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卓棟 趙昕昊 孟婷婷 肖雪 牟琳
摘 要: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在高校中的應用,新媒體對高校各項工作的開展產生重大的影響,比如在高校招生宣傳方面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zhàn),因此要求高校結合招生宣傳的理念,以積極的態(tài)度和務實的作風從容地應對新媒體帶來的新環(huán)境,提高招生宣傳的實效性。本文從新媒體技術的含義以及在高校招生宣傳工作的應用現狀談起,在分析新媒體視域下招生宣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就高校如何有效利用新媒體技術,提高招生宣傳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提幾點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招生宣傳
1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招生宣傳中的應用現狀
新媒體技術是一種區(qū)別于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而發(fā)展起的新的媒體形態(tài),是一種人人可編輯、可傳播的網絡媒體,互聯網媒體。其代表為數字電視、網絡、移動終端和戶外媒體等,該技術會隨著社會的變遷而不斷更新。總的來說,新媒體技術有以下幾項特征:首先它是一種包容性極強,開放程度高的媒介,因此可以為高校招生宣傳工作提供海量的信息資源,招生辦工作人員或者志愿者也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從網上獲得更多開放的有用的信息,但是新媒體上的信息龐大冗雜,需要有較高的分辨能力才能真正有效利用。其次,新媒體具有交互性和虛擬性,也就是說在新媒體網絡上,每一個人都是編輯,都是記者,參與信息的發(fā)布和傳遞。放到高校招生宣傳工作中則體現為可以利用多媒體,利用官網等渠道與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員進行信息交流,學校可以了解外界信息,外界也可以從網絡上獲得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對學生學校和專業(yè)的選擇提供參考。
2新媒體視域下招生宣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開展招生宣傳工作如果還是按照以往的宣傳理念和宣傳模式,傳統的理念和模式必然無法滿足新時代招生宣傳的要求,也無法適應新媒體環(huán)境。在招生宣傳工作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1 招生宣傳信息的可信度降低
首先,根據前文新媒體技術內涵的分析可知,新媒體具有信息的海量性和傳播的開放性。也就是說雖然學生和家長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在網上找到相關學校招生信息,但是因為網絡環(huán)境復雜,既有權威的信息發(fā)布,也有一些不可靠的甚至存在欺騙性質的消息發(fā)布,這對于涉世未深的準大學生和一般的家長來說,很難在龐雜的信息堆中找到詳細且準確可靠的信息。再加上信息的流動性較強,學生和家長在幾次受騙或者發(fā)現信息無用之后對網上發(fā)布的各種招生宣傳信息也就失去了信任,導致學生和家長不但不能做出準確的學校和專業(yè)判斷,而且使得某些高校的信譽度也有所降低[1]。
2.2 傳統的宣傳媒體被邊緣化
在新媒體視域下采用新媒體技術來進行招生工作的宣傳無可厚非,而且還有利于信息的擴散,引起廣大學生和家長的注意力,但是如果學生一味地依賴新媒體,比如有的中學生只知道從網絡上獲取高校和相關招生信息,而不知道其實在很多中學的校園報、校內宣傳欄以及校廣播中也會有許多對高校招生信息的介紹,而且相對來說更有針對性,也更具權威性和可靠性。因為學生對于利用傳統媒體的意識越來越薄弱,導致傳統的宣傳媒體,比如校報、宣傳欄等越來越被邊緣化,甚至失去了傳播信息的功能。
3對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招生宣傳工作的幾點建議
3.1 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提高招生宣傳工作的時效性
首先在新媒體視域下,需要創(chuàng)新高校招生宣傳工作的理念,比如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不斷地與時俱進,在宣傳內容、宣傳方式以及宣傳的側重點上跟上高校招生政策的變化和學校實際生源情況的變化,招生宣傳工作一定要和時代緊密聯系,從而可提高招生宣傳工作的時效性。具體來說,高校可以通過各種社交平臺,比如QQ、微信、微博、官網等及時發(fā)布或更新招生相關信息,使得家長或者學生自己可以通過最為快捷靈活的方式獲得有用的學校資訊,從而可以提高信息服務的質量和有效性,而且還擴大了該校的知曉度和美譽度,搶占在學生家長和學生心中的形象定位,而且還能搶占生源先機,吸引更多優(yōu)秀生源報考[2]。另外,為了保障招生宣傳工作的科學性和智能性,高校可以通過和社會合作構建自己的信息化網絡平臺,在平臺上對招生有關問題進行答疑,歡迎廣大家長和學生提出意見和疑問。
3.2 樹立引導的報考理念,提高招生宣傳的目的性
傳統的招生宣傳采取的都是講座、座談會等宣傳形式,宣傳內容每年都差不多,形式上沒有新意,有的學校的招生宣傳還存在強制灌輸理念的問題。這些對于家長和學生來說必然會產生厭煩心理,學生報考該校的欲望會減弱,對于相關專業(yè)的選擇也會遲疑。因此,在高校招生宣傳中需要樹立引導的報考理念,也就是改變強行說教的方式,而是采取多元的比如線上先交流,然后再線下見面詳詢等方式給予學生正確的升學指導,幫助學生縷清升學的目標,然后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yè)。此外,在新媒體視域下,招生宣傳工作應該是一切從學生出發(f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情況、對學校和專業(yè)選擇的需求以及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等采取目的性較強的宣傳方式,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和成長。
3.3 樹立平等理念,增強高校招生宣傳工作的互動性
在傳統的招生宣傳工作中,高校是主體,學生和家長只是被動接受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和學校實力等信息灌輸的對象,雙方是不平等的,家長或學生往往想咨詢問題而又得不到機會。所以在新媒體視域下,招生宣傳工作者需要改變以往的宣傳方式和理念,盡量用平實的語言、真誠的態(tài)度和平等的身份在線上與家長或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耐心地回答他們的疑問,增強招生宣傳工作的互動性[3]。
4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領域下,高校的招生宣傳工作可以從更新理念的角度出發(fā),結合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從更新發(fā)展理念,提高宣傳工作的時效性,樹立引導報考理念,提高宣傳工作的目的性,樹立平等理念,增強宣傳工作的互動性,以及培養(yǎng)服務理念,提高宣傳工作的針對性等方面加強高校招生宣傳。
參考文獻
[1]黃國標.基于普通高校招生宣傳策略的比較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18):68-71.
[2]張建發(fā).高校招生宣傳的服務訴求與服務運作[J].教育與職業(yè),20 09(20):173-175.
[3]胡淼.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14(29):66-67.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付卓棟,大連醫(yī)科大學招生與就業(yè)處,通訊作者:趙昕昊,大連醫(yī)科大學人力資源部。
(作者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