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雅
摘要:信息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整個教學隨之開始煥發出新的活力。接下來,我們就從初中語文高效課程創建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出發,對其展現出來的優點進行重點分析,以便能夠把握好具體實踐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從而使高效課堂的創建變得輕松起來。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信息技術
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大量多媒體課件的頻繁使用,使得語文課堂知識和信息的容量有了較為明顯的增大,教學的形式開始逐漸變得靈活多樣,教學的手段也漸漸開始變得豐富多彩,教學情境的構建慢慢開始變得更為生動形象,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隨之變得濃厚了起來,此時學生就開始更為積極主動的去對語文進行學習了。正因如此,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成功創建也就成為了可能。
一、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創建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優勢
隨著初中語文教學對信息技術的頻繁使用,教師和學生都已經開始漸漸習慣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出現,此時應用信息技術的具體優勢也就從教學的各方面開始逐漸顯現了出來。
(一)有利于教師對語文課堂更好的把握
若初中語文教師能夠將信息技術予以合理的應用,那么便能從中獲取到大量的有效教學資源,從而既能制作出課件和設計好電子教案,又能將具體的教學內容梳理清楚,進而理清相關的教學思路。具體而言,隨著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不斷應用,教師越來越青睞采用多媒體進行授課的方式,這使得教師的緊張情緒得到了有效的緩解,讓教師不至于有太大的心理負擔,令教師能夠更好的對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調動,使學生在學習中全面實現手腦并用、心神合一的最佳狀態,從而教學的整體效果得到了有效的增強,為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提供了較為全面的保障,此時高效課堂的創建也就拉開了序幕。
例如,正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應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手段開始變得豐富了起來,教師在向學生講授一些畫面感較強的記敘文的時候,就可以用音樂動畫的形式來讓課文內容得以有效轉化,使其能夠以更為直觀形象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聽著扣人心弦的音樂,再看著動人心魄的動畫畫面,此時學生才能對課文有著足夠深入的理解。正是這樣,當文學遇到視頻的時候,課文中的人物形象開始變得鮮明突出起來了,學生也對所學內容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故能獲得盡可能好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興趣的培養。
(二)有利于教師對語文教材中重難點的把握
當初中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正式教學時,一般會將知識點大致分為三類:一是需要學生進行普遍掌握的知識點,被稱為“知識要點”;二是需要學生進行重點掌握的知識點,被稱為“知識重點”;三是學生通過反復學習才能掌握的知識點,被稱為“知識難點”。就初中語文教學而言,其中的知識要點、知識重點和知識難點,成為了整個教學過程的關鍵,除了幾乎所有學生都能掌握好的知識要點之外,教師需主要針對知識重點和知識難點開展重點教學,以便讓教師能夠對教材有更好的把握,為學生后續的學習鋪平道路。此時,信息技術的應用讓教師能夠從網絡中獲取到大量的教學資源,如視頻、音頻、動畫、圖片等,使得教學中重點和難點問題的解決獲得了有效的輔助,從而高效課堂的創建也就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例如,教師在進行某些記敘文的教學時,這些記敘文恰好有大量的自然景物或現象描寫,學生直接通過文字進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了讓學生能夠更為直觀的看到這些知識,教師就可以將信息技術予以合理應用,讓信息技術來完成這些自然景物或現象的直觀展示,使學生能夠將這些事物的具體特征進行充分且全面的把握,使學生對這些事物的識別得到了有效強化,從而讓課堂教學的效果得以有效增強。
(三)有利于教師對導學學案的更好把握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會大量使用到導學學案,以便對學生進行學案導學,讓學生能夠以學案為切入學習的載體,來獲取到教師更為深入的教學指導,令學生能夠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較強的自主性,最終師生通過合作的形式來將教學任務予以完成。這里的學案導學是一種教師所采用的有效教學模式,而此時學案將具有極為特殊的教學特性:一是學生進行學習的根本依據,二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實施的基本依據。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會提前構思好導學學案,并將其通過各種形式來向學生予以分發,讓學生據此來進行充分且合理的預習,以便為課堂教學的進行做好萬全的準備。
而這個時候的課堂教學過程就變得復雜起來,它既是教師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的有效方式,又是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的最佳平臺,還是學生進行自我展示和表示的綜合舞臺。此時,教師若能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到具體的教學之中,那么就會對導學學案的使用起到有效的推動,讓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點撥、補充、啟發、引導的作用獲得極為明顯的增強,學生在突破難點的時候也就表現得更為輕松了。
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應用,使得整個教學的思維空間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也就給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留下了無限的可能。正因如此,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創建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變得更為順利了。
二、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創建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注意事項
隨著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創建中信息技術優勢的不斷突顯,教師需更加注意信息技術的應用問題,以便能將信息技術的作用發揮到極致,使整個教學發展得到有效的推動。因此,教師要用好信息技術的網絡特性,除了要把握好傳統的實體教學,以及用信息技術增強傳統的實體教學之外,還要開始讓教學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下得到虛擬化的轉變,在實體課堂的基礎上建立起網絡課堂,讓教師能夠通過網絡和學生進行互聯,使教師能夠通過網絡來組織學生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式學習;更為自由的經典名著閱讀;更為輕松的網絡作文寫作輔導,從而高效課堂的創建才能在課堂教學之外的時間得以有效持續,此時學生在教學中才能獲得盡可能多的好處。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創建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的做到將信息技術的應用融入其中,最終實現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的完美整合,使信息技術能夠真正的為教師所用。唯有如此,初中語文教師才能夠將身邊的各種信息資源予以有效利用,或者是從這些信息資源中再生出新的可利用資源,讓語文課堂教學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獲得更好的發展,最終做到信息技術真正為學生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