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_當代貴州全媒體見習記者 / 諶晗
“李老師很親切,上課也非常認真嚴謹。”
“李老師在教學中教我們勞逸結合,合理安排休息時間。”
“李老師在生活上對我們也很關心,經常和我們一起去食堂吃飯,還問我們飯菜合不合胃口。”
提起老師李玉恒的好,高二(1)班的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
自1982年走上三尺講臺至今,六盤水市第七中學校長李玉恒已經在教育事業上辛勤耕耘了36個春秋。作為老師,李玉恒和藹可親。學生們有煩心事了,第一個去找他傾訴,成績下降了,愿意和他一起探討原因。
從教以來,李玉恒連續33年擔任班主任工作。他說:“教書是手段,育人才是根本。和學生溝通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每到節假日,遠在外地的學生回水城總是第一時間來看他,他的手機短信里是滿滿的祝福與關心。
“看見學生都有好的歸宿,便是自己最大的滿足。”36年來,李玉恒共培養出9名清華、北大學子,所帶班級學生高考升學率均在90%以上,每次輔導學生參加全國數學競賽,都能取得優秀成績。
從任課教師到一校之長,李玉恒從不滿足已經取得的成績。縱然如今桃李滿天下,他依舊在教育道路上不斷探索。
制定校長任期目標、建立健全教職工量化考核機制、實施分層走班教學、制定“六認真”檢查制度……自李玉恒2015年調任六盤水市第七中學校長以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經過3年來教師們的共同努力,在2016年、2017年高考中,一本、二本上線人數突破400人(含藝體考生),取得了低進高出的喜人成績。
“讓每一個貧困戶的孩子都至少能有大專可上。”這是李玉恒在對口幫扶點陡箐鎮對貧困戶所做出的莊重承諾。
教師結對幫扶貧困戶子弟、建立“一生一卡、一生一師、一生一策”的全程幫扶機制、加強對貧困戶子弟的精神幫扶再教育、為本校讀書的當地困難學生減免學雜費……在全省上下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李玉恒深知“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因而在教育扶貧的戰場上,干字當頭,步履鏗鏘。高二(1)班的路勇同學就是教育扶貧的受益者之一。
曾經因父親去世險些在高一輟學的路勇,是李玉恒的結對幫扶對象。如今學校對他學費、住宿費、伙食費全免,為這個三個子女讀書的單親家庭減輕了不小壓力。
“特別感謝李老師,讓我有機會回到學校繼續學習。”路勇說,他要通過努力學習,走出大山、改變命運。
“我從不后悔自己選擇教師這一職業,如果再來一次,我還會選擇教書育人。”不忘初心,扛起責任,李玉恒還將在教育道路上繼續譜寫人生的詩篇。

不忘初心,肩負責任,在教育事業上,李玉恒辛勤耕耘了36個春秋。圖為李玉恒(左)對年輕教師進行教學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