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笑 宋曉科
醫學生階段的職業道德培養對規范醫生行為和塑造高尚醫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本文以山西醫科大學臨床專業學生的道德素質為基礎,從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及見習實習三個方面對醫學生職業道德培養路徑從學生角度做出思考,從而對高校培養醫學生職業道德提出合理化建議。
2015年我國提出“健康中國”的發展戰略,國家衛計委編制《健康中國建設規劃(2016-2020年)》為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需要深化醫藥體制改革,勢必對醫學人才的綜合素質與職業精神提出更高要求,醫學職業精神與人文修養教育顯得更加重要。
面對這一現狀,通過調查大量山西醫科大學臨床學生對于職業道德的想法,我們從學生角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對醫學生職業道德培養路徑的思考,將課堂教學延伸到校園文化,再進一步擴展到社會實踐這三個大方面,重點放在從我們醫學生自身的角度去研究培養與塑造醫學生的職業精神方面的路徑,加強醫學生對職業精神的認知。從而為醫學院校如何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提供借鑒與參考。
(一)課堂教學
通過醫學生自我體驗的方式來理解和掌握醫學知識,可以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更為可貴的是,還能夠在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改善醫學生的心身癥狀,在學習醫學知識的同時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其中以“體驗式教學法”最為喜聞樂見?!绑w驗式教學法”就是在人文課堂上,圍繞醫學生的職業精神,對學生進行相關實踐性活動,通過情感體驗和生活體驗來實現價值認同的教學方式。這個方向的具體做法為:老師圍繞醫學生的職業精神,比如愛崗敬業,交由學生,讓其針對此課題,進行相關實踐活動。針對此課題,盡量動員所有同學,進行大量的文獻搜索,查閱資料,通過團隊合作,找出合適的實踐方式,再經過重復排練,達到身臨其境之感,然后將其完美的表現出來。最后有老師進行點評,給予學生意見。我們在校經過了兩年四個學期“形式與政策”的學習,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敬業”為起點,圍繞醫學生的職業精神為核心,經過了連續3輪的“體驗式教學法”,每輪參與者都包括了大一大二的學生,已有上萬人參與其中,同學一致認同這種模式的課堂。
(二)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方面,要充分發揮醫學院校的平臺作用,積極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高質量的校園活動,調動校園各個組織,以人文情懷、醫學生的職業精神為中心,展開學生的教育活動。校園文化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深化,是校園精神文化的動態展現載體。學校針對醫學生的職業精神,也進行了連續3年的醫學人文周活動。該活動面向全校,為期3年的活動,已有2萬多人參與其中,經過這樣一種活動,我們感受頗多,對醫學生的職業精神也有了更全新的認知。但從學生角度看一周的人文熏陶作用極其有限,我們需要持續的人文氛圍來潛移默化地影響思維方式和道德水平。開展醫學人文月,宣傳醫學生的職業精神,通過知名校友或先進人物的事跡宣傳以達到示范教育的目的;調動期刊、校報、校園廣播、學生社團團體活動、各類節日傳統慶典、開展以醫德醫風建設為主題的征文活動讓學生親自參與體會學習;建立學生醫德教育網站,利用網絡論壇、貼吧、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讓學生發表醫學相關文章或就相關話題進行討論。
(三)社會實踐
醫學生的社會實踐,就是以醫學生為中心,在老師的指引下,通過校外實習,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增強我們的職業精神的理解。社會實踐尤其見習實習方面,山東省高等醫學院校716名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進行總體統計。結果顯示醫學生對醫師職業精神和生命價值觀、醫患關系、醫療糾紛、醫療保險及醫患利益沖突有著較為良好的認知,但是仍有部分學生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處于實習期的學生表現尤為突出。正是由于在這些途徑中獲得了對理論知識更深刻的理解、獲得了對知行合一的更切身的體會以及自身能力的加強鍛煉,再聯系到現在醫學生職業精神方面的缺失,我們在課后創新性的想到了探討關于醫學生職業精神培養和塑造方面的路徑研究這個課題。對于醫學生來說,實習期間所遇到的問題不僅僅是“對不對”,更多的是“能不能”、“該不該”,這種判斷對我們的原有的價值觀、倫理觀會產生一些沖擊。因此,需要教師及時的言傳身教。所以指導我們開展醫德床邊教學實踐活動的教師,除了由醫學倫理學專任教師指導課程外,亦可以聘請醫德高尚、臨床經驗豐富的臨床醫生參與教學活動,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又注重職業精神的培養;但需要制定合適的師生比例。如果比例不合適會影響社會實踐的效果,達不到舉辦活動的目的。還可以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要求學生作好實踐相關的記錄,組織我們談心得,寫體會,加強我們對醫學生職業精神的認知。
對于學校而言,這種方法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需求為首要的教學目標,從學生的視角為高校教育提供借鑒,為醫科院校的每一個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找準醫學院校學生職業精神培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供了基礎,使職業精神的效果真正落到實處。同時,課堂教學成果與校園文化活動及社會實踐相結合,第一課堂和延伸課堂的結合,也可以更好地發揮了將醫學院校特有的職業精神對校園文化活動的思想內容方面的引領作用,更重要的是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必將為實習見習中老師如何言傳身教,學生如何身體力行提供一個更切實高效的教學模式。上述教學模式的創新對于兄弟院校如何更好的將體驗式教學法運用于學生的職業精神的培養和塑造也可以帶來有益的啟發和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