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琴 黃濤 孔祥蓉
摘要:聾校教學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其教學對象是一群特殊的學生。聾校學生由于身體的缺陷,在心理和身體的發展方面會與普通學生存在較大差別。語文又是所有課程的基礎,聾校學生主要通過語文獲取知識【1】。因此,聾校語文教師首先要給予他們愛,使他們感受到溫暖。其次,在語文教學方面要有獨特的方式,幫助學生真正掌握課文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學習文化知識能力、思維能力。本文就語文教學方法提出幾點看法。
關鍵詞:聾校;語文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既是普通學校教學的重點,更是聾校教學的重點。聾校學生在學習上存在諸多困難,這對教師教學語文有很大的難度。由于不具備聽力的能力,學生不能通過聲音獲取知識,教師必須學會用手語傳授知識。教師除了使用手語教學,還必須了解特殊的教育方式和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在學習上克服聽力障礙,使無聲勝有聲。在課堂上,教師提高其教學有效性,有利于學生提升語文素養,形成語言能力【2】。下面具體談談聾校語文教學的方法。
一、聾校語文教學方法
(一)熟練使用手語教學
在聾校語文教師團隊中,具備手語教學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針對聾校學生的身體特征,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熟練使用手語是提高語文課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作為一名聾校語文教師,要時刻做好準備,不斷提高自己手語教學能力。在上課之前,教師要進行多次演練,并且向有經驗的手語指導教師請教,直到能夠熟練地使用不同手勢進行傳授,鍛煉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聾人。除了向有經驗的手語教師請教,教師與教師之間也要互相交流【3】。最重要的是,教師在課外時間要積極與學生互動,學會學生之間的手語方式,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樣一來,學生在情感上就會依賴教師,教師在本身熟練使用手語的同時更加方便傳授知識。
(二)立足教材,聯系聾校學生實際生活
教材是傳達客觀性、科學性的文本,是知識信息的載體。在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緊緊抓住教材,發揮教材的作用,使得學生深刻領會課文傳達的感情。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聾生語言素材的積累以及語言技能的培養,以彌補其在聽力上的缺陷。語文教材編排應突出有序性,教師傳授知識要突出慢,不能隨意超越教材編排。同時,教師要注重對“節”的訓練,并且聯系聾生的實際生活,引導他們體會每字每句的意思。比如,在聾校四年級《通陰溝》中,教師首先對聾生展開“節”的訓練,分層次講解每句話的含義。其次,聯系學校的大掃除,幫助聾生形成對堵塞的初步印象。最后,將大掃除與分層次講解相結合,使得學生充分掌握“節”的學習。這種立足教材,聯系聾校學生實際生活的語文講解方式,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熱愛生活,在生活中理解、運用所學知識。
(三)利用實物教學,提高聾生學習興趣
聾生在聽覺上的障礙使得他們對自然界的各種聲音無法很好地辨別。因此,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聾生興趣不高,甚至抗拒學習語文。教師利用實物教學則可以有效地避免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從而使得聾校學生激發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比如,在講聾校語文《瓢蟲和蚜蟲》時,聾校學生對課文中的瓢蟲和蚜蟲不了解是最大的問題,理解起來很困難。這時候,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親眼見到瓢蟲和蚜蟲會使得他們快速理解瓢蟲和蚜蟲的關系。因此,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出課文中的插畫,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可以從菜園中抓來瓢蟲和蚜蟲,且采摘一些白菜葉子,將它們帶到課堂。學生通過觀察瓢蟲和蚜蟲的行為,能夠很快明白瓢蟲為何是益蟲,蚜蟲為何是害蟲。實物教學對教師提高課堂效率起到積極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廣泛運用。
(四)注重口語與手語相結合
口語對學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充分的口語表達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思維能力。特別是對于聾校學生,口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課堂上,口語與手語充分結合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克服聾生在聽力上的學習障礙。聾生在回答問題或交流時,往往是借助手勢或相關的面部表情或含糊不清的語言。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更要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要注重在語文教學中利用一定的時間組織學生朗讀課文,從而起到口語教學的效果。除了重視口語教學,教師還應將它與手語緊密結合進行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首先將自己看成準聾人,在課堂活動中不斷變化語氣、神情、手勢,帶領聾生進入語文情景,使得他們充分領會課文中的主旨,從而達到課堂教學效果。
二、總結
在聾校語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不斷提升自我素養,提高手語教學水平,保證聾生學習語文的進度。其次,注重口語與手語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課文主旨。最后是利用實物教學,帶領學生進入意境,激發聾生學習語文興趣。總之,對于聾校語文教學活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殊性,合理安排科學有效的語文教學方法,從而真正做到教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樹林.《聾校小學中高段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學術期刊《教育界》2016年32期
[2]李丹.《談聾校語文教學中的語法教學》,學術期刊《科技信息》,2011年2期
[3]王志乾.《聾校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探究》,學術期刊《西部素質教育》2015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