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躍華
摘要:合作學習雖然是一種好的學習方式,也并非所有的內容多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有的教學內容需要合作交流,有的教學內容不需要合作交流,只適合教師講解、演示。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不可追求表面的現象,使小組合作學習華而不實,應使用具體的辦法進行具體的落實,使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發揮它的功能,這樣才能使之成為學生搞好學習的有效方法之一。
關鍵詞:初中英語;小組合作
針對中學大班組、大課堂及學生參差不齊的特點,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操練的需要,以“任務型教學“方法為主,設計科學、合理、有效的合作學習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完成共同的任務,進行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學習。在學習中,學生積極地互相支持、配合、互動、積極承擔共同任務中的個人任務,互相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小組成員間的相互信任,對共同活動成效進行評價。
一、理論指導
“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的理論指導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剌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建構主義的學習過程是人的認知思維活動的主動建構過程、是人們通過自身源有的知識經驗與外界環境進行交互活動以獲得、建構新知識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在適當的環境、要求下通過合作學習、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即通過“小組自主學習”才能完成。
二、目標要求
《英語課程標準》提倡任務型教學,任務型教學即教師按照自己的教學理念并根據具體需要設計或選擇任務與活動,每一個任務就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學習者就知道自己的具體目標和要求是什么,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任務的意義,去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三、實施方式
(一)“呈現”環節
抓好小組合作在課前3分鐘Free Talk中的運用。可講英文小故事、笑話,開展對話或話劇表演,唱英語歌等,學生可以個人或小組形式上臺表演,并進行比賽,但要求每天每組的人員要有更新,確保組內成員都有演講的機會。這樣,每位學生都能參與。組長要和組員商量和別組對抗的策略,以及誰先誰后上場。每一天的結果代表本組所有成員的成績。這樣就需要組員在課下精誠團結,群策群力,演講者也會盡心盡力表現好,而組員之間也會相互鼓勵,相互幫助,這樣既加強了同學之間的聯系,也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二)在“練習”階段
在“呈現”新的語言項目后,就轉入操練這一環節,目的是幫助學生熟悉新的語言項目的書面和口頭形式。此時的操練難度一般不大,以教師控制式的機械性練習為主。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圖片、幻燈片、實物、提示詞等“指揮”學生進行練習,這時最好穿插Pair work,直接以快頻率的方式讓學生一對一對地、一問一答地進行下去。學生可以通過視覺、聽覺、口頭表達,很快地掌握新的語言項目。這樣做的特點是節奏快、密度大、頻率高,使學生在緊張熱烈的氣氛中興趣濃厚,人人參與,差生也跟得上。
(三)在“鞏固 ”階段
這個階段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多種模擬日常生活的背景中,運用所學的語言解決實際問題來體現語言的各種功能。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作答,答案是多種多樣的,不可預料的,學生的自由度較大,有充分發揮創造的機會和余地。這時候最好以 “組練”方式,如進行角色扮演(一般用學生真實姓名為好)、會談、討論解難、模擬采訪、擴展對話、補充想象性結尾等。 教師要提醒學生結合課文中的語言形式來表達,注意人句內身份和具體的場合。教師往往扮演裁判、評委的身份。這時的特點也是密度大、氣氛熱烈活躍,學生們有充分發揮、表現自己的機會。隨著課堂語言實踐量的增加,學生獲得了充分的語言實踐的機會,為獲得“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小組活動通常穿插在以上三種教學步驟中,然而,教無定法,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四、實施過程
(一)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次數
小組合作學習的次數因視情況而定,在英語課堂中,對需要合作的對話練習,可多次進行小組活動,而對于問題的思考解決,則要視問題的難易程度,對于通過獨立思考大部分學生能解決的問題,則無需小組討論,而對絕大部分學生來說,依靠個人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無法解答的問題,則交由小組討論解決,我們在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同時,千萬不能忽視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關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過程
教師在學生們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應給他們良好的建議,教給他們良好的學習方法,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糾正他們不良的學習習慣,解答他們的一些問題等等。這樣才是認真履行了中介者的職責。而且,只有有了教師的關注與適時的指導,學生們才能認真而又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否則, 只能使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三)進行合理評價
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結果進行合理評價,由于初中生還處在少年期、心理素質發育還不很健全,因而學習的自覺性還不夠強,因而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對學生要進行引導和鼓勵,還檢查和督促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因此,教師應對學生合作學習過程應健立相互檢查機制,并進行階段性的評價。具體可采取由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或小組相互評價、教師評價等多種形式,獨立運用或相互結合、科學、民主、客觀地進行評價。及時有效、客觀公正的評價不僅是最好的檢查,而且還能抓信有利進機,充分鼓勵學生、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進取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合作學習雖然是一種好的學習方式,也并非所有的內容多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有的教學內容需要合作交流,有的教學內容不需要合作交流,只適合教師講解、演示。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不可追求表面的現象,使小組合作學習華而不實,應使用具體的辦法進行具體的落實,使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發揮它的功能,這樣才能使之成為學生搞好學習的有效方法之一。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性學習可讓每個學生通地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中激發興趣,在積極交往中學會合作,在成功體驗中享受學習。