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昱
摘 要:文學素質是大學生必備的素質之一,是提高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環。在學生管理和教學任務中都應注意加強大學生文學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應注重學生社團自主開展文學類的社團活動。高校領導應從頂層設計加以考量,制定年度計劃時考慮到文學類學生活動,輔導員應對學生活動的作品做好思想政治上的把關,確保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前進方向。
關鍵詞:新時代 學生 文學素質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3(a)-0000-00
隨著“互聯網+”的時代的到來,大學生學習的方式也悄然發生變化,大學生的閱讀方式由傳統的書本閱讀,過渡到現今的手機閱讀、電腦閱讀等現代方式。方便快捷的閱讀方式伴隨著QQ、微信等自媒體技術,鋪天蓋地的新聞、廣告和游戲等,大量地充斥和占據著師生寶貴的時間,結果是大學生接觸文學經典的時間變少,跟潮流、追流行的趨勢增加,這勢必導致高校大學生遠離古代文學經典書籍,導致學生哲學話語的缺失和文章深刻內涵的缺少。輔導員應重視提高大學生文學修養,通過文學經典了解我國文化的傳承和脈絡。我們都知道,毛澤東同志的文章中對中國古代文化有很多的引用,并且將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用中國人懂的話語介紹給中國人,并指導中國的革命和實踐,比如“愚公移山”這篇文章的題目就是一個春秋戰國時期《列子·湯問》里面的一個寓言故事,表現了中國人民堅忍不拔、不懈奮斗的精神。這說明學好中國文學,尤其是中國古代文學,對我們寫文章和講話都是有很大幫助的。高校學生日常管理也變得日趨多元和復雜化,高校輔導員和學生進行溝通過程中應注意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書法藝術和優秀詩詞等文學類題材作品融入到日常管理之中,不僅使用現代的QQ、微信等手機客戶端,而且也運用傳統的紅紙宣傳海報、對聯剪紙等藝術手段,以提升大學生文學素質,增強大學生最基本的漢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高就業核心競爭力。
1 為什么要在高校提高大學生的文學素質
1.1 文學素質是大學生就業必備素質之一
文學素質是高校大學生提高就業核心競爭力必備素質之一。無論高校大學生畢業后從事哪個專業的工作,都要用文學手段通過以文章的形式表現出來,而優秀傳統文化書法和詩詞是文學類,以話語的形式表達出來,所以在高校學生日常管理中,提高大學生的書法能力和運用詩詞的能力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中國書法的書寫技巧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所謂“無一筆無來處”。學生應當知道最基本的楷書和行書運筆技巧,有余力的學生可以研究篆書、隸書等,所謂“來處”就是指學生對中國文字的傳承和脈絡的了解和掌握,比如對王羲之、顏真卿等書法家字體的掌握。毛澤東同志對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非常深刻透徹,并將其融入到自身的詩詞創作之中,我們應當教育學生,學習毛澤東等優秀詞人的創作豪邁氣勢,以優秀的文學作品、尤其是優秀的詩詞為人民群眾服務,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強化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1.2 大學生自身具有提高自身文學素質的迫切需要
不同于音樂、繪畫等較為抽象的藝術形式,文學是全民皆可學習理解的,語言是老百姓日常交際的主要內容之一。大學可以通過圖書館閱讀競賽活動、征文比賽、辯論賽、演講比賽、朗誦比賽等藝術形式,加強大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學習和理解。通過活動,大學生將增強運用漢語言文學的能力,在求職信等書信中加強古典文學的應用,在各種場合的演講中對優秀的古文、詩詞和成語脫口而出、旁征博引、引經據典,在練習軟筆書法過程中陶冶情操、磨練意志、砥礪品行。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也會間接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通過閱讀《紅樓夢》、《水滸傳》等四大名著,大學生能夠對自我有較為恰當的評價,獲得自信與自尊,通過文學作品的熏陶,大學生會更多地參加人文交流、社會交往,合理地對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進行認知和定位,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1.3 輔導員在宣傳教育中應注意語言的精煉和達意
目前,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飛速發展,彩色打印的宣傳海報鋪天蓋地,不僅在金錢上是奢侈浪費,而且刺鼻的塑料制品也污染了校園美麗的環境。學校的宣傳也應當善于運用書法藝術等文學形式。如果在學生社團開展活動時候,對活動的內容用軟筆書寫在紙張上,貼在學校指定的區域,或者用粉筆寫在宿舍和教學樓附近的黑板上,與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配合,既保護了環境、節省了金錢,又鍛煉了大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言語表達能力。輔導員工作特點之一是具有重復性,原因之一是輔導員和上下級、和學生進行相互溝通,進行宣傳時,思考不夠縝密、文學表達不夠精確造成的。輔導員應引導大學生開展文化館、博物館、等參觀活動,讓學生學習了解璀璨的文學語言等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優秀文化。教育工作者應善于運用中國文學來開展宣傳和講解,自身要加強文學修養,提高表達水平,力圖做到文學用詞精簡實用。大學生也應增強自信心,大膽在校內外刊物積極投稿創作作品。
2 提高學生大文學素質的途徑和方法
2.1 學生管理和教學管理都應重視紙質版的提交
在大學教育中,不能忘記讓學生提起筆來寫字,而不是一味地讓學生在電腦上復制粘貼上交作業。“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從廣義講,書法是指文字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大學生在簽字、寫作時,應加強規范楷書的撰寫,隨著大學生寫字機會的減少,很多大學生都在機房操作或者在課堂聽課,一邊聽課一邊玩手機,一些大學生字跡潦草、很難辨認,學習書法,應教會學生首先從最基本的楷書練習,不能拔苗助長。恰如繪畫一樣,繪畫的高手都非常重視手繪,然后慢慢地過渡到電腦制圖,書法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有用用手、用筆把字寫好了,才能在電腦上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2 大學生應自覺開展書法寫作訓練和鑒賞
大學生入學時,就應當選擇自己喜歡的碑帖,加以臨摹實踐,一般首選顏真卿《多寶塔碑》,通過閱讀碑帖,揣摩書法家的寫作精神,不必依樣畫葫蘆。高校學生活動中應組織書法比賽。書法比賽帶有比較強的專業性,需要有比較專業的指導老師來帶領完成。作為平時訓練,應當采取校外指導老師和校內指導老師想結合的模式。校外指導老師應當聘請在社會上有較高知名度的書法家擔任,校內老師應當聘請業務精湛、責任心強、樂意在學生工作上花費時間和心血的老師擔任。在日常大量的學習訓練之余,以校內外書法比賽為契機,積極組織學生參賽,爭取獲得優異的成績。具體的教育手段有開設書法詩詞公選課、創設書法詩詞社團協會、中國畫協會、篆刻協會、引進或者聘請具有書法詩詞特長的老師到學校授課、每年度開展書法比賽、詩詞撰寫比賽等,相信書法詩詞等文學類的教育是投入成本較少、見成效較快的、可持續開展、可受用終生的教育。
2.3 輔導員確保學生文學類活動的組織實施
首先,輔導員應把關文學作品內容。高校教育應將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的優秀文學作品加以朗讀或者背誦,對學生朗讀的選材應加以指導,因為學生憑借自己的喜好,就可能會違背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比如大學生很喜歡愛情題材的作品,輔導員可以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友誼觀和婚姻觀。朗誦的作品應包括政治、歷史、文學、軍事等多種題材,通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熏陶渲染,加強和鞏固愛國主義教育。在進行文學展演之前,輔導員應對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交往禮儀訓練。學生應牢固樹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等基本情感,在作品的選材方面,應緊緊圍繞歌頌黨、歌頌社會主義、歌頌新時代新生活的作品。
其次,輔導員應把關學生文學類活動的用語。開展朗讀比賽時候,輔導員應要求以普通話進行。組織者應以官方普通話為主,比如在廣東高校,學生交流的語言有普通話、潮汕話、廣府話、客家話等。高校在開展學生活動的時候,我們應當以推廣普通話為表準,比如,我們在下社區開展宣傳活動的時候,也是應當以普通話為主,而遇到社會實踐深入社區和農村的時候,我們為了能讓當地老百姓聽得懂,應根據當地人民群眾的受教育程度來選擇溝通的語言。如果當地人民的整體學歷偏低,就以當地方言為主。學生活動,也是高等院校宣傳推廣普通話的重要契機。學生在下社區宣傳過程中應當注意聲音洪亮、吐字清晰,學生還應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演前休息好,借助眼神表達作品的情感和內容,輔導員應當邀請一些擅長音響效果制作的老師,協助背景音樂的調試,應當請專業公司對舞臺燈光的布置進行處理。應對學生出彩的細節積極表揚。輔導員對活動內容,從思想政治、使用語言、聘請嘉賓、選題選材等各個方面加強思想政治的正確科學方向的引導。輔導員利用自身和學生接觸多,了解學生特點的優勢,可以選拔重用相關的學生干部,有力地推動活動的正常開展;
再次,輔導員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寫作征文比賽。文以載道。文章可以表現大學生的心聲。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作為校園文化加以傳承。比如,畢業生離校的畢業感言征文、紀念端午節征文等中國傳統節日征文、學校重大節日征文等,通過大學生所創作的作品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弘揚校園精神內涵。
3 開展高校大學生文學素質提升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3.1 加強頂層設計,從人財物制度設計方面進行保障
學校應加強頂層設計,統籌整合校園相關部門和力量,從人力財力物力上加以保障;根據學校的教學人力資源,可以聘請相關專家擔任授課教師或者評委,大力推進學生文學類活動的開展;同時,學生組織應提升自己的公關能力,到校外尋求一定的贊助。學校相關部門應在一定的時間段加強資訊反饋和信息收集整理,針對大學生文學類活動和社團的開展情況,學校每個學期都應組織一次整體性的摸排,調查和掌握大學生書寫和拼讀的實際能力,請相關的專家評審,把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及時匯報給領導,擇優秀社團申報精品社團。輔導員應注意,考慮到安全、場地統籌等因素,在開展學生文學類活動時候,輔導員應向上級主辦部門進行報備,以確保集體活動的安全,也確保學生活動不和教學任務相沖突。學校是以教學為中心的,學生活動必須服從于教學任務的安排,所以輔導員應禁止學生以任何借口搞活動而不從事正常的教學任務。為了加強對學生社團和學生活動的管理,制度上的完善也是必要的,學生獎懲制度都需要與時俱進。
3.2 鼓勵學生社團自行組織文學活動
朗誦比賽應由高校學生組織自行管理,輔導員應審核把關比賽規則、賽場布置、啦啦隊組織等環節,在教師之間溝通方面,輔導員出面邀請評委和嘉賓。在學生之間溝通方面,學生干部負責通知學生、場地布置、內容編排、彩排、宣傳拍照等。由于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特點,所以輔導員應考慮到學生自身的需要,根據上級的年度計劃、通知精神,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活動。
3.3 文學類學生活動前期應準備充分,活動中后期應短平快。
在搞文學類學生活動之前,學生應明確活動的目的、意義和流程,在活動之前做好背誦、朗讀、書寫等準備工作,而在實際初賽、復賽等關鍵環節,一般1天內就要完成。這樣就不會浪費學生很多時間,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文武雙全”,文化學習之余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我們強調的是通過活動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譯想等文學應用能力,而不是為了搞活動而搞活動。
綜上所述,讓漢語言文學類學生活動在高校學生之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途徑之一。希望以后高校的宣傳能多出現一點學生自己手寫的黑板報,希望在大學里聽到的都是普通話,希望大學生能以身作則,在校內外推廣傳播普通話;希望大學生社團能通過中國文學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希望大學生能流利地運用漢語言撰寫文章,在國內外各類刊物發表,推動國民素質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 三希堂法帖(套裝全6冊)作者:梁詩正,出版社: 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時間:2013年7月1日
[2] 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全五冊),作者:中央檔案館整理,出版社:中國檔案出版社,出版時間:2008年10月
[3]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1101頁——1104頁,《愚公移山》,毛澤東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1991.6(2008.6重印)
[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15年修訂版,5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191頁——197頁,作者:《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編寫組編,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8(2016.11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