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東升
本文針對目前技工學校學生求職就業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解決技工學校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以及如何加強就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的就業指導。
當前,隨著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及就業形勢的改變,技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許多技校學生不能正確地認識自我與社會的就業現狀,心理上產生種種困惑與沖突,在求職擇業時出現了諸多消極心態,主要有如下幾種形式:
一.畢業生求職面臨的問題
1、學生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自我定位不準確。技校學生是中考的失意者。在過去的學習經歷中,學習的失敗、家長的責難、教師的輕視伴隨著他們的成長,使得他們對自己缺乏客觀正確的認識,對未來失去了應有的信心,因此,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處于得過且過的狀態,對未來感到非常茫然,更加無法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甚至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可有可無。這些因素導致學生在就業問題上存在著盲目性和從眾心理,沒有明確的就業目標,職業選擇的隨意性較強。
2、就業目標不明確。部分技校生由于沒有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因而沒有明確的就業目標,沒有把職業的的選擇和自己的人生目標聯系起來,容易受同學、家長、社會環境的影響,被動走上工作崗位,工作積極性不高,得過且過,影響了自己的前途,甚至有些畢業生主動放棄工作,賦閑在家,浪費著時間和青春,當起了啃老族。
3、盲目追求高薪職業。部分技校生沒有認識到就業形勢的嚴重性和復雜性,自我定位不準,對自己認識不足,對社會環境認識不多,參加招聘會求職時盲目追求高薪,挑三揀四,結果是屢屢碰壁,落空而歸,失去了許多就業機會。
4、“跳槽”現象嚴重。不少技校生進入企業后工作一段時間,甚至工作幾周或兩個月就“跳槽”。究其原因他們尋找就業崗位時,心急而盲目地選擇,定錯了位。工作任務繁重,工作時間長,生活環境艱苦,產生厭惡情緒。攀比思想嚴重,這山望著那山高,思想波動性大。如果工作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往往會不顧后果,選擇“跳槽”這種極端處理方式,反映出技校生適應環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較差。
二、針對畢業生求職擇業面臨問題的分析、控制和解決
針對技校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就業指導工作要想扎實、有效地進行,就要根據社會經濟形勢的變化,對不同年齡、特點的技校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同時要注意分析和調節技校生在擇業過程中存在的心理偏差,提出相應的輔導策略,即做到合理分析、有效控制,構建穩定、高效的就業指導體系,通過實施一整套輔導計劃,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控制和解決,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實際的指導過程中,應從新生入學開始到畢業,根據不同年級確立不同的教育內容、目標與方法,選擇恰當的培養方式和途徑,構建全程指導的職業生涯教育體系,讓學生在認識自我、認識專業的基礎上完成職業生涯設計。具體說從一年級開始,從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的角度,幫助學生認識專業的特點以及將來對應的職業,著重培養他們的職業意識,樹立職業理想;幫助學生認識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初步了解職業內容,了解自我,并進行職業興趣測量,確立職業目標,制定發展規劃,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能力傾向,引導他們進行自我完善和塑造,培養和發展與其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優勢。學生制定好的職業生涯規劃留底保存,建立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檔案。二年級重點引導學生進行職業興趣培養、職業個性認知、職業價值觀確立,從而幫助他們尋找職業生涯發展的方向。三年級幫助學生為實現職業目標進行有針對性的準備,在就業形勢、信息服務、政策咨詢、求職技巧、心理調適等方面進行引導,以科學的職業規劃,來解決遇到的心理困惑,指導學生轉變角色,幫助學生實現就業理想。
2、指導學生進行全面自我評估和職業需求評估。自我評估就是對自己進行科學、全面、徹底的解剖,目的就是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學生進行自我評估就是對于自我價值觀、性格、愛好、能力和氣質等方面的了解。指導老師在學生進行自我評估時要更多的從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方面著手,對學生取得的成績給予鼓勵,使學生產生成就感;開展各類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人際交往能力以及面對挑戰的勇氣,使學生了解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等。科學開展職業心理測試與訓練。通過開展智力測驗、職業興趣測驗、人格測驗、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等,幫助和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自我,不僅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動機需要、性格氣質、能力傾向等心理特征,還要辨析和認清個人的職業自我概念和職業價值觀,評估和診斷自身生涯發展和成熟狀況,以尋求最佳人職匹配。
3、全面細致地分析技校學生就業心理偏差,幫助學生察明形勢、找準自身定位,增強自信,對職業做出正確的評估,進而調整自己的擇業目標和方向。開展一些情境模擬面試活動,幫助學生增強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同時,應進行一段時間有關角色轉變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盡快調整心態,縮短角色適應周期,盡快適應就業后新社會角色。通過系列培訓,對就業心理偏差的合理分析(主要包括擇業認知偏差、擇業期望過高、擇業趨于功利、擇業動機失度、擇業技巧缺乏和擇業患得患失等)鼓勵學生采取“先就業、再擇業、再創業”的辦法,邊干邊學,不斷提高自身的社會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經驗,然后再憑借自己的努力逐步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價值。鼓勵學生樹立就業信心,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和心理適應能力,發揮自身的專長,以不斷提升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滿懷信心地推銷自己、展示自我。
綜上所述,盡管技校學生的就業之路是艱辛曲折的,但只要技校的就業指導工作精心組織、合理安排、科學控制,就會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