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江
摘要:自主學習是體育新課程改革中十分倡導的教學方法之一,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所有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發展,這是構建自主探究性學習體育課堂教學的依據。自主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育探究的能力,塑造學生的基本品質。自主學習是作為學生主體性學習的一種模式也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性。
關鍵詞:自學;探究;體育教學;激發興趣
自主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學生自己的學習,是為了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自身條件的需要而制定的學習方法,一般可分為,自主預習、自主練習、同學間互相討論、觀摩、評價、糾錯等方式。以完成學習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只是關注學生體育技能的掌握情況。現在的課程改革后,面向的是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新課標積極倡導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致力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注重導學-自學-互學相結合的新型學習模式,促進學生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可見,在體育課堂上廣泛開展自主學習不但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而且有利于推進學生的素質教育。
一、體育教師要做好體育自主學習計劃
體育自主學習不是學生隨心所欲的自由活動,而是應該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進行的自主學習。這樣,學生能逐漸地一步步體會到自主學習的優越性,認識到自主學習的深遠意義,養成體育課自主學習、自我發現的習慣。只有學生自我發現的東西,才能積極地被同化。所以只有引導學生在各個領域實行自主學習、自我發現,才能真正達到教師為了不教的境界。
二、改變教法,在體育課上實施自主學習
為我們教師既要承認學習者的認識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是學習者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只是只是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學習體育知識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著的對象。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在體育教學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年齡、興趣、愛好等特點,對學生進行自主合作的相應的教學方法,也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對學生予以引導,使其相互依賴、相互指點、相互指正等。
三、營造和諧平等的氛圍,是進行自主學習的保障
嚴重的課堂氣氛,居高臨下的授課方式,無形中拉開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得學生敢想而不敢言,在這種氛圍中談自主學習是可笑的。要實現自主學習,教師先要坦率、真誠、和藹,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和情感,惟有如此,學生才不會抱著退縮和無所謂的態度,相反會積極思考、敢于開拓新途徑的面貌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
四、要注意體育教學內容層次性和學生體育水平的差異性
學生們字體育課堂上不但渴望探索,更渴望看到自己智慧的力量,如果在體育課堂上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那么學生就會不斷嘗到“甜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變被動應付為主動參與。
五、熱情鼓勵的課堂評價是搞好體育課堂自主學習的催化劑
評價是教師對學生有針對性的簡短的激勵性評語。目的是進一步發揮教師評價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每一點進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心里狀態,教師還可以針對該生體質狀況提出針對性建議。起步階段的體育自主學習,猶如剛出土的幼苗,需要溫暖的關懷和熱情的鼓勵。教師絕不可以急于求成,或看到學生犯錯心里就著急的不行,我們體育教師要有恒心,有耐心,要認識到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和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正確、熱情的課堂評價則可以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培養、增強自主學習的信心。
六、拓寬自主學習的領地,養成體育自主學習的習慣,樹立終身體育的運動意識
競爭激烈的新世紀要求人才有廣泛的知識并不斷進步。近年來,我國學生體育不斷加強改革,越來越重視學生對對體育的興趣,獨立鍛煉身體的能力,終身鍛煉身體的意識、態度不斷加強,從而逐步形成終身科學鍛煉的習慣,這也符合先階段“體育與健康”所提倡的要求。學生能夠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學會學習體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和習慣,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體驗鍛煉身體的樂趣,從而提高對體育的關心、意欲、態度和興趣,擁有健康的體魄。
七、體育課自主學習中安全防護問題不容忽視
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擁有一切,才能享受一切。我們體育教師只要在教學內容的選擇、設計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周密制定并將準備工作做得更具體,才能相對減少一些傷害事故的發生。有健全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參加體育鍛煉,更好的鍛煉就是增進學生的健康。體育教師是體育課學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必須有很強的安全意識,并且掌握體育運動有關的安全知識,具備事故處理能力。教師的安全意識不可少,安全措施更是重中之重。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安全的環境下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我采用啟發式及合作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發現安全隱患,提出安全隱患,再討論消除安全隱患的方法,力求合作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體驗到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悅。
綜上所述,在學生自主性學習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師生間的相互配合是上好課的關鍵,而恰當的教學方法和輔助教學設施的科學運用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的靈魂,而以學生發展為本,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才是體育教學的根本,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個性特長,通過學生自我求知和自我實踐,從而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張武升著《教學藝術論》,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2]王金霞《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