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要:高中英語教師需結合教學實際、靈活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利用各種課程資源,以便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接觸和學習英語的條件,從而使高中英語教學能夠漸漸地走向成功。接下來,我們就略微對高中英語教學進行探索,以求讓教師能夠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英語教學;教學方法
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化的知識傳遞過程,是教師對多種教學方法的組合運用,是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的藝術。就高中英語教學而言,教師既需要引導學生對語言知識進行理解性記憶,又需要學生將語言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還需要把語言知識背后的文化知識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這樣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對教學進行不斷的探索,以便能夠找到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
一、確保高中英語由初中英語過渡的順利
高中英語教學開始之初,教師并不要先就想著如何去進行高中英語教學,而是要想著如何讓學生從初中英語教學的狀態(tài)中走出來,并順利的融入到高中英語教學中,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去適應高中英語教學,從而為高中英語的成功奠定基礎。
(一)入學摸底
當學生正式進入到高中之后,英語教師不要急著去對學生進行教學,而是要組織一場能夠基本摸清學生底子的入學考試,通過考試將學生初中階段英語學習的不足和缺陷展現(xiàn)出來,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彌補,讓學生對初中英語的詞匯、語法、句型等方面知識進行系統(tǒng)復習,使教師能夠更好的去對英語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進行調(diào)整,從而讓學生能夠更為輕松容易的進入到高中英語教學狀態(tài)之中。
(二)教學緩沖
高中英語教師要盡可能的為學生留出一段適應教學的時間,盡量將新課程教學的進放緩或暫停,將這段時間作為一個教學的適應性緩沖階段,讓學生能夠靜下心來對初中英語知識進行更為系統(tǒng)化的強化復習,待到學生對初中英語知識掌握得足夠深入透徹之后,再正式的把學生引入到高中英語教學中去,使學生能夠更為輕松自如的應對高中英語教學。
(三)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
高中英語教師還要重點著力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做到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使課堂教學能夠變得更為有效;必須盡可能的采用英語來進行授課,讓學生能夠采取英語思維來對問題進行思考,使教學變得更為有效;必須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掌握一些和閱讀有關的技巧,使學生開始習慣性的去進行閱讀;必須進一步強化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讓學生能夠反映出具體的學習問題,使整個教學變得更趨于合理。唯有如此,學生才會真正的適應高中英語教學,從而以更為飽滿的熱情去進行高中英語學習。
二、高中英語教學交際性原則的貫徹
待學生正式進入學習狀態(tài)之后,教師要進一步把握好英語本身所具有的語言屬性,讓高中英語教學的交際性原則得以有效貫徹。
(一)交際氛圍的營造
高中英語教師在正式進行課堂教學前,可以先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來進行課前會話,用英語來同學生進行簡單的寒暄,以便學生能夠順利的切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去。也就是說,教師來到教室就用“Hello,boys and girls”的句子來和學生打招呼,再將“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的簡單話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更為自由的去進行回答,使學生開始使用英語來進行交際,從而教師才能為學生營造起良好的交際氛圍,進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會被成功的喚醒。
(二)學生輪流進行“值日生報告”
初中英語教師應常常讓學生作值日生報告,令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站起來積極主動的開口講英語,使學生能夠在日常交際中更為熟練的去使用英語。為此,在高中英語的具體教學中,教師也要安排學生輪流進行“值日生報告”,使教學的交際性原則才能得以更為有效的落實,從而學生才能掌握好英語的語言屬性。
(三)表演課文
高中英語課本有著極為豐富的知識內(nèi)容,僅以原本的靜態(tài)文字呈現(xiàn)是遠遠不夠的,若要想讓學生從課本中獲取到盡可能多的知識,那么教師就要想辦法讓靜態(tài)的課本動起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從課本中汲取知識,使教學中課本的作用能夠盡可能達到最大化。因此,在日常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還要給學生預留一定的課后學習任務,讓學生去積極的討論如何去表演課文中的內(nèi)容,令學生在課堂上以多種表演形式來將課文予以還原或重現(xiàn),使課本知識能夠得到動態(tài)化呈現(xiàn),從而學生將會在英語教學中獲取到盡可能多的知識。
(四)課外活動
高中英語學習本就分為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習兩個部分,教師在把握好了課堂教學之后,還需對課外學習予以注意,以便讓學生能夠盡可能多的去使用英語來進行交際,使學生能夠切實有效的將英語學好。所以,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進行課外活動的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引導學生去參與英語課外活動,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使用英語進行交際,從而學生才能將相關的英語知識予以更好的掌握。
三、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為使高中英語教學得以更為順利的進行,教師必須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掌握一套科學、合理、實用的學習方法,令學生能夠初步具備自學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教學中表現(xiàn)的更為積極主動,從而學生才會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獲得更好的成長。
(一)引導學生進行預習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若教師要想正式開始進行課堂教學,那么就要先讓學生做好學習的準備,以便教學能夠盡量做到萬無一失。也就是說,教師需事先向?qū)W生提供導學案,讓學生能夠按照導學案的指引進行預習,令學生能夠提前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熟悉并提出問題,使學生在后續(xù)的教學中能夠表現(xiàn)得更為投入。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夠更好的跟隨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隨著教師的教學思維去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理解,從而將課堂教學那短短的幾十分鐘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
(二)引導學生梳理知識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引導時,會將大量的英語基本知識傳輸給學生,而若要想讓傳輸?shù)倪^程變得更為有效,那么教師就需要將多種教學方法引入到教學中來,從而學生才能夠掌握各種學習英語基本知識的方法。同時,教師要注意持續(x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不斷引導,讓學生在學習到英語基本知識后能夠進一步的將學習予以深化,在課后去對課堂中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整理,并將預習中遇到問題的答案予以歸納,以便能夠順利的將英語知識內(nèi)化成為自己所具有的一種能力,此時學生才能更好的使用英語來進行日常的交際交流。
(三)引導學生獨立進行課外閱讀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能夠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極為有限的,除了課本中固有的知識外,唯一能教給學生的就是學習知識的方法,而這種方法在課堂之外同樣適用。也就是說,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外去進行大量的閱讀,并要保證閱讀是自行獨立完成,若遇到生詞或意思不清楚的詞,那么第一時間是用英漢詞典來獲取解答,不要寄希望于教師或他人的幫助,以此來讓學生的自學能力得以有效提高,此時學生才能算真正掌握好主要用于交際的英語語言了。
四、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教師為讓教學的效果得到進一步的增強,有必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予以關注,以免學生在教學中產(chǎn)生兩極分化的不良現(xiàn)象。
(一)英語語言的背景文化教學
高中英語教學并不僅限于英語語言知識,而是要有目的的向?qū)W生傳授一些西方國家的背景知識、名人軼事、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知識,以便讓學生接觸到語言作為文化載體的精髓之所在,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去對英語語言知識進行學習和理解。例如,教師可以結合課本中的課文內(nèi)容來進行教學拓展,將西方國家最為真實的一面展現(xiàn)給學生,以便讓學生能夠從文化的角度來切入英語學習,使英語語言和自身的母語開始建立起有機的聯(lián)系,這樣學生才能夠?qū)Ω咧杏⒄Z教學更感興趣。
(二)英語教學聯(lián)系生活
高中英語學習從來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若要想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更感興趣,那么就必須解決學生現(xiàn)在缺乏英語語言使用環(huán)境的問題,故教師可以嘗試著將英語教學同生活進行聯(lián)系。具體就是,教師在進行英語語言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考慮到如何向?qū)W生傳授課本上的知識外,還要考慮到如何將課本中的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英語教學和學生生活間的距離得以有效縮短,令學生能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英語語言在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使學生能夠形成英語學習是為提升自身能力水平的正確觀念,從而高中英語教學才會向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例如,現(xiàn)在很多學校和教師都基于學生考慮,而去禁止學生過洋節(jié)日,其實從來都是堵不如疏,英語教師不妨利用這些洋節(jié)日來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光是要讓學生身心投入的去過這些洋節(jié)日,還要讓學生盡可能的過原汁原味的洋節(jié)日,就連節(jié)日場景中的交際語言都盡量使用純正的英語,從而學生就不是隨波逐流的過了一個洋節(jié)日,還在過洋節(jié)日的時候過了一把使用英語語言進行交流的癮,此時學生想不對英語感興趣都難。
正是如此,高中英語教師要讓學生適應高中英語教學,要徹徹底底落實高中英語教學的交際性原則,要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重點培養(yǎng),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激發(fā)。唯有如此,高中英語教學才會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入而獲得不斷深化,從而讓高中英語教學在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的浪潮中“逆流而上”,進而高中英語教師才能采取更為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最終學生才能在高質(zhì)量的高中英語教學中獲得更為有效的英語能力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