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赟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復合型人才是當今企事業單位對人才標準的要求。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需要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專業技較強的綜合型人才。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高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實踐教學的對策。
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技術性專業人才,因此實踐教學環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本文對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實踐教學進行了分析,進而為會計電算化專業設置科學合理的課程目標,提高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教學質量,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服務。
一、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仿真模擬實踐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1.實踐教學沒有完整的體系。目前眾多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實踐課依然是采取應試教學目標。對于實踐教學存在落后陳舊的教學觀念,沒有設置整體的實踐體系,實踐教學目標不明確,理論課與實踐課的設置不合理。實踐課和理論課的相隔時間較長,實踐課程環節之間沒有緊密銜接。理論課講述完之后沒有及時的進行實踐操作。學校的教學資源,實踐課需要的條件等都與實踐課不相符合,沒有形成整體的實踐教學體系。
2.實踐課的教學方法較為落后。會計電算化專業作為實踐性較強的綜合學科,需要學生在學習中掌握熟練的操作技能,實踐課尤為重要。但是通過調查發現目前高職院校的會計電算化專業教師在課堂上一般都采用講授法來進行教學,課堂中很少對一些經典的案例進行完整的分析。在實踐課中總是機械的進行模仿,實踐方法單一、落后。沒有建立完整的評價標準體系,對學生職業判斷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不重視。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實踐教材和一些資料內容單一,存在重復現象較多,缺少一些仿真的會計工作環境案例。
3.實踐教學環境與企業真實環境存在一定的差異。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會計電算化實踐課程使用的都是單機版的軟件,一般有學生獨立完成所有會計崗位的操作任務。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會計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很多職務不能兼容,所有崗位的工作不可能有一個人來完成,企業中的會計工作一般需要大家共同完成。因此,中職院校會計電算化仿真模式實踐教學過程和企業的實際工作存在較大差異,學生在以后工作中對于工作的角色和工作能力方面都比較薄弱。
4.缺乏校企合作的訓練基地。由于會計工作的特殊性,企業一般都從自身的利益角度出發,很少和學校合作建立實訓基地.這也是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對于實訓教學一直困擾的主要問題。會計專業一直是高職院校的熱門專業,整個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的比例較高,在進行校企合作的時候就成為了一大難題,就算有企業接受實習生需要的人數也是有限的,這就造成了大部分學生只能在畢業找工作的時候才能真正的了解企業的會計工作流程。
二、提高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踐教學的策略
1.采用分階段教學模式,提高實踐教學的仿真性。學校在安排課時的時候可以加大會計電算化課程課時的安排數量,然后把教學分為軟件操作教學和綜合仿真模擬實踐教學兩個階段來進行教學。首先進行軟件操作教學,教學目標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會計軟件并且能熟練掌握整個軟件的操作流程。其次進行綜合仿真實踐教學,在整個實踐教學過程中加強和模擬實訓課程的融合,使用模擬實訓教學資料來進行會計電算化核算,提高核算的仿真性。同時需要加強模擬崗位的真實操作環境,通過對學生分組分工來進行財務核算,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實際工作崗位操作過程中自己的職責所在,進而是學生參加工作以后能盡快融入到企業的真實工作崗位中。
2.建立完善的仿真實踐資料庫。影響實訓課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對實踐資料的選擇,但是目前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大部分教材提供的實踐資料一般都是某個企業單獨一個時期的經濟業務。但是在現實的會計工作中企業的經濟業務是有連續性的特點,在實際工作中每年的年初和年末對會計人員的工作比較繁忙,這時期會計工作尤其重要,假如只是練習單獨一段的經濟業務就難以掌握整個會計工作的內容。因此學校在選擇實踐資料的時候可以盡量選擇年初和年末這一時期的經濟業務,進而讓學生全面掌握企業會計真實操作流程。
3.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高職院校應該對為教師提供一些培訓、學習、交流的機會。學校可以加強和軟件企業的合作,利用軟件公司平時舉辦的學習交流會議,選一些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教師參加培訓交流。學校要多鼓勵教師到企業頂崗實習,進而了解企業的實際核算環境,增強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以便更好地進行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踐教學。
4.加強校企合作基地的建立,加大實訓設備的投入力度。學校要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建立實訓基地。實訓基地的建立可以給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提供實踐資料,可以邀請企業專業會計人員到校進行實踐指導;也可以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進而降低實踐教學與企業真實工作的差異。良好的實訓設備是保障學校提高實訓課程的必要因素。學校需要加大對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如今軟件更新換代較快,質量高的會計電算化軟件可以為軟件的更新提高需求。
高職院校的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踐教學需要不斷的改革,才能降低實踐教學與企業實際工作的差異,進而提高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整體教學水平,是會計電算化專業適應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