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濱琪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迫切需求、教育行政部門宏觀政策的支持等因素,都在調動教育機構發展線上教育的積極性。本文從我國線上教育行業的發展現狀著手,探索我國線上教育行業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線上教育 發展路徑 互聯網
一、線上教育行業發展現狀
線上教育利用互聯網打造隨時隨地、輕松掌握、便捷高效的學習模式,在各年齡階段學習者的學習中發揮著一定的作用。根據艾媒咨詢的有關數據顯示,預計2018年線上教育的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關口,達到3480億元。也就是說,近年來在線學習的方式已逐漸滲透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不難預測未來幾年,在線教育技術的持續升級、在線學習產品的豐富和成熟都將推動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
不過,目前線上教育的服務和產品仍面臨著諸多痛點,相比線下教育,線上教育的學習氛圍不足,欠缺與授課教師的有效互動,教學內容質量有待提高等問題一直被用戶詬病。但隨著產品和服務形態的不斷創新,這部分問題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得到改善。
二、線上教育的發展路徑
(一)教育資源細分模塊化
“做內容”是線上教育成功的關鍵。以往的在線教育資源管理特別關注資源的系統性,因而盡量建設覆蓋各年級、各版本、各學科、各節課的內容,而對于什么大小的資源更加適合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如何幫助學生最快定位自己所需關注不夠。
在如今的快節奏時代,為了適應“速食”的教育模式,可將各類教育資源細分,使其模塊化。根據知識點將視頻劃分成小段,靈活掌控;教師不出鏡減少干擾因素;以及“滿分進階”的方式,使學生完全掌握所學知識點后進行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達到零誤差。
將教育資源歸納、打撒,模塊化教學是解決在線教育內容分級的關鍵。將教學視頻按照知識點詳細分段,控制每段視頻時間。短時間的教學,不僅使學習者獲得了耐心,還有利于學習者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知識點的細分,還利于學習者二次復習,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
(二)與線下教育有機融合
很多線下教育企業為了適應時代潮流轉型線上,但其腳步過快,忽視了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間的相互適應性。對于大多數學習者來說,基礎課程是可以通過在線教育自主完成的部分,但是在線學習始終存在一個師生不能面對面交流的關鍵問題,學生在聽課時遇到的問題,不能及時提出并得到教師的指導。此時,僅有線上的優質資源是不能帶給學習者足夠幫助的。線下和教師的面授交流,教師將其對知識的理解和教學思想通過言語和溝通傳遞給學生;學生從中領悟加深理解。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的有機融合精準達到“因材施教”。此結合不但有利于學生的成長與進步,還幫助教師更好地扮演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履行職責。
(三)落實雙向交流社區
單純引入教學資源如教學視頻會導致用戶定位困難、選擇不準確,從而陷入內容泛濫、無法保證教學資源質量的窘境。線上教育的受眾群體多為年輕用戶,他們熟悉互聯網,喜歡在閱讀資源后發表自己的觀點,獲得更多的存在感。而現有的線上教育平臺多注重提供給學習者海量信息資源忽視了交流社區的建設和交流社區的有效管理。引入多形式的教學模式,通過社區的建立增加平臺使用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此外,還要引導學習者養成閉環學習的習慣,在接受學習知識后,能夠主動向平臺反饋學習效果。于是增設學習環節,主要包括:學生完成作業、獨立解決問題、探究協作式活動、基于項目的學習。老師對于未理解或有疑問的知識進行探討、提問,提供個別化的指導,讓學生在具體環境下運用其所學知識,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三、結論
線上教育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優勢,引起的教育行業變革勢不可擋,對傳統線下教育帶來了強烈沖擊。但目前線上教育平臺還存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要求企業主動把握行業發展動態,開發出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引領信息化教育。線下教育多年累積存在一定優勢,不能因技術的發展遭到全盤否定。因此教育企業的選擇是至關主要的,無論是駐足觀望還是隨機應變都需要根據自身狀況進行調整,避免盲從。做到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的有機結合,互助發展,教育行業才能得到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柳虹,厲小軍.在線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C].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浙江工商大學教學改革論文集,2015.
[2]陳琪琳,鮑浩波.中國在線教育發展的歷程與現狀[J].學園,2014,(26).
[3]黃煒,劉璇,石沛,李岳峰.“互聯網+"背景下的在線教育模式評價研究[J].情報雜志,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