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
摘要:當前,音樂教育較為重視和素質教育的結合,教師在課堂上將樂器演奏、音樂鑒賞、歌唱等種種音樂手段結合在一起,使學生的音樂素質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創新人才對于個人和國家的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如何利用創新思維來進行對學生的音樂素質教育成為了職業學院音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文正是基于此展開研究,首先分析了創新思維和音樂素質教育的相互作用,然后主要采取調研的方式對當前職業學院學生音樂素質教育現狀進行了分析及論述,最后給出了通過音樂素質教育如何提高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創新思維;素質教育;音樂
近年來,我國對于音樂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不管是在資金投入還是師資投入方面都加大了力度,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和提高了我國音樂素質教育。但是,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職業院校學生音樂水平一直無法得到提高。本文立意于創新思維的角度開展研究,旨在以此來促進和提高我國職業院校學生音樂素質教育的成效。
一、創新思維和音樂素質教育的相互作用
音樂素質教育和創新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音樂素質教育能夠有效的開發學生想象力、活躍學生思維、開闊學生視野,最終實現學生創新思維的提高。職業學院學生音樂素質教育主要是通過聽、唱、視、動等方面來達到對學生熏陶以及引導的作用,而通過音樂素質教育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僅對其他學科和未來的學習非常重要,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
二、當前我國職業學院學生音樂素質教育現狀
由于職業學院學生音樂課程長期以來未受到重視,使得其素質教育水平和狀況并不理想,筆者為了對其音樂素質教育現狀全面的了解,特在隨機抽取3所職業院校開展調研工作,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音樂課程開設情況、教學效果等。
(一)職業院校音樂教學師資情況調研。
本文在這部分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實地調研的形式開展的,參與研究的有3所職業院校,在所調查的3所職業院校當中共有音樂教師11名,其中男教師人數為2人,女教師人數為9人。在參與調研的9名教師當中35歲以下的占到了總人數的66.67%,45歲以上的僅占到了11.11%,具體的見表2-1的內容所示。從我們調研到的年齡結構表當中我們不難看出,在音樂教師隊伍當中年齡相對是比較低的,也就是說年輕教師在這一隊伍當中人數較多。表2-2為所調研的音樂教師的學歷組成,從表格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學校的音樂教師學歷多集中在專科。表2-3為參與調研的3所職業院校音樂教師的教齡情況,從表格當中我們看到有小于5年教齡的教師占到了88.89%。
教師作為課程教學的組織者和承擔者,對教學質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從年齡層次上來看其對于教學質量的影響并不大。
(二)課程開設情況調研。
在接受調研的3所職業院校對于音樂課的重視程度普遍是比較高的,基本上都能夠按照新課程標準以及國家所要求的教學大綱開展音樂教學工作。這3所職業院校每個班級都開設了音樂課,課時為每周一學時,這樣的課時和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需求有著一定的差距。
(三)職業院校音樂課教學情況調研。
參與調研的學校都對教師做出了制定教學計劃、定期集體備課、制作教案的要求,各個學校的音樂教學都著眼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并致力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三、通過音樂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措施
音樂素質教育和音樂基礎教育有著明顯的不同,其中音樂素質教育更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意義重大。所以,作為學校應該結合自身特點,重視和深化音樂素質教育,加快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
(一)明確音樂素質教育對于學生音樂教學工作的價值和作用。1.學校領導方面。作為學校領導,應該貫徹執行好有關音樂素質教育的文件,認識并確立音樂素質教育在職業院校學生教育中的關鍵性和重要性,以及對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基礎性和重要性,進而才能夠從上至下的做好音樂素質教育工作。2.學生方面。作為學生,應該對于音樂有著獨特的認識,對于音樂能夠促進創新思維的作用也要有所認識。為了提高學生對音樂提高創新思維的作用認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授愛因斯坦、李政道等科學家在這方面的認識和經歷,讓學生通過這些科學家和學者認識到這點。另外,作為學生還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利用課余時間充實自己的音樂知識,提高音樂鑒賞能力,進而激發起自己的創新思維,使自己能夠通過音樂學習實現自身創新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當前各個職業院校音樂教師較少,這樣就造成了音樂教師工作任務的繁重,長期下去對于開展音樂素質教育工作非常不利。所以,筆者建議應該盡快擴充教師隊伍,引進一些專業素質高的教師,確保音樂素質教育的順利進行。其次,對于現有教師來說,應該盡快加強自身建設,不斷的更新音樂知識、教學知識結構,要具備創新能力、知識獲取能力等,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工作的內容、方法與時俱進。
(三)完善教學內容建設。教學內容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進行完善和建設,采取統一教材開展音樂教學,通過加強基礎知識教學來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進而開發創新思維。另外,教學內容還可以立足本土化,例如民族地區可以融入一些民族音樂元素,作為音樂素質教育也應該將民族音樂的精華傳授給學生。教師應該積極的吸收各國音樂精華,補充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短板,幫助學生開闊音樂視野和情懷,通過音樂幫助學生多維度、多角度的進行思考。
總結:
音樂素質教育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意義重大,同時實施音樂素質教育也是時代發展和社會對音樂教育提出的更高層次的要求,是推行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有效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羅小平,黃虹.音樂心理學[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0: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