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玲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社會飛速的進行著發展,特別是在步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在社區建設與社區管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F階段,新疆在社區科普教育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居民素質還有待提升。這些問題迫切要求在構建和諧社區的背景下發展新疆社區科普教育。本文就在社會和諧文化下新疆社區如何開展科普教育作簡要的策略分析。
構建社會和諧文化,是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大戰略當中指出的一項重要任務,顯露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及根本利益。構建社會和諧文化這一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完善,彰顯出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并且是優化社會與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則。而對于社區教育來講,需要其達到更層次的要求,因此,社區教育的完善與改革也變得極其重要。
一、新疆城市構建和諧社區的意義
社區是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特別是最近幾年以來,社區與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生活質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對于社區的人文關懷以及居住環境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和諧社區的建設關乎到國家在基層治理方面的效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疆以少數民族居多,國家對其社會和諧文化的建設也極其的關注,特別是在社區思想政治科普教育對社會和諧文化構建的促進作用方面。面對新時期環境下出現的社區科普教育問題,怎樣對新疆社區居民進行科普教育,從而構建社區和諧文化,是當前我國各級政府急需解決的一大重要難題。
通過在社區當中信息科普教育,能夠發揚科學精神與科學思想,引導人們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增強社區居民辨別真偽是非的能力,使得反科學、封建迷信以及偽科學的相關思想無機可乘,從而提升社區和諧文化的建設。同時,社區科普教育當中開展的各種服務與培訓,能夠增強居民的勞動技能,在一定程度還可以提升居民的就業能力,無形中促進了新疆地區的經濟發展。其次,社區科普教育通過對環境與衛生方面的宣傳,還能夠提社區居民的生態與環保意識,從而養成愛護和保護環境的優良習慣,促進了社區和諧文化建設的進一步加深。
二、新疆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新疆城市社區居民思想特征
首先體現在文化方面。任何國家或者民族其包含的精神財富基本都體現在其所具備的文化上,我國各個少數民族所具有的民族文化就行我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且由于生活環境與習慣的不同,各個民族的文化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另外新疆居民的思想特征還體現在信仰上,新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基本都會有宗教信仰,而不同民族所信仰的宗教會存在差別,因此在宗教信仰方面就較為復雜,也是對其進行社區科普教育的一大難題;其次,新疆居民思想特征還表現在思想的多層次性。由于多民族混居的情況逐漸增多,使得社區科普教育的相關人員在進行教育時,要特別注意不同民族的特殊性。
(二)新疆社區科普教育的現狀
現階段,人們對于社區科普工作的認識還只是對科學知識的簡單了解,對科學技術的簡單利用,對科學普及對象的單向傳播。新疆部分社區干部對增強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存在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全面,更有甚者對社區科普教育工作不聞不問,使得基礎科協組織不全面,不穩定,使得其科普主力軍的作用發揮不出來。當前新疆社區科普教育現狀主要為以下幾點:
1、社區科普教育師資力量缺乏。在進行社區科普教育時,需要有相關的科普教育師資隊伍來滿足不同層次以及不同需求的群眾。但是,現階段新疆科普教育師資隊伍,以及科普志愿者的人數少之又少。雖然新疆個別街道社區分別建立了相應的科普志愿者隊伍、科普講師團,主要包括服務團和咨詢團。但普遍存在科普隊伍規模小、不穩定,并且社區科普工作人員身兼數職,整體教育水平與服務素質偏低。
2、社區科普教育投入的經費較少。由于受到地方財力的限制,新疆社區科普教育的經費完全不能滿足社區科普工作的需要。同時,經費來源也較為單一,相關社會投入渠道還尚未成熟,因此社區科普教育活動??俊捌蛴憽边^日子,科普經費籌集的渠道、途徑和辦法少的問題依然存在,制約了社區科普教育事業的發展。
3、社區科普活動內容單一手段滯后。調查中顯示,目前,社區開展科普活動存在以開展科普講座和科普展覽等傳統活動多,運用新媒體、自媒體創新開展的少;群眾被動學習教育多,主動參與互動性活動少;開展普及科學知識的活動多,推廣科技成果、培訓科技人才的活動少。
三、新疆社區開展科普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建立新疆社科普及聯席會議制度,構建新疆各市“一張網”。目前新疆縣級從事哲學社會科學普及的組織除了社會科學的各學會、協會、研究會等社團組織外,還有黨校、講師團、調研室、政研室、文明辦、黨史辦(方志辦)以及在幼兒園、中小學以及各類高等院校成立科技管理部門,共同建立社科聯席會議制度,由當地市政府統一協調社團組織和各企業、單位,構建新疆各市社區科普工作“一張網”。為新疆社區科普教育的開展提供有效保障,從而更為有效地構建社會和諧文化,更加有力地維護社會穩定。
(二)完善新疆社區科普普及工作體制機制,制定長遠規劃。明確新疆社科普及工作管理機構和其他單位的責任,強化統一管理和協調機制,更好地統籌全社會的力量和資源。同時,要制定新疆社科普及工作長遠規劃,明確工作目標,或將其納入社會發展規劃和計劃中去,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考核機制,更好地督促新疆社科普及工作的開展。
(三)開辦新疆社區科普大學,以《科普法》為準繩,緊緊圍繞上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重點,與新疆地方企業聯手打造科普示范品牌,創新實施“新疆社區科普益民計劃”。同時代與社會需求接軌,培養新疆大學生的科普創新理念,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工作,攜手新疆當地社區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科普實踐活動。
(四)創新新疆社區科普普及工作方法,拓展科普教育多元傳播渠道。一是要發揮好新疆社科聯成員單位的作用,以協會、研究會為橋梁,動員更多的各類專家投入到科普工作中來,充分調動全民參與的積極性與自覺主動意識。二是動員和鼓勵更多的組織機構開展社科普及工作。三是通過辦培訓班,建基層宣講隊伍,發揮新疆社區科普主陣地作用,協助省、市、縣、鄉鎮和村一級全面開展社區科普普及工作。此外,對新疆社科普及工作的管理部門和有經常性社科普及工作任務的單位,應配備必要的專職人員。
(五)抓好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的業務培訓
邀請有關專家、學者不定期對新疆街道及社區科普干部、科普志愿者開展系列科普培訓,通過培訓有效地提高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的科普知識水平和科普輔導能力。這些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在新疆街道社區內廣泛組織開展科技活動,在培養新疆居民科學素養、創新精神與提高實踐能力方面能起很大的助推作用。
綜上所述,為了符合當前我國大力建設和諧、穩定社會的背景,在對新疆社區進行科普教育時還要大力宣傳民主團結,互助互信的思想,使社區群眾充分認識到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全社會各民族都能和諧相處,共建文明友善的社區文化。因此我們要緊跟時代的潮流,開拓創新、結合地域優勢,進一步掀起新時期社區科普教育工作的新高潮,推動社會和諧文化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