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梓豪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田徑運動是人類最古老的體育運動項目,是人類從簡單的跑、跳、投這些自然運動中發展起來,是其他各項體育運動的基礎。田徑不僅是競技體育的比賽項目,而且也是各級學校體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又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初中升學體育考試的主要項目。但是,從許多資料來看,田徑在學校的普及已經在走下坡路,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普遍受到冷落,這造成了場地設施的閑置和師資的浪費。我國學生體質乃至于國民體質的發展并沒有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持續發展而同步發展,甚至于持續下降。尤其是中小學生體質的持續下降已經引起了許多國家領導和專家學者的憂思。田徑運動作為體育運動項目中最為基礎的項目,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田徑運動在學校的開展受到很大的制約,田徑運動不被青少年和一些教育工作者所重視。
1.1 研究對象
北京市民辦高校田徑普修課現狀。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閱覽了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有關學校體育、體育教學、教育研究、生物科學方面的主要學術刊物50余本論著;從中國知網上下載并閱讀了有關體育選項課、學校體育、體育教學等方面30余篇學術期刊論文。
1.2.2 問卷調查法 本次的調查問卷對北京城市學院的學生和教師發放,對北京城市學院田徑普修課現狀制定調查問卷題目,學生調查問卷數量各1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教師調查問卷數量2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3 訪談法 以電話訪談和面談的形式訪談了北京城市學院的體育資深教師,吸取了許多寶貴的實踐經驗。利用課間休息和課余的時間,選北京城市學院2015級經管學部、城建學部的體育委員和普通學生訪談,初步掌握了學生對北京城市學院田徑普修課的反饋情況。
1.2.4 數理統計法 通過計算機Excel 2003和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2.1 學生對田徑普修課的認可
北京城市學院學生對田徑普修課缺乏一種基本的認識,通過觀察上課的情況可以看出,許多學生連基本的課前熱身都做不到,只想自由活動。不能充分的體驗田徑運動的魅力,而且許多時候教師只是在履行一種責任和義務,將上課的內容很快地講解完畢,之后學生就可以自由活動,這就會降低田徑課程的影響力。在這樣的雙重作用下,學生很難在田徑課上得到很好的運動體驗。邁入大學校門后,許多運動項目都被增加到體育課程中來,這讓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性,他們最佳的選擇就是滿足自身的興趣,但是田徑普修課是一個最為基礎的課程,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上有很大的作用,不被忽視。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有2個方面:一是大學生本身對田徑課的不重視;另一方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缺陷。從表1中可以看出,北京城市學院大學生對田徑課的總體認可程度屬于中下等水平,有69%的學生不喜歡田徑課,只有31%的學生喜歡田徑課。許多學生認為1周1節的田徑課是他們的負擔,而不是鍛煉身體的好機會。關于對教師授課內容的反映,通過表1可以看出,只有37%的學生表示,田徑課程的健康知識豐富,這樣就會讓學生對田徑運動有興趣,從而會參與到田徑課程中來。另外有63%的學生認為,在田徑課上并不能收獲到健康的生活理念。任何運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田徑運動也不例外,在許多情況下,只有更加積極主動的自學才能有獲得健康生活理念的能力,只靠教師單純的教學,并不能讓教學效果十分明顯。
2.2 大學生對學校場地器材的看法
場地器材是田徑普修課開展的基本條件,只有在場地和器材滿足基本的教學任務下,教師和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開展田徑課的教學和學習。在對北京城市學院的調查中發現,北京城市學院目前擁有一個400m的標準田徑場,各個項目都能夠很好的開展。在場地器材設施上,北京城市學院在這一點上做的比較完善,能夠較好的開展田徑課的教學。從表2可以看出,有72%的學生對北京城市學院田徑課場地還是持滿意態度的,這說明學校的硬件設施條件基本能夠滿足學生開展體育運動。但是有28%的同學對學校的田徑場地和器材持不滿意的態度。
2.3 教學內容及目標
教學內容改革歷來是教學改革的核心之一,它是涉及到學生將學到什么樣的知識,具有什么樣能力的問題。田徑普修課程內容的改革就是要根據社會需求,深入挖掘田徑運動的健身性、娛樂性和教育性,并將田徑運動競技、健身、娛樂和育人等因素融合到教學中,使之不斷優化,進而構建課內課外相結合、以多樣化為特點、與健康體育良性接軌的內容體系。從表3可以看出,教師對田徑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有40%的教師選擇了健康知識教學,60%的教師選擇了競賽技巧及知識。由此可見,大部分的教師還是希望傳授給學生真正的田徑比賽技巧,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懂得田徑比賽。在教學目標這個環節上,有65%的教師選擇了競技或體育考核,35%的教師選擇了以強身健體為教學目標。這說明大部分教師還是希望學生在田徑課上學到真正的本領,這樣就能使學生更加容易通過期末考試和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
表1 北京城市學院大學生對田徑課的總體認可程度
表2 北京城市學院大學生對學校田徑課場地和器材的滿意程度
表3 對教師的教學內容的選擇調查情況
3.1 在許多大學生的意識中認為田徑運動是一種體力勞動,在大學長期的悠閑生活環境下,北京城市學院學生不愿意參與到這樣的體力勞動中去,認為田徑課是一種負擔,田徑課不能夠引起他們的重視,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還是希望在田徑課上能夠學到真正的關于運動和健康方面的知識。究其原因還是學生不懂得田徑課的真正作用,應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學生懂得田徑課在他們生活和學習中的作用,從思想上重視田徑普修課。
3.2 在學校層面上給予田徑普修課的支持是足夠的,無論是場地還是器材都可以基本滿足田徑普修課的教學要求。
3.3 北京城市學院的田徑普修課課時偏少,每個班1周只有1課時,缺乏田徑理論課的教學。而且體育教師在田徑課的授課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還是會遵循專業隊訓練的順序,教學內容不能夠有效地激起學生的興趣,缺乏新穎性,這就會更加使得田徑普修課的教學效果降低,教師應調整教學內容,增加田徑普修課中娛樂性和健身性的成分,這樣既能使學生起到鍛煉的作用,也能讓田徑普修課變得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