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靜
摘要:會計專業中專與自考專科課程教學銜接,能夠培養中專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引導學生“三觀”的發展,有效彌補中專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中專與自考專科課程教學銜接,須嚴把生源質量關,建立管理機制,深化教學改革。
關鍵詞:中專會計專業;自考專科;教學銜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8)05C-0045-03
會計專業是應用最廣泛的傳統專業之一,該專業的畢業生分布在社會的各行各業當中,而且從事基礎經濟工作的崗位缺口大、就業機會多,需要大量的專業性人才。但由于受家庭經濟條件等各方面情況的影響,很大一部分有志從事該行業的學生無法接受高等教育。因此,中專會計專業的設置填補了教育體系中的這一空缺。由于中專的生源為初中畢業生和部分高中生,世界觀、人生觀和社會觀等意識形態正處于形成階段,自制能力、抽象學習能力以及社會閱歷等條件很大程度上制約該階段的學生發展。中專與自考專科課程教學銜接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中專學生自我學習能力,有效地引導學生“三觀”的發展,有效彌補中專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中專與自考專科課程與教學銜接的意義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高等教育越來越普及化和大眾化。學歷要求在用人單位招聘時所占的比例也逐年提高,僅僅依靠中專文憑在就業過程中呈現的劣勢越來越明顯。為提高中專畢業生就業的競爭力,加快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體系建設,促進中專學校辦學優勢與自學考試靈活性的結合,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新型教學模式,中專與自考專科的課程教學銜接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一)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中專和自考專科課程與教學銜接,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學歷層次,彌補由于學歷造成的求職劣勢;另一方面能夠在熟練掌握實際操作和實踐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理論素養和對宏觀抽象的經濟理論體系的了解,為學生在今后工作中的發展及個人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有利于學校的持續發展
中專和自考專科課程與教學銜接,對于家庭經濟基礎不好的同學,可以減輕經濟負擔和壓力。正常地完成大專的學業,需要學生先通過3年的高中學習,再進行2—3年的大專學習,給困難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中專銜接自考專科的模式,縮短了學生的學習年限,就能夠拿到專科的文憑,滿足了很多學生家長在經濟和學歷方面的要求,同時也擴大了生源渠道,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
(三)適合中專校辦學特點
由于中專的辦學特點,不同于普通中學存在升學壓力,學生不會面對過重的應試負擔和文化課的壓力,降低了學校的教學難度,使教師能夠有較充裕的時間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而學生也不會因為過重的基礎文化課的學習任務而導致精力不足,學習熱情下降,為課余時間參加自考專科的課程及相關考試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課程與教學在銜接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一)生源質量問題
進行中專與自考專科銜接課程的學生主要是初中應屆畢業生或無法完成高中學業的學生,這其中的大部分人學習基礎差,學習熱情和求知欲不強,自我約束力薄弱,為課程教學和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二)入學教育問題
入學初期,學生對課程體系及主要內容沒有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不能制訂詳細的學習計劃。學生的年齡一般處于青春期,各種安全意識也尚未完全成型,極易出現交通、食品、財產方面的安全隱患,不利于學校的規范管理。
(三)人際交往問題
學校是一個小型社會的縮影,如何處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是日常學習生活必須解決的問題。由于學生的個人性格差異,會出現部分性格內向的學生受到排擠,調皮的學生與教師之間發生矛盾等問題。再者,銜接班的學生多處于16~19歲之間,生理發育逐漸成熟,對于異性與愛情充滿懵懂和好奇,如未能正確地加以引導,不但會引發學生在感情上的困擾,影響學習效果,嚴重的還會引發一些社會問題。
(四)學習問題
中專與自考專科銜接課程,本質上是區別于普通初中與高中教育的,專業性更強,會計專業的學生會涉及大量的經濟學概念的理解,數學公式的計算以及一些專業名詞的記憶等,與以往的學習內容出入較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學習吃力、理解困難的問題。學習過程中會加入大量的實際動手操作的課程,由于學生之前并未參加過相應的社會實踐,普遍動手能力較差,教學效果不明顯。自考專科教學方式的主要是教師講授課程的重點問題,其他的細節內容需要通過學生自主學習進行補充和細化,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如果沒有良好的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會導致學生因為無法通過相關考試,影響學習進程。
(五)考試問題
自考專科需要通過考試的項目較多,尤其是會計專業,相關的從業資格證、等級證較多,相關考試要求及報考流程復雜,易出現因為細節問題影響學生參加考試的情況。
(六)就業問題
在學歷不占優勢的情況下,需要通過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才能提高學生在激烈就業環境下的核心競爭力。如何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制訂相應的實習計劃,便成了學校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包括實習的單位,所從事技術崗位的定位以及未來就業質量問題等。
三、課程與教學銜接的具體措施
(一)嚴把生源質量關
要求入學的學生必須是應屆的初高中畢業生,且文化課成績要達到標準,能夠通過學校綜合能力測試。
(二)建立管理機制
入學后,對課程教學銜接模式、課程的主要內容及課時安排、國家相關政策、具體考試情況做出詳細的講解。制定完整詳盡的學生管理規范,并切實有力地執行。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培養學生安全意識,對學習生活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說明,并及時向學生家長通報學生在校情況。組織新生軍訓工作,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敢于拼搏的精神,提高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品質,鼓勵學生友好和諧處理人際關系,對于出現問題的學生要保持密切的關注,及時給予幫助和心理輔導。開展心理疏導工作,使學生形成健康的愛情觀和交友觀,對自身心理的發展具備清晰的認識。
(三)加強教學改革
制訂完善有效的教學計劃,科學安排專業知識課程與專業技能課程。開設相關的選修課和專題講座,從實際出發,使學生能夠直觀了解會計專業的發展以及新知識和新內容。安排學生實訓,縮小理論知識和實踐之間的差距,以理論結合實踐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積極性,教會學生如何提高學習效率,歸納重點,獨立思考,科學地安排時間。強化管理,保證教學環境的獨立性,保證教學課時,輔導老師全天候跟蹤管理;制定相應的表彰和處罰規定,避免惡性事件產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考試計劃,嚴格按照教育局質量統考,以通過考試取得資格證書作為評判學生是否完成學業的重要指標。按照專業對口的原則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頂崗實習,制定詳細的實習方案,根據學生的職業定位,個人意愿及能力水平安排頂崗實訓,并做好相應的權益保障咨詢、就業推薦及再就業技能培訓。
責任編輯:章躍一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hesion between Secondary Vocational Accounting Specialty and Junior
College Self-examination Accounting Specialty
QIU Jing
(Jiangsu Suin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Xuzhou 2212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cohesion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hat of self-examination in junior colleges can cultivate the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world outlook, philosophy of life and values, and make up th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hesion between the two should be strict with the quality of student sources,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the teaching reform should be deepened.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Accounting specialty; self-examination of junior college; teaching cohe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