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健
摘 要:“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廣大生物教師一直思考的問題。學生對學習有無興趣,直接關乎教學質量的高低。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他們主動地去求知,從而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體悟生物的魅力,進而打造和諧高效的生物課堂。
關鍵詞:初中;生物;興趣
在生物教學的課堂上,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秉承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的重難點,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為此,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學方法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出,展示出生物教學百花齊放的美麗景色。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結合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創設與所學內容、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的情境,從而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體驗,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開展“血液循環”這一知識的學習時,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這一新穎的設備播放《心臟的跳動》《肺循環》等相關的視頻。在播放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說:“請你們仔細觀察這些視頻,看看能發現什么呢?”有的學生說:“我發現了血液先從左心室流到主動脈,再流到各級動脈。”有的學生說:“在《肺循環》的視頻中,血液先從右心室流到肺動脈,再流到肺中的毛細血管網。”教師說:“你們說得很好,接下來,請你們把這個流程寫一寫。”教師在講授這一知識點時創設相關情境,不僅有利于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將抽象的血液循環知識形象化,幫助學生掌握這一難點。
二、自主探究,培養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大部分教師往往直接把課本知識灌輸給學生,把一些重要的定義硬塞給學生,并命令他們死記硬背。如此一來,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這些所謂的重點難點以及考點。雖然學生記住了教師讓記住的考點,但是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往往不能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之所以出現這些情況,主要原因之一是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僅僅停留在“聽懂”的層面,卻沒有達到掌握的程度。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給予了很大程度上的關注。這不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還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物教學質量。如在講授“花的結構”這一教學內容時,首先,我對學生說:“我看到你們自己都準備了花朵,那你們知道這些花身上都隱藏哪些秘密嗎?下面,請你們仔細觀察自己手中的花。”在學生觀察的過程中,教師應不時地走到學生旁邊,查看孩子們的探究情況,并給予他們及時的指導。教師對學生說:“你們看看這些花朵有什么不同,它們的結構是怎樣的,它們的顏色有什么不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一邊解剖鮮花,一邊觀察它們的各部分結構,并做好相關的記錄。最后,一位學生在講臺上拿著鮮花向全班同學介紹“花朵的各部分結構”。在這位學生講解的過程中,其他學生都可以向他提問。在講授“花的結構”這一知識點時,筆者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花的各部分結構。這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還把結論式教學轉為探究式教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多看、多想、多做,給學生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間。
三、實物展示,激發興趣
在生物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會發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對所學的生物知識不能產生直觀印象的問題。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那么學生就不會真正地理解與掌握所學的知識,也不能對這些知識加以靈活的運用。長此以往,這不僅會使學生積攢的生物問題越來越多,還會使學生對生物的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因此,生物教學需要借助具體的形象來展開。在生物課本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栩栩如生的圖片,如插圖、生物標本、模型等。這些教學資源對于學生理解生物知識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教師可以充分挖掘并利用這些資源,以此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實物可以為生物教師所利用。
比如,在開展“種子的萌發”這一知識點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實物展示的方法來講授這部分內容。首先,教師讓學生在課下準備一些種子,如大豆、花生豆、玉米豆等,以此作為輔助教學的實物向學生展示;其次,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手中拿著的是花生豆、大豆、玉米豆。下面,請大家認真地觀察這些種子,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點?”于是,學生一邊觀察花生豆、大豆等,一邊做相應的記錄。這種方法在給學生帶來直觀感受的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幾分鐘過后,教師對學生說:“誰來說一說你們的觀察結果?”于是,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說:“花生豆輕輕一掰就開了,然而玉米豆很難掰開。”有的學生說:“我在掰開的花生豆內發現了嫩芽。”接下來,教師對學生說:“下面,咱們就一起來探究種子的結構吧。”教師在開展“種子的萌發”這一知識點的教學時,通過讓學生觀察種子的方式將實物展示與生物課堂相結合。如此一來,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快地掌握種子的結構、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種子的區別等內容,還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動腦能力、動手能力。
總之,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要點,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利用實物展示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促進和諧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許琴.關于初中生物實驗探究式教學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5.
[2]劉劍釗.淺談初中生物探究活動教學的有效性[J].大眾文藝,201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