、精確主義、完美主義、秩序主義”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同時借助信息化、數字化教學平臺,保障項目教學順利實施,使學生在獲取專業技能的同時提升職業素養。
3 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借助職業技能大賽這個平臺,將大賽組織和參與過程中對參賽學生工匠精神培養所取的實踐教學成果應用到日常教學中,使學生在獲取專業能力的同時同步提升職業素養,培養其工匠精神。
參考文獻
[1] 葛樹榮,陳俊飛.“匠人精神”6大內涵:德國制造業的成功秘訣[J].中國工人,2016(10):16-18.
[2] 陶文輝.基于工匠精神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實踐研究[J].職教論壇,2017(2):60-65.
[3] 李夢卿.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養:訴求、價值與路徑[J].教育發展與研究,2016(11):39-41.
[4] 代麗麗.基于技能大賽對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的研究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6(11):157.
[5] 梁璐莎.以職業技能大賽提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研究[J].才智,2016(24):203-204.
[6] 葉美蘭,陳桂香.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意蘊及其實現路徑的選擇[J].高教探索,2016(10):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