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萌

摘要:理性思維是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本論文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一課為例,在尊重事實和證據的基礎上,利用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批判性思維等方法,在學生活動設計中發展學生的理性思維。
關鍵詞:理性思維;初中生物;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為了更好的落實生物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在解決真實情景中的生物學問題所表現出來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征求意見稿)》發布引起廣泛關注,其中包含理性思維這一內容。生物作為一門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如能夠基于生物學事實和證據運用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模型與建模等理性思維方法,探討、闡釋生命現象及規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學概念,也能培養學生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習慣和能力。
1、理性思維的內涵
人們借助抽象思維,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達到關于事物的本質的、全體內部聯系和事物自身規律的認識。在感性思維的基礎上,把所獲得的感性材料,經過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斷、推理。在實際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大量的事實材料或證據,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2、基于理性培養的教學策略
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一課為例,主要內容包括認識生物的性狀,解決生物個體性狀與基因關系的問題,這是學生在學習完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生殖和發育后,進一步從基因水平探討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學生設計活動一,游戲——猜一猜誰是我的爸爸或媽媽。出示本班四名學生父母的照片,請同學們猜一猜是誰的家長并闡明理由。設計意圖,通過游戲,觀察父母和自己同伴的相似性及差異性,認識遺傳和變異現象,歸納總結其概念。
學生設計活動二,延續學生與父母之間照片的對比,書寫觀察到的特征并進行分類,形成性狀的概念。設計意圖,通過歸納觀察到的生物特征,幫助學生形成重要概念,性狀是生物體形態結構、生理和行為方式的統稱。
學生設計活動三,在理解性狀概念的基礎上,小組合作觀察得出相對性狀的概念,利用演繹與推理的理性思維方法,在白板上找出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生物。
學生設計活動四,引發學生思考,生物體所表現的各種各樣的性狀是由什么控制的呢?介紹轉基因鼠獲得的實驗。播放視頻,幫助學生直觀了解轉基因鼠的獲得,及其中使用的技術;完成表格(如表1)——對比分析轉基因鼠和普通小鼠的差別。
設計意圖,利用前沿的生物科學知識和技術手段,在尊重事實材料的基礎上,得出轉基因鼠之所以個體大是由于利用轉基因技術轉入了大鼠生長激素基因。因此,突破教學難點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學生設計活動五,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轉基因食品,人民持有怎樣的態度呢?——利用互聯網搜索“轉基因食品的好壞”,展示兩種對立觀點的圖片,方舟子試吃轉基因大米的照片,以及崔永元在今年兩會上,對轉基因食品的回答。請學生各抒己見對轉基因食品的看法。設計意圖,利用題目“轉基因食品的好壞”展開一場辯論賽,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判性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前提和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大膽質疑和批判,才會有創新觀點的提出。同時,要使學生認識到,任何人都有發現、創新的可能,要樹立敢于挑戰、質疑、批判的精神。此環節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從轉基因的技術方法、獲得的過程及人類的道德d底線等新的角度進行思考,提出質疑,通過互動拓展來加強學生批判性思維意識與能力培養。辯論時,學生在自由、沒有壓力的辯論中傾聽別人的意見,彼此堅持各自的立場、修正對方觀點。辯論結束,教師作客觀評價,使他們進一步認識到合理的使用轉基因技術可以服務于人類生活。
學生設計活動六,展示基因控制生物性狀例子的圖片——引導學生除了基因,思考其他因素是否也會影響生物的性狀?設計意圖,利用本節課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能從多角度,辯證地分析問題得出生物的性狀受基因和環境影響。
3、基因學生理性思維培養的教學策略及反思
在介紹生物性狀的概念時,從學生熟悉的親子照片找出相似性和差異性開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利用歸納與概括法從四組親子照片中得出遺傳和變異的現象及概念。延伸這一活動,通過比較親子之間的特征總結出性狀的概念。在突破本節課難點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上,利用辯論賽,感受生物科學技術的雙面性,以理性的懷疑精神,多角度、辯證的分析問題。
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從培養學生理性思維出發,利用多種學生活動幫助學生引導學生獲得重要概念,充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張曉鷗.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性思_核心素養_以_細菌_一課教學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6.
[2]陳偉新.堅持理性思維導向,讓知識技能“素養化”[J].生物課程改革.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