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
摘要:我們生活在科學技術加速變化的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急劇加快。國力的競爭從根本上來說是科技的競爭。我國將“科教興國”作為基本國策,并制訂了未來50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第三步戰略目標,其意義是深遠的。數學是我們時代有影響的科學,它不聲不響地擴大它所征服的領域。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是一切科學研究應用的基礎,如何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好數學知識,是廣大數學教師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對此做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探討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作為其基礎的數學休戚相關。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教好數學更是責無旁貸。在順應新的課程標準的形勢下,對新教材的課改理念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一、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覺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如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導學生探索圖形的特征,豐富空間與圖形的經驗,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分小組到操場上選定一個建筑物,讓學生站在不同高度看這個建筑物,體會不同高度看一個物體時,所看到的形狀的變化,并用簡單的圖形畫下來。在方格紙上確定適當的單位距離,標出相對的位置后,教師應及時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逐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
新教材的教學應結合具體的數學內容采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發展運用數學概念的教學,要關注概念的實際背景與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克服機械的記憶概念的學習形式。
三、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的記憶,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充分的經歷探索事物的數量關系,變化規律的過程。教學中首先應該讓學生思考,從這些算式中能發現什么,讓學生經歷觀察(每個算式和結果的特點)、比較(不同算式之間的異同)、歸納(可能具有的規律)、提出猜想的過程。在數學教學中,不要僅注重學生是否找到了規律,更應關注學生是否進行了思考。
四、加強估算,激勵解決問題的策略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作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例如,一本書12元,全班48人,每人買一本大約需要多少錢?教學中應充分鼓勵學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可以是10X50=500,認為500元左右;也可以是12X50=600,不到600元;還可以是10X48=480元,肯定比400元多。不同的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是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充分發展的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乘法時可以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已經有的知識背景,探求計算結果,而不宜老師首先示范,講解豎式筆算的法則和算理,限制學生的思維。可以出示帶有實物的問題:一箱汽水24瓶,18箱汽水有多少瓶?先讓學生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瓶,然后再計算出結果。
五、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
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為認知方式與思維策略的不同,以及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教師要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
教學中要鼓勵和提倡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多樣化,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等要盡可能地讓所有的學生都主動地參與,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豐富教學活動的經驗,提高思維水平。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要鼓勵他們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去,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要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對于學有余力對數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教師要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材料,指導他們閱讀,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六、注重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感受數學知識的整體性,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調查本校學生的課外活動情況。一定要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進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充分討論,認識到不同的樣本得到的結果可能不一樣。
總之,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是由過去的教師的教變為現在的學生的學,由過去的以學科為中心逐漸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為基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生從簡單、機械的重復學習中解放出來,參與到實踐、探索、交流的主動學習的過程中,以促進人的終身發展為目標,并在這個過程中,順應社會、時代的要求,促進數學學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