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不斷改革,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已經成為了重要工程,此項工程能夠威脅到我國糧食的生產水平,所以要強化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利工程作為我國農業發展的基礎性工程,制約著農業的發展。良好的水利工程能夠保證糧食豐收的質量,給農民帶來巨大的收入。但是水利工程目前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等待解決。此次就新時期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問題和解決措施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解決對策
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特點
小型農田的水利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民在灌溉方面的問題,不會讓莊家發生旱災。人們可以根據自家的具體情況建立起相應的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在農田旁邊建立灌溉工程。例如:修建小型水庫、蓄水池等等,這些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都具備以下特點。
(一)成本低
要建立起一個小型水利工程只需要投入幾萬元的資金就可以,有的甚至不需要這么多錢,并且國家還有相應的補貼政策,會給農民一定的補貼。而且一個水利工程還可以多家使用,這樣就可以多家一起集資進行建設,也會降低資產的投入[1]。
(二)工程規模小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一個小型的工程,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力和機械,如果按照國家的標準來說應該在5級或者5級以下,不會超過5級。而且工藝較為簡單沒有太復雜的操作,一般多用土石建造,這樣就不會使用太復雜的設備。
(三)不容易監控質量
小型水利工程是小級別的工程,規模小,工作量小,這就造成了建筑單位將工程分配的現象。建筑單位根據相關的規定完成單位量的工程,或者將工程分配給不同的企業部門,最后進行拼接。因為每個單位的技術不一樣,要求也不一樣,參差不齊,這就會很難控制建筑的質量。
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問題
現在我國已經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作為一個重大的工程,它制約農田的產量,從而制約著農民的收入,國家正在促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進一步發展。現階段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受法律保護的,在長期的農田水利建設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它作為可以造福于農民并且影響農產品產量的工程,在其管理方面也暴漏出許多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2]。
(一)具有盲目性
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存在盲目性,它不能更好的兼顧工程技術和經濟等方面的問題。例如: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漏水的現象,很多地方的農民沒有經過主業人員的研究和探討就盲目的進行維修,不僅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使得問題嚴重化了,在干旱的季節就會造成莊家缺水現象,在水多的情況下又會造成水災。
(二)施工方式不統一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小型的工程,國家對其投入的資金較少,由于資金的短缺導致工程的延期,甚至出現荒廢的現象。這樣的話就會調動農民和專業的施工隊員一起進行施工,由于農民和施工隊員的技術不一樣,工程的質量也就參差不齊,并且管理也不統一,在施工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來。因此要有一個統一并且有效的管理隊伍,組織一批專業的施工人員進行施工。
(三)工程質量不合格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按照農民的需要進行建設和施工的,農田水利工程在建設和事后維修方面都有一定的標準,而且在施工過程中也缺少相應的監督和驗收工作,這樣就不能保證工程的質量。再者,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最終受益者是農民,這就更能導致相關規定不能很好的落實。缺少監督部門的人員對施工人員進行監督,使得在建筑質量和事后維修方面離國家規定的指標還有不少的距離。
(四)資金投入不足
在建設初期沒有將事后維修的費用考慮清楚,這就造成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后續資金嚴重不足的現象。好多水利工程因缺少后續的修整資金而“帶病”運行,造成資金的嚴重浪費。
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的解決措施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已經成為了制約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所以要盡快解決這些管理問題,確保農田水利工程能最大程度發揮它的作用,造福于人民。針對于管理問題提出了一下幾個解決措施:
(一)完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體系
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進行合理的規劃,做到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不管任何工程都要合理的規劃,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進行相應的結合,促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可以借助縣級的農田水利工程作為一個規劃的平臺,有效的將各個部門的水利工程進行整合,這樣才能實現統一的規劃和安排,使農田水利工程更加有效的進行。
(二)引導農民正確的參與到水利工程的建設中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最終受益者是農民,農民也應該積極地參與到水利工程的建設中。因為農民的資金也有限,所以不能全部依靠農民自己建設,只要求農民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了。不過必須本著農民自愿的原則,不得強迫農民,適當的調動農民的積極性[3]。
(三)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的事后維護
農田水利工程能夠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農田水利工程要想發揮長期有效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就要做好使用管理工作和事后維護工作,做好工程的安全管理、設施的使用管理、后續經費管理等一些列的管理。還要做好事后維修工作,當出現問題時及時補救,促進農田水利工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四)落實具體崗位責任制
由政府帶動,組織形成具體崗位責任制。分階段對水利工程的使用狀況進行檢查,確保使用的合理安全,并且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做出合理的評估。根據崗位情況,落實崗位責任制,負責到具體的每一個人,確保水利工程的管護更加到位。
(五)明確產權歸屬
大部分的水利工程都是有人用但卻無人管理,這就是產權不明確,責任不明確,維修經費不足。為了解決這一突出問題,必須要明確產權歸屬問題,辦理合理的交接手續,可以采用承包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股份制,總之就是要落實管護主體,做到既有人用且有人管。
(六)加強質量監管
要保證農田水利工程的長期使用,就必須加強對其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在施工的前期都必須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保證在建設中不出現事故,使工程順利的完成,并能夠長期的使用。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發展制約著農產品的產量,同時也制約著農民的收入,對農業的發展和小康社會的實現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水利工程還是環境保護中的一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點工程,它可以使農村經濟得到改善。水利工程的建立能夠消除自然水旱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發生旱災時能夠及時的給農作物補充水分,保證產量;發生水災時能夠儲存一定的水量,也能夠減少對農作物的傷害。總之,廣泛的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能夠穩定收入,也為農民的持續增收提供了巨大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麗輝.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維護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11):293-294.
[2]王金英,李孟雙.新時期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與對策[J].四川水泥,2018(03):190.
[3]段旭斌.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管理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3.
作者簡介
李強春(1988.10),漢族,河南省新鄉市,設計師,助理工程師,本科學右,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
(作者單位:河南省啟沃土地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