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功山
【摘要】形象思維能力訓練是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發展的重要基礎。教師應合理運用教材、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有機地將思維訓練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在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發散形象思維能力應用積極性的同時,也要不斷地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運用更多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大膽想象、發散思維的意識,進而才能達到提升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與教學有效性的目的。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形象思維能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 培養 形象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3-0113-01
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重理論學習輕方法與能力的培養
要求學生不僅僅掌握知識,更要能夠熟練地運用知識。事實上,很多教師沒有真正地了解過學生到底能夠掌握多少,這也極大地扼殺了小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因為小學生對枯燥的理論學習非常反感,他們不希望識記太多的理論內容,他們也不喜歡背誦大量的知識點,再加上教師在課堂中還是以傳統的知識傳授模式開展課堂教學,無形中進一步扼殺了學生的主動學習熱情。
2.以教師為中心的固化教學模式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中心,學生更是課堂的主人,教師的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的需求來展開。小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課堂,教師就應該努力創設怎樣的課堂,這都需要教師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有效的教學。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接觸新事物,喜歡探尋新方法,作為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已經非常熟悉老師的套路,再生動的語言也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熱情。
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形象形象思維能力的途徑
1.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作為教師,不應該壓制小學生愛玩的天性,而是想辦法利用他們的天性進行教學,將他們引入到課堂當中進行學習,在進行教學時,設定的情境不能枯燥無味,必須具有一定趣味性,寓教于樂,學生才會愿意學習。具體的,可以在教學當中添加猜謎語、玩游戲和猜故事這些環節,使之生動有趣。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僅僅是教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靈活地運用知識,這也是課程對其教學方式的要求。這些,都需要教師進一步轉變理念,遵從教育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開展課堂教學。
2.強化訓練,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想象”是人類一切思維活動的基礎。學習思維訓練則涵蓋了對諸類問題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比較能力、判斷能力等。“學起于思,思起于疑。”質疑是培養形象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而知識的學習即是相關知識信息逐步被收集、加工、形成、接受、應用的一個系統過程。因此,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思維意識進行側重培養,如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質疑能力,這對其綜合能力具有積極作用。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雖然也通過創設各類實踐學習、討論的教學情境,但其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過于側重“創設”各種情境,無法真正激發其自主探究、質疑意識,進而導致學生只是一味地去尋找、探究“正確答案”;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意識逐漸被教師所“扼殺”。另外,由于小學生思維表現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狹窄性”“片面性”,對問題存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現象,尤其是應用題的題目稍有變化,小學生往往就會變得不知所措。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對小學生反復進行一題多解的訓練來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進而幫助學生克服其思維狹窄的缺點,實現強化形象思維能力訓練的目的。
3.多元教學,鍛煉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思維品質是人的思維的個性特征,也能夠直接反映出個體智力與思維水平的差異。同時,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高低還會直接影響到其對諸類問題的辨析能力,也會影響到學生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與創新形象思維能力。新課標提出:“突出學生主體的實際活動。”因此,教師既要立足教材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要適當地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具進行拓展性的形象思維能力鍛煉,以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不斷提高其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如在進行思維培養、訓練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體驗式教學模式——即讓學生對某一問題進行實踐驗證,并在實驗驗證的過程中引導、鼓勵學生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思維訓練與體驗,并嘗試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進行口語對話訓練,進而達到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與訓練,使之在此類思維訓練實現滲透、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目的。
4.巧妙設計提問,促進學生進行思維
問題是促使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關鍵所在,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就是這個道理。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一個出色的問題,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為學生的思考開辟新的天地。為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依據,設計出既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要求,又具有層次性、啟發性、坡度性的問題,借助問題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并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獲取新知識、發現新的解決方法,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例如:松鼠媽媽采松子,晴天每天可采20個,兩天每天可采12個,這一連幾天采了112個松子,平均每天采14個,問這幾天有幾個雨天?
總天數為112÷14=8(天)畫長方形用長表示晴雨天數,寬表示每天采的個數,見圖1,作輔助線,可得:
晴天天數(112-12×8)÷(20-12)=2(天);雨天天數8-2=6(天)
另外,客貨輛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對開去,9小時相遇,已知客貨兩車的速度是3:2,客車開完全程要多少小時?
一般算法:1÷()=15小時
當你畫出線段圖2時:
有人列式9÷3×5=15小時;9÷3/5=15小時
問這樣列式的理由時,有的說兩車同時出發相遇時,兩車用時相等,客貨車速度的比是3:2所以相遇時它們的距離比也是3:2,3個分路和客車走9小時全程走多少小時,當然就好算了。
總之,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過程就是對課堂教學進行開發的過程。為了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教師就要為學生創設出思維訓練的情境,充分利用教具,并將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手段貫穿各個教學環節之中。也只有這樣,才會更快地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石高榮.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形象思維能力[J].中學生物學,2013,29(11):11-13.
[2]潘麗珍.中學物理教學中形象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