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宇威
[關鍵詞]教學管理;精細化;教學效果
常規管理我們要做到精細化。教學管理更是如此。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細節、重過程、重落實、重質量、重效果,教學管理講究專注地上好每一節課,在每一個細節上精益求精、力爭最佳,從而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我們應該要扎扎實實、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學、研究學生、提高質量上來。由此可見,教學管理精細化又是一種教學觀念、一種教學意識、一種認真的教學態度。加強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可從以下四方面人手。
一、精心備好每一節課
備課是上好課的基礎。備課要精心備好三點:一要備好教材。教師在上每一節課前必須要熟悉教材,明確教學要求與目的,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要考慮到在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題及解決方法,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由于英語教材更換,eec與人教版差別很大,于是我們經常一起討論,鉆研教材。在討論重難點的同時還要考慮每一個知識點講解的深度和廣度。習題也分為當堂反饋習題和易錯卷。當堂反饋主要是針對當堂講解的內容利用下課前的5分鐘進行反饋,題的設置比較基礎:易錯卷主要是預設出中考易錯點易錯題,題的難度較大。這樣就為上課做好充分的準備。二要備好學生。學生是教師的教學對象,教師要在授課前對所教學生有全面了解,如基礎知識、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運用能力。同時還要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情況,在課堂上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提問,設置的問題要有梯度。有針對性,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三要備好教學法。教師在教學前。一定要選擇好適合本節課的教學方法。并精心準備,例如,任務型教學法,講授法,分層教學法,小組合作式教學法等等。從而成功地上好每一節課。
二、精心上好每一堂課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是穩定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唯一途徑。針對我校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兩極分化的現狀,我們英語教研組提出了我校的校本化課程的研究課題——英語分層教學策略的研究。針對這個主題,我們設定的教學目標,運用的教學方法,力爭實現分層次教學,盡力充分調動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智力及情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師上課要突出“精講多練”,講到什么程度,拓展延伸到哪里,要按新課程的教育理念重新定位:突出“學生活動”,讓學生自編、自演短劇,用英語講述短小精彩的故事,孩子們不是機械的聽而是通過完成任務來體驗交流,有效地增強語感。有時還會舉行適當形式的小型競賽,培養學生比學趕超的意識。教師在課堂上多放手少說話。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習”的課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宰課堂,教師作為領路人,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
三、精心布置好每一次作業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鞏固課堂知識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通過作業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鉆研問題的能力。因此,全體教師都應該重視作業的布置和批改。那么如何布置作業呢?應該因地制宜,分層次留作業。不能出現好學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情況。一定要做到好學生吃飽,中等生吃好,學困生正好。讓所有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收獲,有信心。作業的批改要有藝術性,不要只重視批要重視改,要讓作業本上冷漠無情的紅叉變成老師認真的改正;更要重視評,往往老師在作業本上一兩句鼓勵的話語和風趣幽默的小調侃,不僅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會讓學生信心百倍。讓作業成為老師和學生,家長溝通的橋梁。
四、耐心對待每一位學困生
教師要做好提優補差工作。努力使最后一名學生都能提高成績。教師要耐心細致做好學困生的思想工作,幫助學困生樹立信心。教師每周利用課余時間,翻看學困生的檔案,了解家庭背景,尋找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抓住源頭,解決問題。通過經常與學困生進行談話,拉近與他們心與心的距離,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注,老師對他的愛。在課堂上教師對學困生要多啟發誘導,多提問他們,多檢查他們的課堂作業。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對他們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進行獎勵,讓他們找回自尊和自信。如英語教學中,應該在班級中多組織一些學生互幫組,以優秀生來帶動學困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也可以開展師徒結對子,一幫一一對紅:還可以建立微信群,在群里進行背誦單詞,朗讀課文問,背誦課文,讓學困生漸漸地張開嘴。并在第二天的英語晨讀活動中領讀單詞和課文,讓學困生多接觸英語,熟悉英語,對英語重拾信心。
我相信“細節決定成敗”。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把所有與教育教學有關的事情都做到精細化,教育無小事,處處是教育。我們面對的無數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承載著千萬家庭的希望,為了學生今后的發展,為了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們應當不遺余力,事無巨細。我想無論是教育還是教學,我們都應該精細、精心,這樣才能培養出精良的人才。讓我們都能把每一節課、每一頁習題、每一次作業精心備好,把每一個學生精心培育好,真正做到精細化,在無數個小細節中展現我們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