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奇


摘要 目的:分析核醫學科放射防護與護理管理對醫護患健康的意義。方法:收治在核醫學科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240例,隨機平分兩組。常規組實施常規放射防護與護理,管理組實施綜合放射防護與護理管理,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及醫護患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常規組與管理組的臨床護理滿意率分別為86.67%、98. 33%,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中醫護患不良反應發生7例,管理組中醫護患不良反應發生1例,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核醫學放射防護與護理管理有助于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降低醫護患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 核醫學科;放射防護;護理管理;醫護患健康
核醫學是應用放射性核素或其標記的化合物診斷疾病,對患者的病情、預后、臨床治療效果及臟器功能判斷等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但是核醫學科應用的放射源為非密閉性放射源,如果放射源管理方式不當,則會對醫務人員、患者等造成不利影響,故而需要提升核醫學科放射防護與管理的重視程度。2016年1-9月收治于本院核醫學科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240例,將其隨機納入管理組與常規組,比較不同防護與護理方式的應用價值,現總結內容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9月收治在核醫學科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240例,將其隨機納入管理組與常規組(n=120)。管理組男女比例7:5,年齡23 - 65歲,平均(49.05±2.14)歲。常規組男女比例17:13,年齡23 - 66歲,平均(49.02±2.08)歲。組間各項數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分組討論意義。
方法:常規組實施常規放射防護與護理,佩戴防護工具參與工作,穿隔離衣與鉛防護衣,為患者實施放射檢查前的身體指標記錄。管理組實施綜合放射防護與護理管理。①工作人員的放射防護管理:工作人員工作期間必須佩戴個人劑量計,穿戴齊全各類防護工具,攜帶輻射報警器。工作臺面鋪設一次性塑料布,每次操作后要用便攜式輻射監測儀檢測操作臺面及周圍的核素水平,超標者及時用去污劑擦拭臺面至達到安全標準[1]。②及時清理放射性廢物:放射性廢棄物主要包含放射性固體廢物,比如遮蓋用的紙、手套等;可以建立全過程的檔案記錄[2]。放射性液體廢物,比如患者分泌物與排泄物等;可以建立放射性廢棄池,核醫學科具有專用管道予以處理[3]。③構建明確的護理管理制度:制定明確的護理管理制度,具體包含查對制度、工作場所的防護監測制度,放射性事故的應急處理制度等[4]。護理人員進入科室前需要穿戴防護裝備,且可以通過培訓與考試的方式,增強護理人員的制度學習能力、知識掌握能力等,定期實施核素理論指導、放射性防護知識等培訓。耐心講解放射防護的知識。④護理人員需要積極與患者交流,通過治療前護理與治療后護理的方式實現全面護理干預。治療前,護理人員需要為其講解檢查的流程、注射放射性標記物及患者用藥后的正常反應等,使患者能夠對檢查的過程有所了解[5]。護理人員需要詢問患者的過敏史、用藥史等,介紹核醫學科的環境,保持良好的病房環境。治療后患者可能會出現嘔吐等不良反應,需要加強清潔管理。指導患者用藥后停留在監督區,在藥物>5個半衰期后,詢問患者的個人反應[6]。實施PE-ECT檢查后24 - 48 h內鼓勵患者多飲水以促進核素的排泄,減少膀胱及其周圍器官(性腺)對核素的吸收劑量。
評價標準: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醫護患不良反應發生率。護理滿意度由患者自主評價,分滿意、比較滿意與不滿意3個等級,總滿意率=滿意率+比較滿意率。
統計學方法:以SPSS 20.0軟件實施數據計算與統計,實施兩組樣本均數差別的顯著性檢驗,通過%與n的形式表達數據,予以x-檢驗,明確單因素對患者護理滿意度及不良反應的影響,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臨床護理滿意率對比:常規組與管理組臨床護理滿意率分別為86.67%、98.33%,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醫護患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常規組中醫護患不良反應發生7例,管理組中醫護患不良反應發生1例,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放射源管理方式不當可能會致使工作人員或者公眾受到核素的照射,對其健康會產生較大影響。對放射源需要實施科學管理,比如可以將放射源集中放置在房間內,外設監控器與防盜網,避免放射源被盜。同時,對高活室采用雙人雙鎖管理模式,定期檢測輻射劑量,不得讓無關人員人內。需登記好儲存的放射性核素與藥物,具體包含核素種類、生產日期和使用情況等。
在此基礎上,還需要為患者講解放射治療的價值、常見的不良反應等,積極與患者交流,構建明確的護理管理制度,通過培訓與考試的方式,增強護理人員的制度學習能力、知識掌握能力等,最大限度降低核醫學放射防護與護理管理中醫護患不良反應發生率。
本次研究結果證實了核醫學科放射防護與護理管理的方式,將會直接影響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率。同時也表明綜合性防護與護理管理方式有助于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為患者創設良好的就診環境。
綜合上述內容,核醫學放射防護與護理管理有助于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降低醫護患不良問題發生率,推廣與應用價值較高,建議在核醫學科患者放射治療期間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灶欽,耿繼武,蘇曉舟,等.從某醫院核醫學科改建探討核醫學科布局設計合理性應遵循的原則[J].中國輻射衛生,2017,26(2):210-213.
[2]陳小珊,何瑩,羅冬云,等.臨床核醫學科室放射防護和護理管理措施的總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36): 196-197.
[3]佘飛.醫院核醫學科PET/CT中心放射防護的措施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8):4004-4005.
[4]張灶欽,耿繼武,楊宇華,等.某醫院臨床核醫學科建設項目放射防護評價分析[J].中國職業醫學,2016,43(1):88-92.
[5]伍琳,孫艷杰.神經外科手術室應用放射性核素的護理管理體會[J].環球中醫藥,2013,6(S1):210-211.
[6]楊新芳,趙進沛,劉士敏.等.醫院核醫學項目的放射防護現況與管理對策[J].中國輻射衛生,2011,20(2): 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