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彤
摘要:政治、經濟是一個國家的實力象征,那么文化就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標準,隨著政治經濟的發展而產生,又反作用于社會。不同的國家存在著不同的文化,而不同地域也存在著不同文化,但是在社會當中能夠占據主導地位的只能是為社會廣大群眾所接受的群眾文化。群眾文化代表著中國人民的生活,反映了社會群眾的需求。近年來,我國也正在為建設文化強國而不斷努力,大力加強文化事業的建設,凝聚我國多種多樣的不同文化,創造充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群眾文化,并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其社會功能為人民服務。本文主要探討了當代社會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旨在不斷完善我國的群眾文化,為建設文化強國奠定基礎。
關鍵詞:群眾文化;社會功能;文化價值;研究探討
群眾文化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種重要工作。群眾文化代表著我國廣大社會群眾的價值觀念,展現出我國豐富的文化特色,其展現出來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對推動我國的文化建設有很大的幫助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并得到了滿足,如今如何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是當前文化建設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問題。從哲學上來講,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的不竭動力,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與群眾有很大的關系,群眾文化對建設中國文化強國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群眾文化
長期以來,群眾文化并沒有一個明確界定的含義,這并不是說群眾文化含糊不明確,只是因為群眾文化蘊含著豐富多樣的不同文化內容,是社會發展的現實反映,同時也是群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群眾文化貫穿于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之中,伴隨著人們的生活、生產中的各個方面,滲透在人們的活動之中[1]。
從文化現象上來看,人們為了能夠融入社會,會主動參與到社會生活當中的各類活動,在娛樂自己的同時,又可以廣交朋友,與他人形成一種社會關系,既可以達到緩解自身壓力的同時,又能夠滿足自身對精神生活的需要。由此可見,群眾文化是人們的一種精神支柱,可以在各個地區或者領域幫助人們很快的找準自己的位置,定位生活。
從文化建設上來看,群眾文化是中國社會主義文化的特色,是建設我國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擁有自己的文化事業和建設隊伍,并為同一種文化活動創建管理內容和方法,有利于推動我國的文化建設進程[2]。
二、群眾文化社會功能的具體分析
在我國當前的社會文化建設中,群眾文化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在社會發展中展現出多種社會功能。正確發揮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對建設我國文化強國的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3]。
(一)娛樂、交流功能
俗話說的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娛樂功能和交流功能是群眾文化中的一項顯著社會功能,對于人們的生活來說是最基礎的社會功能。社會不斷發展,只有人與人之間不斷的加強交流,才能更好的娛樂自己并服務大眾。因此,加強建設群眾文化,充分發揮其娛樂和交流的功能,能夠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幫助聯系群眾,讓人們之間的溝通更加密切。這主要是因為群眾文化對參與人沒有太大的要求,基本都是老少皆宜,而且可以在活動當中找到與自己興趣愛好相同的很多人,調動人們群眾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而不是被動的接受,這樣的群眾活動可以為當代人帶來更多的快樂。
然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生產力的快速提升,群眾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很少享有充足的閑暇時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尤其在城市中,社會勞動關系更加復雜、勞動分工更加詳細,人們時常會因為工作而缺少群眾文化的熏陶。而在農村或是鄉鎮,往往受到大城市社會經濟浪潮的沖擊,大量的年輕勞動力涌入外鄉,加快我國城鎮化的建設進程,同時隨著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城鄉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從而加快了城鄉一體化的建設進程。因此,這時候的群眾文化活動將成為人們生活娛樂的主要平臺,人們可以在工作之余,加入到群眾文化活動當中加強交流,緩解自身的緊張壓力,有利于穩定社會生活[3]。
(二)團結功能
人類生活需要各種各樣的活動,不管是早期的巫術、宗教、民俗儀式還是現代社會的群體政治儀式、還是音樂活動等文化藝術活動等。從個體人的角度來看,儀式或活動貫穿著一個人的生命始終。在這樣的儀式或者是活動當中,適當增加群眾性質的文化活動,一方面可以增加一定的趣味性,達到娛樂人的目的;另一方面,群眾的參與會讓活動儀式變得更加正式和嚴肅。對于增加群眾成員的社會凝聚力、提高社會團結有重要作用。與此同時,我國當前的一些偏遠民族地區,例如民族村寨等,還是會遵循傳統的儀式舉行一些宗教活動,增加一些群眾文化活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團結民族凝聚力,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從而提高日常生活和社會生產活動的效率,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三)精神調節的功能
近幾年來,我國的城鎮化不斷得到飛速的發展,國家人均GDP也有很大的提升,由此可見人們的經濟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但與此同時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逐漸加快。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壓力,例如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買房壓力。快節奏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們帶來了物質文化生活的享受,但是人們的生活逐漸空虛,長時間得不到填補。這就需要群眾文化的娛樂性質幫助人們緩解生活壓力所帶來的精神壓力,提高生活幸福感。例如,在曾經風靡全國的廣場舞之類的群眾活動,一開始只是在老年人之中得到推廣,后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逐漸加入其中,讓人們聚在一起參加娛樂活動。在活動的過程當中,人們通過交流溝通的方式,調節身心疲勞感,感受到快樂,為他們第二天的積極生活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
(四)繼承和保護文化遺產的功能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國家,深厚的民族文化長河一直貫穿著國家發展的始終。群眾文化作為社會群眾最為突出的文化,可以在生產和生活當中很好的保護文化遺產,通過一系列的宣傳和活動增強廣大群眾對保護和傳承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例如,國家重點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傈僳族的阿尺木刮,主要流傳在我國云南省的維西傈僳族,是當地傳統的自娛性民間歌舞。阿尺木刮的跳法有數十種,其中動作和聲音都是古老一組通過模仿山羊和游牧生活的一些事而流傳下來的,具有強烈的文化底蘊和知識。傈僳族的人民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通過舞蹈或是唱歌的方式將族群廣大的人民群眾聚集起來,講述了傈僳族在歷史長河中的發展和進步,傈僳族人民群眾團結友愛,其中傳承下來的群眾文化是引導傈僳族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他們熱愛生活,向往幸福,擁有強烈的民族向心力。傈僳族人民通過學習和跳舞,可以不斷增強當地民眾的集體意識,為豐富中華民族文化的內涵貢獻一部分力量。
(五)豐富我國文化內涵的功能
雖然我國已經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但是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發展和群眾文化的進步,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生活習慣、以及風俗、生活環境等都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不斷發展改變,因此為了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以通過建設更好的群眾文化活動來豐富文化內涵。因此,通過有效的開展更多的不同群眾文化活動,可以推動我國各個不同區域的精神文明建設,從提升當地對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出發,為建設更加文明的社會而努力[4]。
(六)發現社會人才的功能
不同區域在舉辦文化活動的過程當中,可以將本地區的優秀人才集中起來,并通過群眾活動展現出來,可以發現更多的人才和民間藝術,并被廣大群眾所熟知。例如,時下最為流行的短視頻APP《抖音》,這是結合當前現代社會群眾的生活習慣和環境而衍生出來的軟件,主要記錄人們的日常生活,并娛樂大眾。其中很多群眾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能,展現自身的特長,通過拍攝視頻的方式展現到大眾眼前,得到廣大群眾的稱贊和支持。有的身懷絕技的人才被社會所挖掘并被社會公共所熟知。這樣的基層群眾通過群眾文化充分的將自身的才能展現出來,將大力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三、當代社會群眾文化的文化價值
在日常的社會生產和生活活動當中,隨著時間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群眾文化的作用會逐漸凸顯出來。群眾文化在生活當中不僅可以起到多種強大社會功能的作用,而且還可以逐漸凸顯出文化價值。在當前我國努力建設文化強國的背景下,正確的文化價值將更好的引導我國社會文化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逐漸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群眾文化豐富主導文化的不斷發展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大國,蘊含著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其中占主線的主導文化對于推動社會的發展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導文化帶動群眾文化的發展,同時群眾文化又是主導文化的重要支撐,二者聯系十分緊密。將主導文化和群眾文化緊密的結合起來有利于推動我國文化地位的穩固,為建設文化強國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展開不同形式的活動和文化活動,展現在人們生活的舞臺中央,能夠調動人們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緩解現代人的生活壓力,為他們提供一個和諧、輕松、愉悅的交流平臺和環境,將有利于鞏固我國主導文化的建設和發展[5]。
(二)群眾文化可以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在社會生產活動的過程當中,群眾文化的展現形式多種多樣,要想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需要建設一種良好的文化產業,并逐步走向市場乃至國際市場。然而,建設文化產業需要群眾文化做支撐,因此在建設文化產業的過程當中,加強對群眾文化的建設也顯得尤為重要。從當前我國的發展現狀來看,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廣大群眾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群眾文化在廣大群眾的生活當中逐漸發展,將有利于帶動文化產業的行程,并促進文化產業越來越快的發展。
(三)與精英文化相輔相成
群眾文化一直以來都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活的生命力,與社會大眾的精英文化相輔相成,相互制約并相互促進。雖然精英文化被廣大社會所提倡并向往,它是一種為少數人服務的高端文化,不適用于所有人群。但是沒有群眾文化也就沒有精英文化,群眾文化是精英文化的基礎。群眾文化面對的廣大普通群體,而精英文化面對的是少數的知識分子,二者看起來相互偏離,但是二者又相互聯系,共同發展。群眾文化如果始終保持原狀發展,將會導致社會市場嚴重缺失相關的專業人才,促進不了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精英文化只有與群眾文化共同發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為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力量[6]。
(四)群眾文化代表著民間文化
民間文化來源于民間,與人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民間文化也是群眾文化的一種。民間文化是在歷史發展的河流中經過沉淀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因此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深遠的意義。然后經過多年的傳承,代代相傳,將這種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進行發揚。到如今,又受到現代社會的進步發展和現代文化的影響,使得這種民間文化還在不斷發展和變化。民間文化反映了民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民族勇敢創造的精神,凝聚著強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因此,在現代文化建設中,要善于利用這種民間文化的優勢,大力發揚群眾文化。群眾文化的凝聚有利于推動塑造更加穩固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總結語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政治、經濟的發展,我國在文化事業上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文化建設已經成為我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群眾文化既迎來了機遇,又面臨著重大的發展機遇。因此,要充分發揮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發揮文化價值的正確認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為促進我國實現文化強國的目標堅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孔旭婷.淺析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6(2):138-138.
[2]蘇長楓.社會學視閾下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及文化價值[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7(4):124-126.
[3]賀艷榮.淺析民族地區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以昌吉奇臺縣為調研點[J].北方文學:中,2016(5):210-211.
[4]張瀝元.傳承與發展:現代化背景下豫劇文化路徑選擇——以河南偃師市趙莊寨為例[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6(8):51-52.
[5]于海娜.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6(6):236-237.
[6]魏慶.群眾文化建設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探究[J].文化月刊,2017(8):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